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加强历史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养是个人所拥有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也是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的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在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高职院校历史教科书应充实人文素养的内容;二是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过程应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三是高职院校应重建人文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颜焱 《教师》2011,(4):43-44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感受人文关怀;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倡导人文价值观念、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品质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许静 《学周刊C版》2010,(5):60-60
《高中历史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历史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注重加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认为有效的历史教学本质上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要求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针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歧,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寻求现实和理想的一个平衡点,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全面实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目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可能造成潜在的严重社会危害。高等院校应通过文学、历史、哲学和法学等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进 《考试周刊》2013,(76):35-35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美好人格的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人为本,重视感悟激发,开展广泛阅读,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培养:高校德育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张扬、社会功利化、社会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因此,高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一,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其二,大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三,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其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突出了人文教育的主题。本文主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把学生当作"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走进教材",而归根结底还是要"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14.
<正>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而高中的古诗文课程中含有丰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现阶段,高中古诗文教学还存很多的问题,教学过于片面,学生缺少深入的理解,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一、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1.教育理念落后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探寻新形式下“语文课”的特征与“人文素养”的内涵,剖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迈向新世纪,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更新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理论导向机制.发挥教师人格感召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倾注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中专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加强学生情感感知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中专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课堂结合人文精神的解决策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文素养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新课标的这一表述把人文精神教育提升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应把握课改机遇,突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注重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育的本质,实质是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深入挖掘教材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造就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历史教学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其首要的任务应是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倡导"有生命的历史教育",倡导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发掘人的价值为出发点.有效的历史教学本质上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渗透人文关怀,全面落实和实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0.
周少秋 《文教资料》2010,(19):162-163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在文化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史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好诗词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思辨能力,通过这种历史的濡染与净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