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经济可以说是报人现时“曲不离口”的话题。报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图报业经济的大发展。《报业经济的战略思考》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近年报业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走势,将报业改革与国企改革做了比较分析,可使读者拓宽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媒体竞争的中心是争取受众,得受众者,得市场,赢得受众,便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媒体怎样才能真正赢得受众?读读“本期专题”刊登的介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践经验的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3.
我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进修一年,其间,我驾车两万余公里,访问18家美国报纸,现将美国报纸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美国报纸的现状奉献给报业同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日本报业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作了分析,指出当前中国报业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报业同行可从日本报业中借鉴一些经营之道,推动报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管办分离"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简称《通知》)及其实施细则一经发布,即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报业改革"①.  相似文献   

7.
持续八年之久的报业大战,2003年明显地沉寂下来,就连《新京报》这样的重磅炸弹似乎也撼动不了市场几分。报业大战会不会持续下去?新一轮媒体竞争热潮是否到来?透视这场报业大战,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国的报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其数量之多 ,种类之全 ,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之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双赢 ,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尤其令人高兴的是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新时期的我国报业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方面 ,在凝聚人心 ,鼓舞士气 ,引导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方面 ,发挥了其他媒体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然而 ,…  相似文献   

9.
从1986年到2005年,四川报业从单一党报体系发展到多种类多层次报刊体系,按照“三贴近”要求积极创新新闻业务,从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向多种经营拓展,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新闻教育,新闻团体,新闻研究蓬勃兴起,是四川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齐远  谢炎午 《今传媒》2004,(1):10-11
西安报业的大发展、大裂变、大改组带来的首先是人才的大流动,这一点,在2003年的西安报业市场成为最为耀眼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开创并推进数字报业的热浪中,继去年12月文汇报推出多煤体版后,今年4月19日,新民晚报数字报纸在新民网(www.xmnext.com)正式上线,从而标志着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两大主报都已在数字报业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已有近300家平面媒体开通了数字报纸。中国报业出现的新变革新跨越,前年和去年连续召开的第二、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  相似文献   

18.
李鸿仁 《传媒》2001,(12):29-31
报业集团化后,如何把拥有的资产做活,并由活而强而大,是报业经营管理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做活做强做大报业经济的核心,显然又在于,报业的经营应当随着报业的集团化而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一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文化建设这一范畴,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报业文化建设,使其以独特地位在社会大文化系统中占有应有的一席,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红 《传媒观察》2004,(11):9-11
旧规则放弃了,新规则待演进,传媒业将出现一个过渡秩序。这一过渡秩序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过渡阶段初始状态是无序的,犹如进入霍布斯丛林中,人与人互为战争状态,传媒业个体在无规则世界中搏杀。此一丛林战争中,最大的赢家就是适合市场秩序的传媒产业规则的发现、供给者,由它在游戏开始前设定规则,当然能拿到最大的制度红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