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1.让广播新闻标题“响”起来 广播新闻“带响”无疑是广播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大凡获奖作品,“带响”往往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播新闻作品是这样,广播新闻标题也应当“响”起来。  相似文献   

3.
钱笑 《新闻知识》2005,(11):94-95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普及的冲击,广播媒介曾一度走入低谷。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1983年的第十一次广播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和“四级办广播”的发展战略,1986年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出现了广播发展中的“直播热”、“主持人热”、“板块热”、“热线电话热”等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创新广播理念 塑造广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彬 《中国广播》2005,(11):18-20
谈到广播改革与创新,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广播的“稿件时代”即将或已经被“栏目时代”所取代。所谓广播的“稿件时代”是指在传统广播理念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广播理念着重强调稿件在广播节目中的突出作用,强化稿件为主的节目形态和播报式的语言表现形态。所谓“栏目时代”是指在现代广播理论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现代理念着重强调的是栏目在广播竞争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播发展趋势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广播人正以全新的理念办广播。国家广电总局2003年实施的“广播发展年”、2004年实施的“网络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更是把广播创新推向极致,使广播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本仅撷取其中四题,与广播人及关心广播的人共勉。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过一场激烈的对“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  相似文献   

7.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9.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卫 《河北广播》2005,(5):74-75
广播作品创优,是每个广播新闻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创优呢?近年来,笔仔细阅读了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广播精品,颇有收获,那就是广播作品创优必须在“特”、“活”、“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理论广播在20世纪发挥了以科学理论宣传、教育、组织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新世纪,要把理论广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就要始终坚持理论广播是党的喉舌、是党的喇叭的性质,以“三个代表”作为办好理论广播的指导思想,把宣传贯彻“三个代表”作为理论广播的核心内容,把“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和衡量是否办好理论广播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2.
“热线电话”节目要这样热吗?黄同世近年来,“热线电话”节目在广播中被大量运用,形成了一股“热”,有人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何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热线电话”节目在广播中的作用,不仅是对“热线电话”节目这种传播方式的认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广播...  相似文献   

13.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电台众多的节目里,广播评论能鲜明表达对各种新闻事实的立场和态度,是广播电台的“旗帜”,是“号角”,是“灵魂”,是真正代表广播电台自己的“声音”。然而近年来,广播评论在广播媒体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一些地方电台鲜见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因此,广播电台加强自己的“声音”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吴越 《河北广播》2004,(3):83-83
说起“说”新闻,在广播中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像河北经济广播的《北方快车》、交通广播的《正午说话》和艺广播的《化报道》等等,很多地市电台新闻节目的“面孔”也在悄悄改变,变“播”为“说”而更加新颖、活泼,并进而使听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属于文化商品,是商品就要投资动作,就要通过市场盈利以维持报社运转和发展,否则就要失去存在的可能——如果说前两年,广播电视报的同仁还在为“带电不带电”、“市场不市场”、“报性变不变”等问题探讨和争论,那么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报人都清楚,市场的认可才是广播电视报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听广播”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那么“看广播”则是打开“天窗”说话,让声音变得不再神秘,充分展示出这种面对面交流的直观可信和独特吸引力。而广播的社会活动打破了声音的“神秘”性,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丰富形式,日益成为现代广播赢得公众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广播如何让听众“看得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园 《声屏世界》2007,(1):30-30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赢得广播传媒主动权?如何另辟蹊径,在发扬广播优势的同时也让“短”处不“短”?如何让广播不但可以”耳闻”也可以”目睹”,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非常关心且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系列广播。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广播改革进程中的一次“裂变”。由此而产生了群落效应、自组织效应、系统整体效应等,使广播事业充满生机,出现了繁荣局面。“裂变”也使我国广播现有格局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更加显现。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机制和格局的更新防止和制约广播发展中的“散”、“滥”现象,二是如何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使广播事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呼唤着广播的“聚变”。“聚变”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聚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协作与交流,而是运用电子新技术手段建立节目交换和合作网络,实现各台之间节目的嫁接与联姻。它不仅会使广播频率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广告资源等得到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而且将推动广播作为新闻传播事业向着既能更加繁荣又有利集中管理和指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斌 《新闻界》2004,(1):54-54
广播是靠声音符号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其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广播的致命弱点,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和挖掘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即运用广播的表现手法,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声音符号立体的,形象的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得到的声音信息是“可感知”的,也就是让听众获得通常听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