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金术     
从前,有个很有钱的国王,他有个心爱的女儿。国王很喜欢金子,每天去宝库里看金子是他最大的快乐。一天,国王在宝库里看金子,一个陌生人出现了,他说:“你是世界上拥有金子最多的人。”“不,”国王说,“我希望我摸过的东西都能变成金子。”“你需要点金术吗?”陌生人说,“我可以让你如愿。”说完,他便消失了。第二天早晨,国王醒了,他一摸床,床立即变成金的;他拿起书,书立即变成一捆金片;他穿上衣服,衣服也变成金的;他戴上眼镜,眼镜片也变成了金的,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国王来到花园,他在花丛里走来走去,直到把所有的花都变成了金子。女儿哭哭啼啼…  相似文献   

2.
12世纪以后,中国的炼丹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转化为炼金术。欧洲的封建统治者在宫廷和教堂里升起炉火,驱使炼金术士日夜守候在火炉边,为他们炼制黄金。在此期间,德国汉堡有一个炼金术士叫汉尼格·布兰德,他也许从陈尿的颜色是黄的这一现象出发,幻想尿中一定会有黄金,他抱着炼  相似文献   

3.
贪婪的国王     
1.国王摸了下床,床变成了金子。2.国王摸所有的东西,它们都变成了金子。他非常高兴。3.国王饿了。4.他拿起了汉堡,汉堡变成了金子。5.他拿起牛奶,牛奶也变成了金子。  相似文献   

4.
我们说某个人是个脑筋不会拐弯的人,往往喜欢用“一条道走到黑”“一棵树上吊死”之类的俗语来形容。在致力于解决某个问题的探索中,如果确实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时,我们难道不可以想一想,是否已经或可能获得了其他什么成果呢?从前,有个德国的江湖医生,名叫波兰特,是个财迷,他整天都在想如何才能炼出黄金。由于对黄金的迷恋,他对一切黄色的东西都十分敏感。他看到人尿是黄色的,于是想入非非,料定人的尿里也会含有黄金。于是,他开始做从人尿里提炼黄金的实验。他把人尿放在一个大坩锅里加热蒸馏,尽管气味剌鼻难闻,但一想到那黄灿…  相似文献   

5.
简·格拉迪斯的妈妈到商业区买东西去了,把简·格拉迪斯一个人留在楼上的起居室里,让她自己玩。小女孩并不介意自己一个人玩,因为她要给爸爸准备生日礼物——一个沙发枕,那也是她生平第一件刺绣作品。她爬到那扇大大的、凸出墙外的窗户里,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刺绣。不久,简听到起居室的门轻轻地一开一合。简·格拉迪斯抬起眼睛,惊讶地发现房间中央站着一个陌生人,正对她礼貌地鞠躬。陌生人又矮又胖,秃顶,穿着一套又旧又破的黑色西服。也许是因为刚才爬楼梯的缘故吧,他正在急促地喘气。他的一条胳膊肘底下夹着一本大书。“请原谅,”他说,因为他…  相似文献   

6.
半途而废     
郭倩 《下一代》2014,(5):38-39
正1.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慧女子。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2.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3.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永远     
王先生记得,在知道得病之初,不仅他自己,就连他的儿女和所有的亲朋好友,还要加上许许多多同他点过头打过招呼的远远近近的街坊邻里们,可以说无一例外地全都认为那不是病。甚而至于,非但不是病,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拥有它的人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他们各自的家人,都是诚心诚意地希望他好,都是由衷地为前半辈子遭尽苦难的老爸得了无价之宝而高兴的。可是,想着想着,王先生总会糊涂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皇帝和权贵穷其一生都得不到的好东西,怎么会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病?变成了连他自己都讨厌都害怕的毛…  相似文献   

8.
点银成金     
今年是猴年,看过西游记的同学都知道,猴头孙悟空神通广大,呼风唤雨、上天下海、七十二变、点石成金……几乎无所不能,但那些毕竟是神话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你是看不到的.不过,在明朝的时候炼金术士就具有把银子变成金子,即“点银成金”的本领.你不信吗?不妨让我们到明朝的闹市上去看看,毕竟眼见为实嘛!  相似文献   

