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对所有学生收取大致相同的学费。根据经济学理论,高校学费也应该在高校、专业与学生之间实行差别定价。通过福利效应比较我们会发现:首先,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成本以及各自的供需曲线实行差别定价,能使各自的价格为其均衡价格,那么无谓净损失将下降直至消失;其次,定价差别化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可以实现各自市场出清,这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达到最大;最后,通过助学金和补贴贷款而实施的不完全基于个人的市场定价,通过给高需求价格弹性的组群定一个较低价格,使这部分消费者进入市场,增加了总剩余。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立高校学费定价与收取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公立高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费定价与学费收取制度。在学费定价制度方面,有明确的定价基础、定价原则和定价机构,并且学费定价时所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全面。在学费收取制度方面,在实行按学分收费为主导的同时,还实行差别收费和其他灵活多样的学费收取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面临着学费虚高与学生欠费的困境,其实质是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与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该文从社会满意度的视角探索了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认为社会满意度是高校完善学费定价机制的战略工具,是高校走出当前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学费作为生均培养成本一部分,其讨论已经从“要不要收费”的问题进入到“如何收、收多少”的问题.为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基于《价格法》的立法精神,充分考虑受教者家庭支付能力差异、高校和生源地域差异、高校教育质量差异、专业差异,以及价值规律等因素,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学费定价的听证制度来完善高等教育学费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高校学费的功能停留于成本的补偿与分担。根据经济学理论,高校学费也应该实行市场定价,这不仅能更全面地补偿成本,也是促使高校提高办学效益、扩大产品供给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无论从成本、专业还是学生个人看,市场定价都能减少无谓净损失,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增进社会福利,改进社会资源配置,此观点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研究生学费定价策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内部收益率的视角,可以揭示我国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策略和政策含义。研究根据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通过使用内部收益率法,测算不同高校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并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了不同专业学费差异化定价策略。该策略使得学费定价主体能够更为方便地通过学费变化,调整不同专业的内部收益率,有助于缓解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冷热不均的现状,也有助于形成我国高校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势学科布局。进而,根据这一差异化定价策略,提出政府应针对具有不同内部收益率水平的专业,在学费定价主体和定价机制上进行差异化管理,可以分别采取高校自行定价、政府补贴和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等更为灵活的管理办法和体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高校学费定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费上涨过快;二是学费定价过高,偏离了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三是学费定价没有体现应有的差别;四是学费援助体系不够完善.本文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学费定价要依据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与教育成本为基础实行差别收费,并以助学贷款等作为学费的调节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从研究生教育的产品属性、学费性质和学费定价等维度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应当由“研究生教育是否应该收费”转向“研究生教育如何收费”,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机制和成本计量方面的研究,并尝试将其他准公共产品领域的定价理论和方法合理地运用到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中来。  相似文献   

9.
学费标准过高和差异化虽不完全是目前我国高校收费制度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平与效率原则。要想改变当前学费定价现状,寻求更好的学费定价策略,首先需要确定定价主体,即选择市场定价还是公共定价。基于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市场缺陷的考虑,选择公共定价方式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学费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高校学费定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费上涨过快;二是学费定价过高,偏离了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三是学费定价没有体现应有的差别;四是学费援助体系不够完善。本文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学费定价要依据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与教育成本为基础实行差别收费,并以助学贷款等作为学费的调节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学校学费制度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二十几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积极意义与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随着高校收费的不断上涨,高等教育收取学费的现象备受社会关注,学费的增加,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研究高等教育学费的定价及其出现的问题,实现合理收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英国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制度的特点,指出英国赋予高校以高度的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自主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并在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中实现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双重机制的耦合。基于英国的得失,认为我国今后应当提高高校的学费定价自主权并逐步建立社会参与的价格听证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并逐步建立成本核算结果公开制度,适应性地均衡学费定价中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引入私人资源的情况下,高校学费应该在高校、专业(学科)和消费者个人之间实行差别定价。差别定价能从三个方面提升高等教育公平:第一,能从总体上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第二,能使高等教育实现对个人机会均等的提升;第三,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费定价与高等学校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收益、受教育者承受能力和相关的社会经济运行指标四类要素密切相关.培养目标制约下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信息是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基础性依据.高等教育收益,尤其是市场化私人收益与市场化社会收益的比例关系是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学费定价还应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完...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事业具有正外部性特征,在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提升学费价格的背景下,使用学费的k值定价法,即依据我国人均GDP水平或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并参考国际普遍情况可计算较为合理的学费价格.k值定价法有利于维护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要立足国情,在诸多领域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6.
袁蕾 《教育科学》2005,21(3):48-50
伴随学费制度的确立,价格手段应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时高教产品进行定价。各高等学校、专业所提供教育的质量差异要求优质优价,“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收费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偏离而造成的拥挤效应要求专业收费加大差别。福利经济学理论证明高等教育专业差别定价是社会福利增进的过程,从而价格手段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必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多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确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与学费定价相关的"高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及其涉及的地域、时间、专业、公平四大因素,多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学费优化模型、基于家庭收入的学费预测模型、基于社会效益的仿真定价模型.最后通过整合以上三模型,均衡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利益,制定最优学费模型.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学费差别定价作为一种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价格歧视性制度,可以较好地兼顾到教育公平和效率,我国目前的学费差别定价主要体现在地区差别、学校类型差别和学科专业差别,但是现行的差别定价机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成本—收益相一致的政策要求,学费定价方式仍然存在简单化、统一化、弹性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核算生均标准成本、实行浮动价格和采用价格听证等三种方式对我国的学费差别定价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标准生均成本应成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下,高等教育学费定价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生均成本仍然是学费定价的重要依据,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学费制度都以生均成本为基础.在学费定价实践中,由于生均成本计量的争议与困难,使得学费制度及其生均成本法受到多方质疑.提出在学费定价中,以标准生均成本代替实际生均成本的设想.标准生均成本类似于社会平均成本,应成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也是一种新的学费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普通公立高校收费制度经历了由免费到收取少量学费再到如今较高学费水平的历史嬗变。通过对当前高校学费现状的考察发现,学费标准过高和差异化不明显是目前我国高校收费制度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国内外关于高等学校学费差异化定价的研究给了我们众多的启示,国内理论界对此问题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