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文章从精选史料,建构形成家国情怀素养的基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在课堂延伸中感悟家国情怀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说包括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以时空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以史料实证为核心的方法、以历史解释为核心的能力,以及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价值观。伴随着课程改革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文章主要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厚植、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师应从以往传统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家国情怀;营造教学情境,渗透家国情怀;深挖历史人物,呈现家国情怀;拓展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开展实践活动,升华家国情怀,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创建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程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历史教学对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健全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成人、成才教育的双向并举。本文简述了什么是家国情怀,并分析了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渗透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挖掘教材、社会元素、知行合一三个角度,浅谈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方式。  相似文献   

6.
家国情怀是高中生的必备素养,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历史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以家国情怀素养为培养目标,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文章重点利用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以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对家国情怀素养在教材中的渗透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学做好准备,并结合历史教学的设计内容、历史课程标准的真实要求等,探索基于新课标和家国情怀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让学生于研读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家国情怀素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家国情怀教育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常见误区,包括思维僵化保守、极端爱国思想、缺乏世界意识,继而探讨了高中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教学的优化对策,如培养学生思维、渗透和平理念、融入世界视野等。  相似文献   

8.
陈小燕 《亚太教育》2019,(1):120-120
本文针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及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做出分析,然后探讨了如何在战争史的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希望可以给高中历史教师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家国情怀渗透,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高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丰富,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采用创新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动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在新时代,家国情怀会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并引导人们关心国家命运与社会进步。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策略。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14):129-130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素养,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且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研究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杨艳丽 《天津教育》2023,(13):168-170
<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在强调学科素养渗透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自身对学科素养的精准把握,结合学生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与学科素养的渗透工作融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历史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为学生素养的发展和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助力,帮助其夯实素养基础和知识储备基础。一、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并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康文杰 《家长》2023,(5):122-124
<正>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逐渐融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旨在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意识到个体对社会的使命感。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意义出发,指出家国情怀的内涵。与此同时,结合时下现状以及高中生群体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培育路径,意在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之成长为更具责任感、民族认同感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4.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高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如何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对"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家国情怀教育与主题教学"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既是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教育教学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既具备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也能真正担当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积极运用本地域的乡土历史资源不断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内容,还要借此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能够在更多的乡土历史资源学习中形成浓郁的家国情怀,并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为进一步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家国情怀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历史本体之美与家国情怀的内在美高度契合。在中华美学的影响下和深厚文化的浸润滋养下,家国情怀也实现了融合升华。历史学科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勇担使命”的民族复兴重任有着内在统一性,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高中历史教学中美学理论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对学生审美、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有正向影响。本文以家国情怀为视角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建构,并以审美化建构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而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建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郭婷婷 《成才之路》2020,(7):140-141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发挥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李健 《江苏教育》2022,(27):60-62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最高层次的学科核心素养,一般蕴含在史料和历史事件之中。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在教学立意、情境营造及课堂延伸等多方面下功夫:以“课魂”统筹,引领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方向;以“情境”渲染,营造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氛围;以“课程”延伸,拓展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A0):127-128
全国新一轮课改大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其中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是一个重要方面,具备良好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文章从突出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培养和谐世界意识这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旨在促进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姜钰鹏 《甘肃教育》2021,(3):184-185
家国情怀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构成其他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大数据搜集、梳理、整合历史信息,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历史探究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对历史课堂的建构与发现、交流与探究、联系与运用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此,笔者结合具体课例,从家国情怀素养的“体验—情动—感悟—内化”四个方面,探索大数据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