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趣味笑话四则又甜又香“莎莎,你看看贝贝,他睡得多好,又甜又香,你也该睡了。”妈妈说。“他一定是睡觉前吃了口香糖,才会睡得又甜又香的。”莎莎说。帮忙父亲要出远门,全家人都帮他准备行李,三岁的真真也想帮爸爸干点什么,他把桌上的早,点吃了一大半。妈妈叫...  相似文献   

2.
昨天中午,大烟囱姐姐剪掉了又黑又粗的大辫子——黑烟。大家都夸奖工人师傅做得好。从昨天起,城市里的空气清新多了。小燕姐姐参加了游泳队训练后,剪掉了又细又长的辫子。从此,她游泳又快又灵活。电视机也跟在后面学,剪掉了那又细又长的辫子———天线。从此图像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同样是辫子,有的应该剪,有的不能剪。干什么事都应该独立思考,不要跟在别人后面学。电视机剪辫子$江苏省新沂市城东小学二(4)班@刘旭东  相似文献   

3.
刘佳欣 《辅导员》2014,(13):114-114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还记得你们去打工那年咱们一起栽下的枣树吗?去年秋天它终于挂满了一树又大又红的枣子。爸爸,您说过的,等枣树结满枣子,你们就会回家了。爸爸妈妈,枣子已经被我和奶奶晒干了,又香又甜,好吃极了。  相似文献   

4.
相同的爱     
星期天到了,忙碌了一个礼拜,本想休息休息,谁知又没了空闲。因为有一篇论文要赶,而每个星期天上午又要送女儿去学琴,还要辅导女儿的功课,还要搞一下家务……哎,这个礼拜天看来又没空闲去看母亲了。我不由地叹息。好几周不曾回家看母亲了,爸爸又有病,想想自己真是不孝啊。可是星期天又总是碰上有事:哎!只好给母亲打电话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5.
BEST Words     
在你(跟恋人)分手时,总是朋友陪着你,当你又交了新女友时,朋友又不见了,再分开时,朋友又回来了。你看,朋友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相似文献   

6.
张新宇 《辅导员》2014,(1):55-55
那远了又远了的, 那近了又近了的, 一絮又一絮的白色,  相似文献   

7.
龚振 《师道》2004,(7):29-30
4月中旬,一个晴朗的日子,卓雅校园迎来了一批小生灵——可爱的蚕宝宝,刚刚出世的它们像一个个小蚂蚁,有一个又黑又小的脑袋,好多只又细又黄的小腿儿。从这天起,卓雅的儿童开始了他们的养蚕经历。从这天起,这些小精灵们陪伴师生走过了一个月的难忘时光,把他们的生活点缀得鲜活生动、有滋有味,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有言在先     
又到月末了,小组长刘洋又会来问他们组的操行分了。于是,上个月我和刘洋“拉钩”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9.
从华东煤矿公司看刘鸿生的辩证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生投资华东煤矿公司反映了其具有辩证色彩的经济思想:既要顺应时代热潮,又须开拓新路;既要垂直伸延,又须横向联合;既要分散投资,又须集中分散投资,又须集中管理;既要立足经济中心,又须发展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0.
让爱导航     
每次接到领导任命,去接一个新班的时候,总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战士得到了出征的命令。虽然,工作的年头已经不短了,但这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却一如从前。拉着这个班的前任班主任问了又问,拿着学生的评语手册翻了又翻,才发现又有一块“硬骨头”等着我去啃了。这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只是脸上不知怎么抹的,黑一道白一道的,红领巾又脏又破地歪在脖后。我伸手替她整了整,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条新的,递到她面前:“这条太旧了,换一换吧!”。她看了我一眼,眼里那种同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与不信任,让我的心里紧了一紧。然后她竟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1.
余菊仙 《科学课》2014,(5):88-89
科学小论文,咋一听,好像挺艰深的,吓倒了一大片孩子,难住了一大帮老师。即使有那么几个写作苗子,老师也是润色了又润色,格式强调了又强调,探究主题深挖了又深挖,唯恐语辞平淡、格式不正、主题不深,导致学生仅有的热情也退却了。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0,(7):4-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第一次将这四个字的次序作了调整,变成“又好又快”。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看似细小的排序变化,却并非玩文字游戏。“又好又快”,蕴涵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不仅更加清晰准确地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05,(10):14-15
【案例介绍】不久前的一天,学画画的儿子又在课堂上情绪失控了。老师讲怎么画的时候,他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结果画的时候画错了,他的好朋友就在边上提醒他:“你画错了。”结果他又急又气,说他不画了,离开了教室,老师追他也追不回去。在楼下妈妈那儿,妈妈难得冷静地听他又哭又说,然后半哄半拖地把他弄回去继续磨完了那天的课。  相似文献   

