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在给六年级上第一课时,学生教了我一招儿。事情是这样的:教学《光的传播》时,为了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材是把一张纸卷成细纸筒,用纸筒看灯光,再把纸筒折弯看灯光。在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2.
《光的传播》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用纸卷一个直筒,通过这个纸筒,能看见电灯发出的光,把纸筒折弯,就看不见电灯发出的光。由此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第一班教学时,实验之后却有一部分学生这样告诉我:“纸筒直的时候,能看见电灯发出的光,可纸筒折弯以后,由于通道被堵死了,所以就看不见电灯的光了。”我一看他们的纸筒,发现由于纸筒很软,稍微用力一折,里  相似文献   

3.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教材中设计的对比实验,是用纸卷成一个直筒,对着灯看。利用这个直筒能看见灯和光,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把纸筒弄弯曲的时候,由于纸筒柔软性不足,容易在弯曲处弄折,堵住了光的可能通路,使得实验不够严密。用乳胶管或其它软管代替纸筒进行实验,既可拉直,也易弯曲,实验效果更好,更有说服力。(图1)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适当的物理情境呢?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我谈谈如下几点体会。一、注重情境教学,将学生变为参与者在光沿直线传播中,我让学生提前练习手影游戏。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主动要求上台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感觉物理有趣,物理就在自  相似文献   

5.
日食和月食是中学几何光学教学中用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但是,对于日食、月食的形成条件、形成时间等问题,不少学生和教师都存在模糊的认识,笔者试图对这一天文现象作一浅显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为了巩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概念,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做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思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必要将教材作为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和生活中有探索价值的因素来改编、创编新的教学内容 .例如“光是如何传播的 ?”这一课题内容 ,笔者正是从“光的直线传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改编、创编出来的 .把验证型的课题改为探索型课题来研究 .1 .挖掘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性因素光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 ,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但现行教材在“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关键性问题上只用“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直线传播”这样一句话回避过去了 ,并没有介绍光如何才能沿直线传播 ,教材的方法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了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 ,在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前提下 ,笔者采用研究性学习策略 ,尝试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实际 ,让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有关光的传播问题 ,提出光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等问题 ,然后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达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本节课按照传统验证型实验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实验演示 ,或者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这种教师走一步...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能不能让光不沿直线传播呢?同学们,你有兴趣吗?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能不能让光不沿直线传播呢?同学们,你有兴趣吗?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演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只有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演示实验效果不太明显,有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效果还要在水中添加牛奶之类的物质.在讲这节课时,经常有学生问:"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又会怎样传播呢?"为了增强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感性认识,笔者设计制作了演示教具"光沿直线传播演示仪"并用于教学,它可以综合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和同一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解决了教材中只能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水)中传播的难题,且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判断光是否沿直线传播,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面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利用小孔成像可以制作针孔照  相似文献   

12.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中曾经学过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并做过实验.例如,把一根直的塑料管的一端对着电灯,眼睛从管的另一端望去,能看到电灯发出的光;如果把塑料管弄弯,就看不到灯光了.这说明,电灯发出的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产生的.例如日食、月食、影的形成等,同学们在学习时,应注意观察和联系常见的现象以加深印象.光从电灯、太阳等光源发出,到达我们的眼睛是以一定速度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大,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由…  相似文献   

13.
激光灯作为一种儿童玩具,以其光线强、射程远、颜色鲜而颇受小学生的喜爱,普及较广。将其用在小学自然第十二册的光学单元进行光学实验,对学生了解光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将激光灯的用途简介如下。 用途一: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第一种方法:将激光灯放在一块长木板或桌面。墙面的一端,让激光灯的光贴着木板面或墙面向前发射,学生便可清楚地看见红色的激光成直线向前照射,从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第二种方法:在烧杯内放满略带浑浊的水,让激光灯的光射入杯内,学生也可看见杯内的红色光线(空气中…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镜子》是《光》单元的第三课,它与前两课《光的传播》、《透明与不透明》相呼应,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下一课《七色光》的基础,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发生的现象也不相同.这节课则进一步学习光照到镜子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物(发光体或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来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些光射经一小孔,落在孔后屏幕上则成一倒立的实像。这种倒像的大小与实物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做下面所述的实验,便可知道其中的究竟。  相似文献   

17.
学过光的折射之后、有一个问题使我困惑不解.人从河岸上看水中的河底,河底变浅,这是对的、但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塔顶,塔顶变高,我就不解了.于是就去请教老师学生:老师,河底变浅、眼睛受骗。我已深有体会,但塔顶变高我认为是错的.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塔顶位置应是不变.老师:看来你对河底变浅也没有真正理解.河底A点射向空气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觉习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人眼逆着折射线看去,觉得光好像是从折射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A1点射出的,A1点比A…  相似文献   

18.
一、光的直线传播 增加两个小实验。①去掉电筒的聚光镜及外围部分,教师摁亮灯泡,学生取一纸以笔戳孔,双手将纸伸直,孔中窥灯。此时灯、孔、眼成一直线。此为正面验证。然后稍移纸即不见灯光,反证了光的直线传播。②电筒如上,学生闭单眼,伸臂翘拇指挡住灯光。问学生:连接灯、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材在谈到光现象的时候有这样的表述: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通常有如下做法:教师展示1个装了水的烧杯,加入少许(比如1滴)牛奶,搅拌均匀,再用激光照射,可以看见1条红色的光路,从而证明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教师又做了光在充满烟雾的空腔中沿直线传播实验。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实物(发光体或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来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些光射经一小孔,落在孔后屏幕上则成一倒立的实像。这种倒像的大小与实物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做下面所述的实验.便可知道其中的究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