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评价是深化新时代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对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选取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其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的异化现象与深层次原因,并基于OKR理念提出了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中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路向、关键步骤和重点举措,以期推动以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改革落地,并以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构建"进"者悦而尽才的良好人才生态,激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重大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应对学科交叉场域功能失灵并促进学科交叉场域与外部系统需求的动态平衡,我国可从理念重塑与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在理念重塑方面,我国大学应转变学科观念,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重塑价值追求,从形式交叉转向交叉创新;拓宽战略格局,从仅立足学科转向立足内生资源、制度环境和外部产业三维坐标。在模式变革方面,我国大学可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将学科交叉深度嵌入大学创新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面向成果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坚持以赋能为核心,助力教师在场域转换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爱尔兰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德育教育为引领的教学环境、以支柱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定位、以理论联系实际为路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创业为抓手的创新教育、以教学质量为主轴的保障体系,以上教学特色的分析对于促进我国高校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推进高校产学研深度合作的进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索大学跨学科组织构建是我国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双一流建设等问题的重点攻关方向之一。文章以德国海德堡大学科学计算跨学科研究中心为例,对其建设背景与发展历史、组织管理结构与建设特点进行探析。作为国际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先锋代表,该中心发展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形成纵向联通、横向融通、内外互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面向大学发展,协同多方利益主体参与,通过链接学科优势研究领域实践跨学科理念,围绕学术权力构建管理机制,重视跨学科研究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其成功经验为我国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战略规划整体性治理可通过静态结构维度及从内涵构思到落地实施动态过程双重视域检视。基于20所一流大学战略规划文本的嵌入式多案例研究发现,战略规划整体性治理机制有战略适应、目标确立、战略整合、战略实施的行动结构,协同多元共治、共创核心价值、明确关键举措、优化内控体系是其行动结构产生的重要功能。面向大学治理现代化目标,未来战略规划治理体系还须从文化建设、系统治理、平衡秩序与活力等方面再强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经历了从重点建设到协同创新共五个阶段的变迁历程,根据倡议联盟框架的分析,不同的倡议联盟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中都会拥有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和信念体系,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倡议联盟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基于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从信念重组和制度重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重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信念体系,回归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属性和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重构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安排,把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作为切入点来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构筑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2010-2011,是一个新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其排名理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有关世界一流大学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无疑具有作为国际化外部基准的价值;作为政策工具,它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政策分析与决策依据,同时激发了大学在组织和行为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北海道大学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了日本具有先驱意义的全校共建式通识教育模式——"北大方式",由独立于各院系的"高等教育推进机构"统筹运营;课程设计遵循跨学科原则,重视国际化发展以及大学组织间的资源优势共享;坚持"由最好的教师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的宗旨,选拔各院系及相关机构的优秀学者任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以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业支持体系。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方案基于大学、学院、学科三重逻辑对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了宏观统筹,教师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着三重困境:大学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数量薄弱;学科层面,教师教育的一流学科支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大学原生职能中教师教育的空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教师教育的束缚,以及优势学科评估对教师教育的冲击均对上述困境的产生造成影响。前瞻未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在制度层面确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的机构和学科制度保障;在机构层面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在学科层面,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制定一流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条件。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具有典型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特征,两校立足于发展战略环境的分析,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战略目标。在战略行动中,两校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健全组织建设,建立规划与实施的联动机制,达成战略共识,强化战略实施保障,培育执行力文化,切实推动两校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有:精准定位目标,扩大后发优势;优化规划制定,完善制度安排;健全保障机制,凝聚战略共识;培育执行力文化,增强行动效力。  相似文献   

11.
一流大学通过博士毕业生就业对非一流大学及高等教育系统产生溢出效应,这种效应是在特殊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由于两类高校的博士资源供需规模错位和配置能力不平衡导致的结果。它既具有提高非一流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准,推动学科发展与范式转型,促进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正效应,也会引发“学术漂移”和代际冲突等负面效应;溢出效应的强度受到市场波动、招聘政策、高校实力、学科特性与地理空间的影响。因此,要从战略层面看待一流大学建设,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建立人才引进的配套制度体系,精准调整博士招生规模,科学运用一流大学的溢出效应,助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兼容了英国的学院观念、德国的研究与研究所制度和美国的民主思想。它所秉持的精英教育、真理与学术至上、自由教育和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既是其370多年发展历史的结晶,又是其超越自我、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内在精神。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理念,有助于科学系统地构建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教育强国的新目标。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更为广泛地汲取社会资源。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作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大学基金会组织架构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符合时代发展对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现阶段大学基金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治理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掣肘。全面提高大学基金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需要将大学教育基金会建设上升到制度化层次,进行顶层建构,使得大学教育基金会在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王艳 《比较教育研究》2016,38(3):103-107
儿童时期是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需要接受科学、适宜的体育教育.处于世界体育教育领先水平的美国运动与体育协会,在其长期的专业沿革基础上,形成一套成熟的高质量儿童体育教育体系.这一儿童体育教育体系以培养“受过体育教育者”为愿景,具有以儿童为中心、体育理念先进、专业架构系统、从业教师专业性强等特征.借鉴其成功经验,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在儿童体育的政策制度、理论研究、课程编制、教师队伍方面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儿童体育教育体系的完善及儿童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理念不外乎两种:一是依附论(接轨论);一是本土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都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智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新视角,打破当今西方一统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从而实现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和谐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应从构建一流的符合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培育中国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导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校际合作是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可竞争性理论、合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使用Pajek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作为研究工具,对40所“一流大学”的2725条合作协议,从边界跨越性和空间分布性两个维度,分析了“一流大学”同类属性合作、跨界性合作、国内合作和国际合作四种类型的校际合作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校际合作的“选择性亲和”倾向十分显著,资源的约束性和组织的竞争性是决定校际合作“亲和”关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智能教育是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佐治亚理工学院主动迎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趋势,秉持利用技术驱动教育教学创新传统,通过智能教育创新推动高校教育质量与效益提升。该校智能教育创新具有以“刻意创新”理念为引领、以整体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组织结构完善为基础、以系统创新方法为抓手、以教育创新文化为支撑等五个方面的主要经验。该校经验启发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智能教育发展要注重培育智能教育领军人才,重视高校基层的智能教育实践创新,聚焦高校智能教育创新的重点领域,创设完善的高校教育创新生态系统及营造浓郁的高校教育创新文化氛围。我国应统筹建设国家大学智能教育生态平台,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终身学习已从教育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内涵,厘清终身学习的价值体系,方能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就其内涵演变来看,终身学习已从最初作为保障人类生存的教育服务方式,拓展为促进组织效能提升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也使得终身学习价值日益丰富,发展为在个体层面满足生存和幸福需要、在组织层面激发创新能力、在社会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为确保终身学习价值实现,应从构建支撑终身学习的坚实法律基础、协同供给体系、灵活学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着手,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当前,我国终身学习实践还面临价值认知片面、思维理念守旧、着力点错位等现实问题,还需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供给方式变革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和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关键。当前相关研究处于就公共治理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多元理解中,理论意涵与实践内容间仍有认同差异。基于系统思维方法,从理论认识、内容分析、实践取向方面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进行元分析,聚焦系统治理维度下的责任主体、核心要素及结构关系,探讨从目标、制度体系到组织管理再到治理机制创新的体系化构建。系统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既把握制度有限性与主体能动性,也需平衡系统资源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实现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CNKI中1993~2009年以"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公开发表文章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