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知道,美国是最有"钱"的国家,可美国孩子花起钱来,往往却不象有的中国孩子那么"大方"、随意,甚至不顾一切,他们对"钱"的理解也比中国孩子深刻得多,这得益于美国家庭早期的"金钱教育"。其一,教孩子如何使用钱。在美国,许多家长都把教孩子如何使用钱作为必修的一课。教育孩子多是从使用零花钱开始的。具体指导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等。同时,家长尽可能将孩子零花钱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过程,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当一  相似文献   

2.
《青年教师》2007,(8):39-39
一、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  相似文献   

3.
1.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家长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4.
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南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家长不轻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费。  相似文献   

5.
袁传明 《中国德育》2013,(23):51-51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州某小学生爸爸是个老板,每天给儿子100元零花钱,要求必须花光,花不光回家要挨骂。当前,一些家长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管理、去消费,这无可厚非。但是,孩子管理、消费零花钱的过程,也是他们实打实地面对金钱,形成金钱观的过程。如果盲目地给予孩子大量零花钱,对他们消费听之任之,或者对他们消费大加鼓励,势必会造成孩子的拜金主义和浪费习惯。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因此,家长亟须端正教育理念,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相似文献   

6.
陆娟 《教育导刊》2007,(9):54-54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知道钱的好处,放手让孩子花钱,这样孩子会很快学会消费,长大了就会想方设法去赚大钱;另一部分家长却认为孩子不懂花钱才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金钱,就去消费,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等坏毛病,这对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不利。尽管大家的看法和做法不同,但是,家长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金钱与消费方面的启蒙,只是他们的观念不同、教育的方法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同了。其实,要让孩子学会生存,对其进行合理消费的教育是必要的,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怎样保证教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法国“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作了一次题为“孩子的钱袋”的调查,首次对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这一问题作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在6 ̄25岁、尚未获得经济独立的青少年中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有3/4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另外,孩子11岁,即升小学六年级时,家长一般会给孩子开一个邮政储蓄账户,通过转账方式,往孩子的账户划一小笔钱,让孩子逐渐学会理财。近日,法国心理学家阿内·巴舒对这项调查作了分析,并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巴舒的意见是:家长不应该让孩子避开“钱财的世界”。当孩子开始学会数数时,就应该让他们认…  相似文献   

8.
童言 《家教指南》2003,(5):34-35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用不穷,计算不周一世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如果不善于预算消费,就会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因此,让孩子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6~12岁孩子理财计划的重点。为了使你的孩子富有预算消费的智慧,不妨注意以下几点提示:一、需要达到的目标了解家庭的预算计划。学会管理和使用零花钱。懂得花钱消费的技巧和方法。6岁能点数小额钞票,会找钱。7岁会用小额零钱消费。8岁能识别各类广告。9岁学会编制零花钱预算。10岁学会记账。11岁能从广告中发现事实,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巨富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可谓“腰缠万贯”,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给每个孩子建立了一个小“账本”,上面印有“7至8岁每周30美分;11至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的字样。钱是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把每笔开支用途都在“账本”上写清楚,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如果账目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5分,反之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如果不学理财,不会消费,不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管理,并不会引起父母的关注。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在中国的日益蓬勃发展,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很多父母渐渐改变了这种看法。首先,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大部分的城市孩子,手中掌握的钱越来越多,压岁钱、零花钱、形形色色奖励的钱使孩子们使用金钱的机会增加了;另一方面,异常丰富的消费市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信息对孩子们也形成了极大诱惑。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单纯让孩子远离金钱或无节制地使用金钱都不是明智之举。因此,教会孩子理财与合理消费是…  相似文献   

11.
孩子与金钱,在传统的观念中这是两个没有关联的概念:孩子,意味着纯净,而金钱则意味着世俗。但是父母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与金钱直接相关的问题:当孩子看到小伙伴出入有小汽车接送,而自己却是由妈妈用自行车接送时,他会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不买汽车?”你会怎么回答孩子?当孩子提出一项购物要求,而你觉得这不在你的消费计划内或者已经超出你的消费能力时,你又怎么向孩子解释?当孩子长大些,有了自己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他不经过你的同意就买回了某个昂贵的玩具,你会如何对待……让孩子认识金钱,认识财富的真相,让孩子学会合理地消费,让孩子学会理财,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且是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处在商品社会中,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和金钱打交道。如何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合理地使用钱,进而对自己的财富负责,是每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事实上,培养孩子  相似文献   

13.
吴采红 《早期教育》2006,(10):22-23
用事实告诉孩子、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在美国,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从早期就开始了。首先要教给孩子的是钱从何而来。对于刚刚有了自理能力的孩子,美国的家长从不轻易给他们零花钱,儿女问父母要钱,需要写借据。孩子的零花钱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挣来的。也许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金钱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学龄前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如压岁钱、零花钱等等,孩子直接接触、支配金钱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开始要求使用自己储蓄的钱来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该不该让孩子买呢?孩子自己买东西会不会使他们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呢?很多家长对此产生了困惑和烦恼。其实,金钱是孩子一生中必然接触、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如果家长能够在教孩子学会节约和储蓄的同时,还能给予他们适度的使用金钱的自主权,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初步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对其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今天请来的几位妈妈,她们在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能力上,使用了很多颇有创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 教孩子认识钱币。家长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日常所需的物品是用钱买来的,让孩子认识各种面额的钱币,让孩子从小对金钱有客观的认识。2 教孩子学会节约。父母要让孩子了解,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一定要珍惜。在花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3 让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孩子稍大一点时,父母可考虑给他一些零花钱,数目跟同龄人的大致相当,孩子享有零花钱的自主权。父母可以让孩子设立一个“账本”,记录每天都买了些什么。一段时期后,让孩子统计一下,在哪个方面花钱较多。…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一些同学的荷包鼓了起来,再加上平时家长给的零花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绝大多数同学却缺乏管理和使用金钱知识。作为家长、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同学们进行理财教育,让他们合理安排零花钱。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一些同学的荷包鼓了起来,再加上平时家长给的零花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绝大多数同学却缺乏管理和使用金钱知识。作为家长、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同学们进行理财教育,让他们合理安排零花钱。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一些同学的荷包鼓了起来,再加上平时家长给的零花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绝大多数同学却缺乏管理和使用金钱知识。作为家长、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同学们进行理财教育,让他们合理安排零花钱。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合理使用钱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我们家的主要作法是: 一、教孩子认识钱的用途和来源孩子两三岁时就给他硬币作玩具,让他认识1美分、10美分、50美分和1美元等不同面值的硬币,并告诉他:5美分可以买一个苹果,2美分买一块巧克力,39美分买一盒鸡蛋,很多很多钱就可以买汽车、买房子——让他们知道钱是很有用的东西。大人临上班时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去上班,去挣钱,不上班不劳动就没有钱。”公司举办“家庭同乐日”,我们把孩子带去,向他们介绍父母的工作、收入等情况——让她们懂得劳动与金钱的关系,懂得“君子爱财,取之  相似文献   

20.
孩子大了,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跟着长大的各种愿望像走马灯似的从家长的口袋里”吃”掉大大小小的钞票。没完没了的愿望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零花钱要不要给?给多少?忙事业而少顾孩子的父母们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金钱教育战争。如何教育孩子战胜金钱,成了家长们的普遍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