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爸爸妈妈,快看!”你的孩子尖叫着,他要向你展示他刚掌握的每一项新本领———单足跳、翻筋斗、吹口哨等。刚开始时,你可能觉得他很可爱,但如果他无休止地向身边每一个人,展示他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本领———或者老爱向他的伙伴们炫耀他有世界上最大的芭比娃娃和玩具火车,你可能就会担心他会惹人厌烦。自我炫耀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米勒博士说:“它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力量的认识正在增强,它就是孩子在宣称———‘看我的!’这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你的孩子希望你能分享他的激情和欢乐。毕竟,你们会为他在…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有的人跟你走得很近,吸引他的不是你,而是你背后的权势;有的人与你好得一塌糊涂,笼住他的不是情义,而是比情义更现实的金钱。在失势和贫穷之后,你一下子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人世冷暖。最热乎的人,一下子  相似文献   

3.
褒奖孩子,应注意言辞适中。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例如,被夸为“小机灵”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必须获胜,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或者相反,使他得意忘形,目无他人。而被誉为“小数学家”的孩子,可能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爱好艺术的情趣,甚至有可能会钻牛角尖,深深陷入虚幻的冥思苦想之中。对孩子的天赋要有洞察力。你觉察出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可多多鼓励他,而不要过分抬高他,鼓励比过分抬高要有益得多。比如对孩子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就比说“你是个  相似文献   

4.
上学的孩子,性格特征越来越么帮助他对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尊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环境、调明显。他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了心、自信心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样整自己的状态。解你的孩子,才能帮助他塑造更加能让他自我肯定、自我接受。如果你有一个外向型的孩子,健康的性格。这里将会给你几个小小的建议,请参考以下的建议: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外向去帮助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让孩子大声地把“想”说出来:型性格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在人际如果你有一个内向型的孩子,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让自己的交往中左右逢源;内向型性格的人请参考以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机智的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大家熟知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赠汪伦》,诗歌表达了二人深深的别离之情。潭水深千尺,却比不上汪伦送别的深情,可见两人情义之深。然而,名不见经传的汪伦是如何结交上大诗人李白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汪伦本是安徽泾县人,住在桃花潭边一个名叫“万村”的小镇上。他与李白素不相识,却十分仰慕这位诗仙,很想结交他。然而李白大名鼎鼎,怎样才能请动他的大驾,到这个偏僻的山村小镇来呢?恰巧机会来了,李白遨游名山大川来到皖南。汪伦深知李白…  相似文献   

6.
缪建平常听一些父母说:“我家的小孩子脑子不笨,就是不用功,尤其是家庭作业,不督促他,他就是不做。”的确,“把马牵到河边是很容易的事,可是若强迫它喝水,却不一定办得到。”小孩子也是如此,不想用功的小孩子,即使你硬逼他坐在书桌前,也绝不会有效果。那么,如何启发孩子用功呢?下面的建议也许对你有一定的帮助:1.从有趣的课程开始专家指出,对某一课程产生兴趣以后,就能专心研究,最后才能有好的结果。因此,指导孩子用功时,最重要的是从小孩子感兴趣的科目开始。如用卡片指导孩子记拼音字母,记的速度会比较快,是因为卡…  相似文献   

7.
<正>1.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家长请注意: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甚至是体力;但当你暮年衰弱,而孩子强盛之后,他很可能会反抗你、抛弃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就意味着你给孩子画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是多么开心;当孩子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是多么欣喜……然而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开始跟你“争执”,开始跟你“反抗”;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粘着你像“小跟屁虫”;一会儿要向东,一会儿要向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你是否会束手无策呢?是否会抱怨:“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他总是要做不让他做的事,真拿他没办法。”“一点儿小事就哭个不停,真烦人。”其实这时的孩子已有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困惑、痛苦、愤怒、忧伤、快乐……那么如何读懂孩子的感受呢?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的方法。仔细倾听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铁杵磨成针”讲的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在学堂读书,颇感枯燥,决定逃学。路上,他遇见一位老奶奶在路边一块石头上磨铁杵,感到很好奇,就问老奶奶磨铁杵做什么用。老奶奶告诉他,她要把那根铁杵磨成缝衣服用的针。李白大为吃惊,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那位老奶奶信心十足地告诉他:“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铁杵会磨成针。”老奶奶的话启发了李白,于是李白放弃回家的念头,返回学堂,从此勤奋学习,终于成为“诗仙”。这个故事一直被成人作为教导孩子要有恒心的道德范例,他们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样领悟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王志 《宁夏教育》2007,(10):77-77
检查自己干涉的初衷。在你出手干涉孩子与他的朋友交往之前,先问问自己不喜欢那个孩子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孩子真的给你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是他喜欢冷嘲热讽,还是他喜欢玩危险的游戏?不管你因为什么干涉孩子的交往圈子,你毫无道理的横加干涉只会让他在与人相处时变得不自在,因为他对你限制她的理由并不是心服口服。你的偏见还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社交生活中不知所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孩子成长变化得很快,假如只是一味溺爱,事事顺孩子的意,孩子以为你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认为你可能有些怕他,所以他想怎样就怎样,他甚至会根本无视你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无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得与他人合作。这些情况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不然。在过分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当他成人后,性格会变得有缺陷,一旦被人冷落,就会变得绝望、消极、抑郁,达不到要求会不择手段。“史蒂文,吃饭了。”“今天吃什么?”“牛排,蔬菜色拉。”“妈妈,我要出去吃比萨饼。”史蒂文大叫。“为什么?”“我不喜欢吃你做的牛排。…  相似文献   

