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有效性,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融入社会,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施扬优补缺的教育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我国安置残疾少年儿童的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三种。其中,让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直都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河南省作为教育人口大省,从2007年开始,每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班招收残疾少年儿童都在3千人以上,在校残疾少年儿童有2万  相似文献   

3.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如何,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质量。如何帮助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谨就一个案例,谈谈提高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也是符合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残疾学生36.5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探索随班就读发展之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6.
罗永婷 《今日教育》2023,(10):42-43
<正>随着社会对特殊学生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特殊学生。这些学生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相较于城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以下简称“随班就读生”)面临的困境有所不同,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重庆市永川区万寿小学从加强心理疏导和辅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积极情感体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研究》2009,(11):74-74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每个区县都将拥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目前,北京市共有特教学校24所,在校生3704名。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据介绍,北京的特殊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而且自2001年秋季起,拥有北京市户籍、在公办特教学校就读的残疾中小学生不仅已实现免费特殊教育,而且获得了生活和助学补助。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7年徐百伦先生提出的金钥匙计划被教育部采纳,并迅速启动了"金钥匙工程",随班就读就成为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形式。残疾学生中程度较轻的儿童得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在同一个教室中学习和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融合教育。但随着应试教育体制的深化,加之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浮躁心理,导致很多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的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情绪失调、自卑感强烈、不愿也不敢与人交往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人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的随班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共有178名特殊学生,100%接受义务教育,全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学校26所,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如何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试论随班就读的师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发展程度决定着整个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制约随班就读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培养.传统的师资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随班就读发展的需求,必须拓展师资培养的途径,变换方式,充分调动整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培养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随班就读教师,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和训练,促进整个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昆山市现有45500名小学生,经过摸底调查,全市残疾儿童共有383名,其中,听力语言残疾72名、智力残疾295名、综合残疾16名.这些残疾儿童的就读形式大体分三种情况:60名学生在培智班就读,251名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72名学生在爱心学校就读.全市99.5%以上的残疾儿童入学,乡镇培智班开班率达8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建档率达100%.在特殊教育的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五个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意义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classroom)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实践模式,自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发表和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工作。在明确随班就读的对象上,在寻找有效的检测和鉴定办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是中国特色融合教育本土化的有益探索,做好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单的设计可有效创造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机会,提升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基于“以单助学”的思路,从学习单的设计原则、设计样式、策略支撑这3个维度探索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操作范式,从而更好地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社会,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随班就读是中国政府在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方面采取的一种教育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随班就读已从最初的行政推广逐渐变成了普通学校自觉接纳残疾学生,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回顾中国随班就读的简短历史,描述随班就读工作的现实情况,并对随班就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几年的巡回指导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不仅是对随班就读教师的指导、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辅导以及对家长的咨询,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育理论的传播和教育信息的沟通,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促进健全学生和残疾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特殊教育已有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南京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大、较快、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盲人学校1所,聋人学校1所,培智学校6所,兼收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学校5所,辅渎班1个,在特教学校(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518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118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苏州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特殊需要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2014年,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以来,该市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升全市特殊教育水平。目前,全市63%的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涉及300多所普通中小学。各相关学校也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成立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资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