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强调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即从高中升学、在校学习及至毕业后的再就业;强调发展性就业素质的培养,即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和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就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高校逐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以满足社会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选择职业就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断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是实现学生高就业率的前提保障.通过论述素质教育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优化的意义,分析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索优...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是就业的重点群体,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目标。文章首先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归纳提炼为“一个目标、两个关键、八个着力点”,即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把握“好就业”和“就好业”两个关键,抓住“稳就业、通渠道、缓矛盾、促信心、增收入、提素质、优条件、保权益”八个着力点。接着以装备制造行业为例,从就业渠道、人岗供需、就业质量探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三大现实挑战。最后,基于政府、高校、企业、教师与学生多元协同培养机制提出构建新型就业生态系统,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及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为助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包括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两大类,其根源在于就业工作职能转型不到位、学科建设缓慢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突破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困境,需要在就业工作转型、建立职业发展长效机制、学科建设和个人规划等层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元素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渗透是提升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方式。高校立足“三全育人”格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就业指导课程赋能,全力打通“双创”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基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育方式,明确价值理念,提升课程站位,增强教育实效。深刻把握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遵循育人规律,完善育人机制,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强化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质量,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融合就业育人。  相似文献   

6.
从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理念、突出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变革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指标,以及构建新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使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理论的基本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强调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即从高中升学、在校学习及至毕业后的再就业;强调发展性就业素质的培养,即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和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就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注重大学生就业指导向“全程化”、“科学化”发展,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咨询是包括求职应聘、就业创业指导、人才素质测评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相关业务的人力资源开发咨询服务.高校虽然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或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职业发展的需求.高校急需设置大学生职业咨询服务机构,通过一对一的关于职业发展、就业与创业等相关咨询辅导,使个体获得支持性的帮助,最终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自我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文章从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两方面阐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生涯辅导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中,就业指导理念落后的问题尤为凸显,亟待解决。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借鉴生涯辅导理论中人本化、发展性理念,从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人本化的目标体系、全面化的内容体系、发展化的过程体系和对象化的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构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对于提升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从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三方面阐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对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措施欠缺;学生就业择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现实与发展要求,就业素质、就业能力差距较大;学生就业意识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学生就业统领学校的整体工作;营造开放式、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环境;建立全员化、全程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突破难点,创造就业指导更强的吸引力,发挥就业指导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各个环节深度融合的时代,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要围绕构建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数据库、基于新媒体开发就业指导课程、借助VR技术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等方面来构建,同时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和经费保障,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推进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充分就业.高校应当构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即明晰人力资本理论、人职匹配理论、教育创新理论、全面发展理论等指导思想,创新全面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自我育人等理念系统,借鉴培养重点突出、教学体系健全、实践平台完善、环境保障有力等国外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体系、课程模块、实践平台、校园文化等项目驱动的角度出发,探究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实施效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队伍建设、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由此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创新综合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了解自身职业个性、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技能、塑造健康职业心理提供全程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抓手。梳理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相关政策,剖析现实需求和深刻把脉理论走向,对于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未来的政策制定、实践探索以及理论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涛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58-62
当前,制约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冲击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变化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人职供求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充分.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逻辑包括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社会资本、促进人职匹配.据此,文章提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从国家助推、高校助力、学生自为三个方面齐发力.具体来说:国家层面优化就业环境,鼓励支持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开拓新职业空间;高校层面调整就业模式,统筹"人·环境·资源·职业"产生多维聚合效应促就业;学生个体则通过完善就业素养,理性决策达成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进行论述,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分析,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并认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侧重点应为:从大学生知识层次高、观念新的特点出发,增强就业指导的理论含量;面对尚未涉足社会职业或正在面临初次就业的情况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把创业指导放在重中之重,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最后提出高校就业指导目前面临的较为紧迫的几项工作为:①建立架构完整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合格的就业指导人员。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③建立就业测评和心理咨询机构,引导学生科学择业。④建立高校与企业多形式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就业指导。⑤把就业指导融汇到各专业、各学科、各门课程中去,融汇到德育教育中去。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升就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职业决策,以实现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为目标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的调研,发现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过于同质化、一致化,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分类指导和服务,指导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