12.
崔现生 《家长》2023,(25):43-44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情变幻莫测,即使是平时看起来非常听话的孩子,也会变得很不听话,经常出现跟家长“一言九顶”的情况。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支持比反对好,商量比命令好,放手比控制好。孩子呱呱坠地,让初为父母的我们激动无比。以后的几年里用心守护着孩子,看他们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直到踏入校门。这段时间里孩子是那么的听话、那么的顺从、那么的依赖。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嫌你烦了,不愿意跟你待在一起,无论你怎么问他,他都不愿意跟你开口讲任何自己的事情,这说明孩子的青春期到了。  相似文献   

13.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要急着插手,应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其实通常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大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太快做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孩子…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5.
晏红 《家庭教育》2005,(6A):34-35
“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谦让美德的经典故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挑战它,怀疑它是否过时,是否已经不适合社会现状:这是某网站上发的一个帖子=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当大孩子提出异议时,我们往往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或说:“你是哥哥,不要跟弟弟争!”  相似文献   

16.
“共度时光”是父母与孩子在活动中共同度过时光和分享快乐,它的关键不在于你和孩子在活动中做什么,而在于你为什么这样做。在共同活动中,你很容易亲近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此,你为孩子付出越多,留下的美好记忆就越能沉淀在他的生命中,就越能给他的成长带来积极动力。如何在平常的一天中与孩子“共度时光”呢?你的态度“共度时光”需要你为孩子付出的是大量的时间、完全的关注、积极的倾听和充满理解的目光接触,你的态度将有助于孩子走进你的世界,你也会在走进孩子的世界中发现他的需要,从而形成开放和接纳的亲子关系。你…  相似文献   

17.
他包得不好,馅儿少,并且弄得浑身都是面,但他愿意包,就让他包,慢慢就会做好。孩子开始洗袜子、手绢的时候,可能洗得并不干净。别去帮他重洗。如果你帮他重洗的话,他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净了。等到第二天他要用了,他也看见干了的袜子、手绢不干净。这时告诉他该怎么洗,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尽量不说“你来帮我做这个,你来帮我做那个”。要让他明白:你不是在帮我干,你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你有义务、有责任来干。相信许多父母还有很多高招。三招让孩子不怕做家务  相似文献   

18.
学勇 《家长》2023,(25):27-28
<正>童年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能力独自适应社会,关键在于从小培养。昨天晚上,我和袁晗(化名)有过一个沟通。他说他太恨爸爸了,除了絮絮叨叨地让他去上学,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当下的痛苦。他终于忍不住朝爸爸咆哮:“我就是那个您认为的废物,我就是废物,别再指望我了。”我问他:“如果爸爸不陪你了,那你准备怎么做?”他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明天我还是会去上学。”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诗     
诗人李白,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吟着他的诗长大的,他的《静夜思》也许是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唐诗。诗仙李白,他带着豪情和美酒,一路纵歌,留给我们无数千古绝唱。若要你说出李白的哪一首诗最好,可能一时之间难以取舍,  相似文献   

20.
家教小品     
爱·责任感没有比爱与责任感更重要的了。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威胁着他的肉体和精神,而爱与责任感会使你随时随地关心你的孩子,它是你的孩子最有力的保护伞。气氛和谐的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营造和谐的气氛,除了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父母要自尊自强,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二是要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让孩子讲他看到的事物、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的心情,使其意识到父母关心着他的一切;三是要把握尺度,给子女一定的自由,使其有自然发展的空间。这样,子女才会觉得家长的要求合情合理,从而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