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利坚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美国电影是该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来探讨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即美国文化价值的核心——个人主义及其渊源,并由此解读美利坚这个民族特定的性格特征以及在这部影片里所体现的美国宗教、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与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词语的使用习惯常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性格特点。美国英语词语作为美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和美国文化主客观的表现形式 ,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社会变迁的痕迹以及美国社会和文化所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言中词语的使用习惯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性格特点。美国英语词语作为美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和美国文化主客观的表现形式,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社会变迁的痕迹以及美国社会和文化所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美国少数民族心理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对各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科学种族主义”、科学心理学、心理测量、临床心理学对20世纪美国少数民族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以及美国民族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美国心理学会(APA)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国民族心理学研究仍然存在着欧洲文化中心或白人中心向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转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综观20世纪美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广为吸纳,积极移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研究;以及务实求真的价值观念与理性思维方式,促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斑斓,铸就了美国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然而,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的到来,面对美国民族文化结构内在稳定关系的失衡及不协调的产生,如何重建理想的文化格式,应引起美国有识之士的警觉。  相似文献   

6.
陈雪艳 《文教资料》2006,(22):138-139
美利坚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美国英语是美国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语语汇来初步解读美民族构成、民族信仰、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它具有文化建构和民族认同的双重功能。亨利·詹姆斯对于美国身份的构建表现在他的"国际主题小说"中,《使节》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揭示斯特瑞塞所带有的美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特性。在基于文化身份的理论下,分析斯特瑞塞在欧洲文化面前产生的身份危机,再重构本国身份的过程,反映出亨利·詹姆斯对美国身份的观点以及对理想的美国身份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国的族裔群体无不拥有从祖籍国或民族带来的宗教,它们往往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是族裔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美国的多元文化实际上就是以宗教为核心标识的不同族裔群体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在早期美国历史进程中,宗教宽容与自由思想的确立对于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基督教宽容思想的演进、洛克宗教自由思想的影响以及国父们为宗教自由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为后来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美国这两个民族皆以自己的文化为背景,形成独特的文化模式,即中国是宗族主义中心和相互依赖的取向,美国是个人主义中心和自我依赖的取向。这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模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民俗根源,即中国拥有复杂平稳的伦理观念:儒道佛三家合一以及自我释怀的集体主义;美国则拥有单一开放的人生哲学:基督教一神教以及张扬个性的孤军奋战。民族文化及其模式具有差异性,但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0.
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平衡和整合,如何在维持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认同是其关键。以移民为主体、民族极为多元的美国,在民族认同上采取的是以族群为核心的文化策略,而对国家认同则采取了以"美国精神"为核心的政治化策略,并通过民族建设、国家建设以及公民意识培养等举措予以大力强化,从而实现了文化多元基础上的政治一体。  相似文献   

11.
就高等教育而言,美国无疑是最发达的国家,私立高等教育也雄踞世界榜首。美利坚民族文化的兼容、开放,人们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的宗教文化,个人主义文化等一系列的因素,对美国私立高等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婚礼习俗,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美国人的恋爱婚姻观念,而后阐述了该国家的婚礼前的准备以及婚礼中的些风俗。  相似文献   

13.
民族的语言特征即是该民族精神的符号和象征。美国英语外在的区别性特征与美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联系密切:(1)美国英语的古老性与美国民族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心理需求;(2)美国英语的差异性与美国民族的叛逆性;(3)美国英语的简约性与美国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4)美国英语的多元性与美国民族的融合性;(5)美国英语用词的创新性与美国民族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从清教主义到美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它是源于欧洲大陆的清教文化,由清教徒移民新大陆时输入北美,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发展成为美国的白人文化。作为新英格兰最早的移民,清教徒以及他们的清教主义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俞妮亚 《广西教育》2012,(44):47-48
在美国的幼儿园,因为许多幼儿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所以美国幼教界强调幼儿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学习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我初到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日托保教中心见习时,这个中心共有80多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走遍美国》是一部充分展现美国文化的电视英语教材,通过比较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一定优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各国进行跨文化交流日益普遍的当下,了解各国的文化,更能体会和包容他国的文化,更能接受别国的文化,从而创造一个更和平、更和谐的地球村。对异国文化的尊重、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并完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7.
美国虽为移民国家,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国民性格.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超验主义思潮,涤荡了整个美国社会,使美国文化逐渐脱离欧洲文化,使美国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从个人主义传统、美国价值观、自由宽容精神以及实践创新精神等方面,论述了超验主义在塑造美国国民性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化,特别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日本民族世界观,是以传统的日本民族的祖先崇拜和泛神论,以及原始的群体意识为基础,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欧洲、美国这些总体上被日本认为是优秀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世界观正好适应了现代文明的需要。这是日本民族在近现代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文化从它的创造主体分析是一种移民文化。它在美国经过初步形成、成熟定型进入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阶段。美国移民的多“源”性决定了这种文化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影响移民文化形成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是:移民祖籍国的文化传统,移民与新环境的斗争以及在此过程中不同族裔移民的融合。它对美国的双重影响,既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杂交性,也可以成为某些美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凭借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超级大国的力量逐渐将自己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从而使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冠上美国名。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被渐渐美国化,这个问题值得中华儿女深思与重视,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