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考察船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其中前三艘各进行过一个南极航次,后两艘则为中国极地运输、考察专用船.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25日5时50分,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一样?破冰船是怎么破冰的?破冰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年底,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俄罗斯科学考察船自圣诞节发出求救信号之后,就一直动弹不得。此次雪龙号参与救援,一方面说明中国在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展现出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检视中国南极科考在危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25日5时50分,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一样?破冰  相似文献   

5.
极地大营救     
《今日中学生》2014,(13):37-41
正"雪龙"号先救人后受困,最终胜利突围,赢得了世界称赞,也引发了对南极旅游的争议。极地营救真实上演2013年12月24日,载有74人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受困于南极迪维尔海的浮冰区。相距1100多千米的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全速前进实施救援。在救援过程中,"雪龙"号和澳大利亚的"南极光"号,以及另一艘法  相似文献   

6.
极地大营救     
“雪龙”号先救人后受困,最终胜利突围,赢得了世界称赞。也引发了对南极旅游的争议。 极地营救真实上演 2013年12月24日,载有74人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受困于南极迪维尔海的浮冰区。相距1100多千米的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全速前进实施救援。在救援过程中,“雪龙”号和澳大利亚的“南极光”号,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此次科考的最核心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科考站--昆仑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三座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雪龙”号破冰返航 2005年3月23日上午, 我国“雪龙”号科考船经过 121天的南极考察,胜利回国。国家海洋局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少先队员向  相似文献   

9.
南极的奥秘     
我国南极考察始自1984年,此后每年一次。2005年11月18日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乘“雪龙”号船从上海缓缓启航,开始了为期130天的第22次南极考察之旅。考察重点包括陨石回收与研究、冰盖进退及古气候研究、地质考察及南极地质图编制、内陆冰盖测绘研究、星地遥感同步观测等任务。同时也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作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多年来,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秉承着“南极精神”,使得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相信这次考察也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骄傲。  相似文献   

10.
向南极进军     
正2017年2月,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自1984年首次南极科考算起,这已经是我国迈入南极的第33年。在南极大陆上相继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四站之后,我国已跻身于南极考察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7月 1日~ 9月 10日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一行 12 4人 ,乘坐“雪龙”号破冰船 ,奔赴北冰洋 ,进行为期 70天的北极科学考察。这期间 ,从“雪龙”号上传出了许多趣闻轶事。1.一个人的邮局  7月 4日 ,上海邮政局浦东分局“雪龙”号邮政支局在考察船上正式开张了。与其它邮局不同的是 ,这个邮局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颜修荣。他既是局长 ,又是职工 ,还担任邮递员的工作。瞧 !他刚刚发行完纪念封 ,又在帮助来自香港的李乐诗女士制作与董建华先生合影照片的纪念封 ,忙得不亦乐乎。但凡“老极地”都知道 ,中国极地考察的邮票和纪念封有着特殊意…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雪龙”号船从上海起航,向南极出发,并于当地区时2005年1月18日0时16分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读下图,回答1~3题。1.当科考队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A.18日3时16分B.17日21时16分C.17日11时16分D.18日13时16分2.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中山站(69°22′S,76°23′E)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3.“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经香港,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  相似文献   

14.
《少年科学》2008,(2):31-35
南极,一个神秘的地方。对南极的了解,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书本的知识和电视的影像上。2007年底,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承载着我国第24次极地科考重任扬帆起航、再赴南极。那么,考察极地意义何在?南、北极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在一个北风渐起的午后,我们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走访极地探险英雄——颜其德教授。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5,(3):19
南极大陆的主人企鹅对这些来客非常好奇,常围观队员们作业,胆大的甚至会扑腾着翅膀跑来打招呼。一只帝企鹅在展开卸货作业的"雪龙"号旁。一只阿德雷企鹅在展开卸货作业的"雪龙"号旁,与科考队员"互动"。素材微评:人与自然永远相亲相爱。  相似文献   

16.
冰海囚禁     
《少年科学》2009,(1):31-40
1914年,一队进行科学探险的人登上这艘名叫“坚忍”号的船。他们的目标是穿越南极大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次与众不同的冒险。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圣诞前夜,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学考察船被困南极冰山雪海中,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及时抵达遇险地救援,几经周折,最终成功实施营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同?破冰船是如何破冰的?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奖励》2005,(1):18-22
背负艰巨的任务,启航 2004年末、2005年初,中国人将第五次向南极最高点——南极冰盖发起冲击!为此,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月出发。2004年10月25日,在热闹的锣鼓声和人们的祝福声中,科考队员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航奔赴南极。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班级比作一艘大船,那么,中队辅导员就是这艘大船的舵手。十几年的中队辅导员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用老师的“三心”(爱心、细心、耐心)掌好舵,增强学生的“二心”(自尊心、自信心),能够为扬帆远航奠定基础。首先必须对学生付出一片爱心。俗话说,种瓜得瓜...  相似文献   

20.
睡着的爸爸像艘船,呼噜,呼噜,船上的歌声像海浪。我悄悄走近,仔细看看,这艘神秘的大船。头是方向盘,胸膛是船舱,如果两脚竖起来,正好当桅杆。不好,没有帆布,赶快拿件白衬衫,盖住卧倒的大桅杆。大船好像快靠岸,船侧两只大皮鞋,像打瞌睡的黑螃蟹。不行,不行,醒醒,黑螃蟹!爬一个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