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伍家沟村、耿村历史人物传说文化意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说,这些传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两村传说蕴含的文化意蕴主要有强烈的惩恶扬善的道德劝诫意识,对侠义性清官的渴望,反对战争中过度杀生、滥杀无辜的观念,及宿命论的命运观,反映了下层民众对社会高层的特殊认知理解的思维方式。两村历史人物传说蕴含的不同文化意蕴是:伍家沟村传说着重表现了崇拜能工巧匠意识,及修道成仙信仰,耿村的人物传说表现了崇拜文化、文化英雄、崇拜精神文化创造、崇拜文学才能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
湘西洞神传说是指以湘西洞穴中的神仙、鬼怪、妖兽为传说核的民间口述文本。这些传说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湘西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是表现民间生活观、伦理观、宗教观、风俗观和艺术观等价值观的重要文本形式。本文立足于湘西洞神传说现有的传说文本进行研究,总结出"对自然生态平衡行为的推崇"、"对社会安定团结和谐行为的褒扬"、"对湘西民众生活的娱乐"、"对崇巫信鬼行为的解释"等几个湘西洞神传说的重要文化制衡作用,为进一步发掘和研究湘西洞神传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的传说是哈尼祖先对于自己的历史与风俗的艺术摄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学价值。它们涉及哈尼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还和一定的历史事件、地方风物和社会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哈尼族的传说主要包括氏族祖先传说、生活习俗传说、人物传说等五种。这些传说减弱了主观臆想的幻想性,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艺术加工的,因此具有客观现实性、传奇自娱性和解释推原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白族《读书歌》虽然渊源于汉族的梁祝传说,但在人物、情节以及环境、习俗的描绘等层面均表现出与汉族梁祝传说的明显不同。《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差异是白族民众依据自身的生活语境、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对汉族梁祝传说进行加工的结果。《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关联和相异既形象地展现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生动地揭示了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5.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人类不但创造了服务于生活的工艺,还创作了美丽动人的工艺传说。根据情节的相似性,民间工艺传说可以分成多个类型。民间工艺传说表现了民众的技艺经验、民俗观念和历史记忆等多方面内容,是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民俗艺术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基到"刘伯温"——历史人物的传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人物的传奇化,是传说产生的一大类型。分析了历史人物传奇化中的主要影响力量及其具体方式。传中决定性的因素。本文通过历史刘基演绎为传说刘伯温这一典型案例,指出,文化的原有传统,才是推动刘伯温传说产生流  相似文献   

8.
杜红延 《天中学刊》2011,26(2):91-93
民间传说是一方社群的集体记忆,与正史和方志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意义。毛坦厂的民间传说充分说明了传说多元化的存在意义。传说是地方百姓记忆构筑的当地历史,填补了因缺少史志记述而导致的区域历史的空白;传说是地方民众对地方风物的在地化解释,是区域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传说还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晋唐五代时期,江西涌现了陶渊明《搜神后记》、胡慧超《神仙内传》、卢肇《逸史》、王毂《报应录》、王定保《唐摭言》、沈彬《张怀武》等一批小说作家作品,这些作品以江西大地为环境背景演绎故事,再现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真实地记录了3至9世纪江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历程,多层面地反映了江西民众的生活风貌、世态人情和社会心理,是那一时期江西民众的生活史、心灵史和风俗史,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文学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0.
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新乡村建设过程中,它们已走进"村史馆"或同类性质的村落文化空间,对乡村社会治理起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文化引导作用。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作为民间故事的一个分支,学界对其内涵、意义及当下的价值还探讨不深。通过对洽湾机智人物胡乔仂的民间故事的分析,得出:机智人物是"箭垛式"的广大民众集体智慧的化身;机智人物的行为逻辑是广大民众被压抑的日常行为逻辑的狂欢式的表达;新乡贤的培育重视机智人物的智慧就是突出广大民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培育真正体现广大民众利益的新乡贤。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相似文献   

12.
呼天成是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传说的人治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产生专制独裁温床的萎缩的隐退的人性仍普遍存在于民众之间,当年的社会仍然需要这种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能独挡一面,呼风唤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口承语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心理情感等在民俗中的反映,民俗的口头创作不仅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传说,也是人类有文字记载前,先民文化生活的总汇,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是维吾尔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具体的表现。重视和研究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文化发展的特征,在了解维吾尔族过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不仅能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理解、丰富人类生生不息的民俗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材料,而且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神话、民间传说颇有民族特色。锡伯族的神话主要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相比较而言,自然神话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而且往往与民间传说交织在一起;而锡伯族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  相似文献   

15.
局势的稳定,政府的支持,民众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参与,极大地影响着近代江西留学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江西留学生以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特有的才能,不断推进江西乃至中国社会的变革,为创造新江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留学教育、留学生和近代江西社会的变革,呈现出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传说文本与其产生和流传的社会历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是学术界的新趋向。通过田野调查传说文本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对社巴节传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还原,揭示传说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麦益娇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1):50-53,126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具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民间舞蹈是民众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发展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众集体情感。作为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民间舞蹈能够反映出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变迁,河南是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地域环境复杂多样,受到劳作方式、价值观引导以及社会精英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河南民间舞蹈呈现出多元化和交融式的发展态势,对民众生活和艺术生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实地考察,运用民俗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舞蹈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并着重探究了地域文化对河南民间舞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叙事文学是哈萨克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广泛而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哈萨克民族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其传扬的不仅是哈萨克先民创世的历史、英雄救世的传说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传承着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安丰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和重要水利遗产,安丰塘传说则是当地民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数量众多,内容独特。它们演绎了安丰塘的水利建设历史,记录了区域民众有关旱涝的集体记忆,也表达了区域民众宝贵的生态理念。安丰塘传说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之花,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