14.
白色山茶花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相似文献   

15.
“曾老师,小四又把拖把弄成了几截,还和班上的男同学打牌,已经打了好几次了。”因为班长尤胜兰的报告,小四又被“请”到了办公室,接受班主任曾老师长达半个小时的“轰炸”。然而出来后,仅仅温尔雅了一天,就又故态复萌了。  相似文献   

16.
文竹之祭     
李凌云 《江西教育》2004,(21):41-41
文竹死了,死在紫砂陶盆里。院子里一长溜儿的玫瑰、茉莉、金琥、美人蕉、依然青枝碧叶,生机勃发。文竹的生命力原本是很旺盛的,年年开春,就数文竹破土最早。冻了一冬的盆土又干又白,突然冒出参差不齐的翡翠般的柱芽,又圆又尖,嫩芽吮吸着天地灵气,一天疯  相似文献   

17.
去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只“小瓷猪储蓄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只小瓷猪十分可爱,它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一对又弯又细的眉毛,它的嘴巴又大又圆。它肥嘟嘟的,可能是原来吃多了。小瓷猪的背上有一个小口,那是投币口。不过,小瓷猪不会“新陈代谢”,它把“食物”全存在肚子里,从不“排泄”出来。自从有了这个小瓷猪以后,我不再乱花钱了。只要一拿到零花钱,我就往小猪的肚子里塞。一开始,猪肚子里的声音只是“哐啷哐啷”的,后来又变成了“哗啦、哗啦”的,最后又成了“沙啦、沙啦”的了。日久天长,小瓷猪被我喂…  相似文献   

18.
思忙 《师道》2002,(12):27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创新与创造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活动。然而事实上,很多创造只是很简单的加法组合而已。美国有个名叫海曼的穷画家,非常用功,但画法不当,又没有名师指点,一直没有成名,也一直很穷。后来,他终于变成了富翁。海曼是怎样致富的呢?原来他只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的魔力。海曼经常用铅笔和橡皮画素描,画了擦,擦了又画。很多时候,当他想用橡皮的时候,讨厌的橡皮却又不翼而飞了。为了不让橡皮再丢失,贫穷的海曼把橡皮用铁丝固定在了铅笔的顶端。这样用起来挺方便,又不用专门找。后来,他灵机一动,又稍作加工,就成了现在…  相似文献   

19.
罗志林 《师道》2005,(8):53-53
今年的五月,我过了一个快乐的母亲节,六月十九日,我又过了一个快乐的父亲节。快乐之一,这天也正是我母亲八十岁生日。本人无才,活得平凡又普通。尤其是长得又矮又丑,“回头率”基本上为零。最大的安慰是我的饱经沧桑的老爸今年八十有七,还活着,而且笑得很灿烂。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午,王仁牒跑来说:“老师,小权又偷我东西了。”“什么东西?他怎么又偷了?”我又气愤又惊讶。“一盒油画棒,是闻琪告诉我,油画棒在小权的书包里,我已经从他的书包里拿出来了。”王仁牒振振有词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