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牌经营是我国传媒业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现象。从全世界范围和我国传媒业品牌经营发展把来看,品牌经营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摆脱绝对化误读,把握好传媒品牌在品牌价值、品牌传播、品牌利益几个层面的基本关系,不断开拓创新,是我国传媒业品牌经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传媒业面临着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这个环境的特征是全球传播环境一体化。同时,我们已经面临着网络媒体的挑战,这个挑战的本质是使全球传播环境一体化在传播手段和传播语境上联通起来。 党报的发展面临着建立面向未来的读者群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党报的前途,关系到党报的生存。 目前,我国报业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雷同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传媒业存在着需要深化认识传媒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行为利益化、传播大众化五个规律性问题,同时,我国传媒业还面临着传媒业与体制接轨、传媒业与资本接轨、传媒业与市场接轨、传媒业与社会接轨四个现实性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加强研究,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4.
残酷的传媒业竞争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传媒政治工具作用的国家,传媒业直接服务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它在给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框架,因此,中国传播市场的开放比经济市场的开放可能屏蔽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代背景,我国传媒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在斐然的成绩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发展经营中所面临的困境。媒体的传播内容是新闻工作和媒介经营的基础,它与媒体的市场占有率息息相关。然而我国传媒业在内容经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新闻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内容趋同,假新闻、有偿新闻泛滥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传媒业都不可能孤立封闭地发展。都必然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政治上的、观念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技术上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与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时候,就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眼皮底下.而应该具备全球视野。更多地考察国际环境,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国际传媒业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用全球视野来审视与新闻传播和传媒业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对传媒研究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政治环境日渐宽松、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传媒业制度政策逐渐清晰,我国开始形成新传播环境。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我国传媒业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模式化、套路化的发展模式,突破创新,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传媒业快速发展,传媒人力资本的瓶颈因素也日益显现出来。纵观当今世界传媒业,支撑其发展的主要是三大职业化的力量:一是职业化的新闻人:二是职业化的传媒经理人;三是职业化的资本运营人。这三大力量将决定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和在全球化传播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  相似文献   

9.
多跨发展不仅会给传媒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主流媒体扩大舆论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随着传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媒业遵循经济规律,突破自身行业限制,通过兼并重组,进入到多方位、多领域的发展态势中来,实现多跨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传媒业不仅能通过多跨发展完善产品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更能通过提高受众覆盖率,增强竞争力,进而营造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但是,在传媒业多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构建科学的发展生态。多跨发展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业的多跨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的,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传媒本身的经济属性和传播特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孟建  王帆 《新闻传播》2010,(5):6-8,10
世界传播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如何在国际传播的激烈角逐中取得一席之地.发挥更大的影响.这是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命题。本文力图从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国际传播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把脉国际传播新方向.并结合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探讨中国国际国内传播力的提升问题.以期为我国传媒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于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220-22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传媒业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行业,传媒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生活娱乐水平,所以传媒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将简单分析传媒业进行资本多元化的意义,以及都要做哪些方面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一段涉及新闻工作和新闻传媒业发展问题的论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十八大报告将新闻传媒业纳入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对其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新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这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新闻工作和传媒业发展的指针。新闻战线要遵照这一指  相似文献   

13.
何明星 《传媒》2018,(3):71-73
北京传媒业,指的是主管、主办单位为北京市所属的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出版社以及所属的网站、新媒体机构.北京传媒业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人才、资金和信息优势.那么,北京传媒业的世界影响力现状到底如何?这是一个业界、学界绕不开的问题.由于传媒业评估理论、手段和方法的局限,学界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从跨文化传播、发行覆盖范围和影响人群、重大事件的传播报道等三个方面尝试对北京传媒业的世界影响力进行评估,从而探索中国传媒业如何做大做强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进入“智媒时代”,传媒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变革之中。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新闻传播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当代传媒业处于变革转型期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这一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新媒体自身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媒业已经进入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强势的传播能力必然需要大量的精英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沛篁 《新闻界》2004,(1):22-23
一、当前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些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推动了国家新闻传媒业的繁荣和发展,就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根本改变了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方式。过去都是报纸、广播、电视向人们单方面发送信息和新闻,人们只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自从互联网迅速发展,传播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信息传播和发送的门槛越来越低,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信息中心。现代新闻传媒如何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人们探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媒业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成长,目前正处在一个盘整、转型的关键时期。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特点,还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传媒业自身的产业化发展,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我国传媒业的运作模式、竞争能力和运营效率,并要求我们在所有重大的发展战略方面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因此,对于今天传媒业的发展而言,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业界的现实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问题的提出:巨大的增量空间与传媒业发展的“失速”一般认为,作为支撑传媒业经济运作的最重要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体制问题无疑成为制约整个传媒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但是体制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或靠一招一式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时期,传媒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即使体制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传媒业仍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自身的做强做大做优!根据笔者的调研和观察,传媒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开口闭口都是体制原因,这样只会限制自己的思路,"自废武功".  相似文献   

20.
马玉宁 《新闻世界》2013,(12):127-128
受众观念研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者的重视,当前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研究是传媒业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受众观念研究回顾,梳理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当前我国媒介融合进程及现状的再认识,对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观念研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试从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以受众观念研究的视角为当前传媒改革提供突破口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