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昌吉市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存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理念解读错误、对幼小衔接教育知识认知有偏差、实施幼小衔接教育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家-园-校”衔接机制,形成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提升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4):34-35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是幼儿教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都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语文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其现状不容乐观,尚存诸多问题。因此,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保障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顺利完成,是当下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及实际意义,分析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指出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课堂教学是小学的基本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小学儿童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小学一年级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课堂教学是小学的基本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小学儿童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小学一年级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怡 《考试周刊》2013,(10):68-70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但两者又有着必然的关联与连续性,一般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定义为"幼小过渡时期"。如何使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真正融入小学课程学习,是小学一年级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对幼小衔接理论与现状研究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从幼小衔接视角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提出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做好幼小衔接的若干教学策略:引导儿童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思维深度;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似文献   

6.
幼小衔接问题一直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幼儿园的保育功能与小学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孩子们是否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转换学习方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重大影响。语文一直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学科,语文教育领域的幼小衔接工作更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幼小衔接工作搞得好,可以使即将升入一年级的适龄幼儿自然顺利地过渡到紧张的小学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小学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总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8.
付愉 《云南教育》2023,(9):39-40
<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国家对科学进行幼小衔接非常重视,教育部出台的各类文件都强调要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的确定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将幼儿园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联系起来,幼儿园语言教育迎来了又一次改革和创新。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对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本研究基于一年级教师的视角,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以北京市延庆区7所小学的62位小学一年级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饱和验证技术,系统梳理小学一年级教师眼中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包括学习品质、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读写与交流、社会、科学、艺术、特殊儿童7个维度,下属专注力、控制力、动作发展、识字、拼音、合作、冲突解决、数的运用等31项关键指标。该研究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毛娟 《考试周刊》2013,(79):40-40
<正>本文探讨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把兼具教育性与游戏性的教育游戏融入教学中。同时也探究了教育游戏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教育游戏设计中教师要注意的设计原则。一、引言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小学生往往兴致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一  相似文献   

11.
宋海燕 《江西教育》2024,(15):38-40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上好语文课,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幼小衔接不当的问题,让学生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本文从幼小衔接的视角出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打造高品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到底怎样过渡到小学,小学到底怎样衡量幼儿园的孩子,她们的尺度是什么,他们之间如何衔接等,是目前家长乃至学校、幼儿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谈到幼小衔接问题时首先应了解:衔接、幼小衔接。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那么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怎样做。  相似文献   

13.
何有群 《辅导员》2009,(9):42-42
所谓“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与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的衔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一个特殊阶段,如何优化“幼小衔接”,帮助学生迈好关键步伐,这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语言教育作为幼小衔接的一部分,对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有重大意义,对儿童能否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有重要影响。幼儿园语言活动和小学语文教育有许多差异。目前幼小语言教育衔接的情况并不乐观。幼儿园和小学应共同承担幼小衔接的责任,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实现幼小语言教育的顺畅衔接。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农村幼小教育方面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这一衔接阶段。作为人生中正式接触到规范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幼年学生来说,接受教师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这一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于当前农村幼小教育中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从更加贴合农村生活背景、更加符合农村幼小教育的实际进行分析,解决农村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叶红 《海外英语》2014,(6):72-73
幼小英语双向衔接是为了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成千上万儿童的成长。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英语双向衔接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幼小英语双向衔接的有效策略,根据幼小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实现良好的英语启蒙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尝试性探讨,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文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动漫界》2022,(20):19-21
没有小学的主动衔接,幼小衔接就只能是半拉子工程.幼小衔接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如课程的衔接、学习评价方式的衔接、教师考核标准的衔接、教育方式的衔接等,单靠幼儿园是无法完成这项工程的,需要调整小学阶段的教育制度.小学要真正认识到幼小衔接对幼儿身心健康及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  相似文献   

18.
魏华 《中国德育》2014,(1):51-51
正狮岭小学在"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形成了五大德育特色。过渡年级巧"衔接"为促使学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校开展了深港两地幼小衔接研究和深港两地小初衔接研究。在小一新生中,举行"我的经验分享会""倾心会",以谈话和游戏的形式让学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蒙台梭利"工作"思想与劳动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小学劳动教育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幼小衔接目标模糊,要厘清劳动教育幼小衔接目标;幼小衔接内容不全面,应完善劳动教育幼小衔接内容;幼小衔接的价值引导发生畸变,应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何海英 《考试周刊》2016,(7):184-18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我园尝试通过挖掘园内资源,搭建幼小衔接平台;借力家社资源,促成幼小衔接共鸣;优化整合资源,缩短幼小衔接距离等途径将各方资源整合,快乐地游戏、快乐地体验、快乐地成长,将多重生态融入幼小衔接工作中,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