9.
阿坤俱乐部     
责任编辑郭天虹1.人站在什么地方看不到东西?2.什么东西最容易把人和地球隔开?3.什么人不用嘴吃饭?4.什么东西不是东西?5.在黑板的左边写白字,在黑板的右边写黑字,哪边的字显得清楚?金子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在一次讲座上指出,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暗线说明太阳上有金子存在。一位听讲座的银行家讥笑基尔霍夫说:“如果不能从太阳上得到它,那样的金子有何用处?”后来,基尔霍夫因光谱分析方面的发现荣获了金质奖章。他把奖章拿给那位银行家看,并说:“你瞧,我终于从太脑筋急转弯名人故事1.有从不织网的蜘蛛吗?A.有…  相似文献   

10.
课文摘要(故事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主要描写了葛朗台老头,一个发“国难财”的暴发户,因为自己的贪婪、吝啬、拜金,断送了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 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入第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自己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没有捡更多.  相似文献   

12.
夜里看一本书,《巴黎·私囊志》,里面很多有艺术气质的女孩,把自己的包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摊在小圆咖啡桌上让摄影师拍,然后再津津有味地告诉读者,这个是小店里买的手机挂坠,那本书正在看,还有别人给我的护身符,很好用的唇膏……我好奇心大发,于是在网上动员大家把自己包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晒一晒.很多可爱的女孩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带化妆包,只是一管唇彩,还有一把牛角梳.而她们无一例外带着记事贴、笔,很多人带着一本正在看的书.所以当很多人都认为女孩会怎么样、该怎么样的时候,他们错了.包包里有我们的浓缩人生,我们的品位、喜好和生活重点,在此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火柴的诞生,首先归功于德国炼金术士勃兰特。 1669年勃兰特炼金不成,却意外地发现了易燃物质——磷。后来他把炼磷的技术以一千英磅的高价卖给了克拉夫特,1677年克拉夫特来到英国,向英王查理二世炫耀这种新奇的易燃物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个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手来!"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支靠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把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  相似文献   

15.
病从东瀛归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穷人在神的指引下敲开了宝库之门,神叮嘱他最多在宝库中停留一杯茶的时间,否则将遭天谴。但是他一见到金山银山就身不由己,沉浸于摆弄金银细软的乐趣中不能自拔。莎士比亚的名言在他耳畔响起: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金子的入骨香媚,驱使着他的灵魂,把他牢牢困在了这死亡之地,他像蝇之落于蛛网,越兴奋则被魔网缚得越紧,最终与珠宝同葬于深山之中。 造化弄人,万万没想到,20世纪中叶,我也有过一段与那个拜金者相似的经…  相似文献   

16.
言论     
<正>1.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鲁迅3.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伊塔洛·卡尔维诺4.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荷马5.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普鲁斯特6.生命太短暂了,没时间恨一个人那么久。——海伦·伯恩斯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6,(2):47-48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我喜欢《烟斗》的构思和切人角度.老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女朋友在工厂里放了枚炸弹,把他炸死了,她自己也死了.这个事件本身就很具有"爆炸性",作者在写这件事时,也宛如在文章刚开始不久就放置了一枚炸弹.这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完全可以单独写成一个故事,但作者把它压缩在一句话里,把那些巨大的信息和能量在短短二十几个字里急剧地释放干净了——在后文中,关于这件事,再也没有提到一个字.这样一种效果就跟炸弹爆炸是一样的,它的能量和震撼也只在一瞬间爆发.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靠着饮食来摄取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那么,不能"吃"东西的植物和藻类是怎样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呢?在我们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不断地为地球增加负担的时候,植物正很自觉地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水、阳光、空气,野蛮生长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思考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何方,他认为,植物既然生长在土里,营养就应该全部来自地下。但1642年,这个理论被炼金术士海尔蒙特推翻,他做了一个著名的"柳树实验":将一棵5磅重的小柳  相似文献   

19.
金子     
自从传言人在萨文河散步时无意现了金子,这里便常来自四面八的淘金者。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们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扫兴归去。也有不甘心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了。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了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  相似文献   

20.
智斗怪霾     
十、战胜怪霾 错别字大王带着阿森和啄木鸟在森林里寻找那根神奇的树枝. 黑风怪逃走了,啄木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但他感到很遗憾,因为他没亲自参加战斗——将错别字大王用神笔改写的“乌”字扔到黑风怪的头上,让他变成瞎子.啄木鸟一边找树枝一边问错别字大王:“‘乌’和‘鸟’就差一点儿,怎么能那么厉害,可以把黑风怪变成瞎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