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俄国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其以梦境凸显心理的艺术手法更是文学创作领域一个全新的开拓,是对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一个突破。他之所以钟情于梦境描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本文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往作品的梦境描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寻了梦境描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作品中的作用,并深入剖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钟爱梦境描写的创作缘由。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梦境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审美作用,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论文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的典型梦境方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就其表现作用及其审美效果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梦幻叙事写作”长期的探索者,河南作家张鲜明惯以文学记录的方式,回忆并转述自身的梦境经验。他的作品往往通过再现梦境中的怪诞景象与自我处境,揭示在当代生存中人普遍存在的焦虑状态及其寓言主旨。就写作技巧而言,他的“梦幻叙事”作品具有题材、体裁与风格意义上的探索性质。他描绘的梦境景象以隐喻的修辞形态推动着情节演进,维系着事物间的关联。从他独特的梦境修辞中,读者可以窥见梦境思维的独特逻辑,从而获得“无意识”对我们认知现实本质与自身存在的特殊启示。  相似文献   

4.
《罪与罚》是心理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以梦境凸显人物心理活动的手法更是文学创作领域一个成功的尝试,可以说主人公拉斯科里尼科夫的梦境就是贯穿《罪与罚》整部作品的重要线索。因此,对梦境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是一位深受俄罗斯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因此,对这些梦境进行分析又不能脱离俄罗斯传统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5.
超现实动画作品主要取材与梦境与现实之间,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完成人对于“梦”的探究。本文通过对超现实动画作品《红辣椒》艺术思想与设计理念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我国超现实动画的现状以及对它研究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先秦典籍中对梦境记述最多的一部作品,其中的梦境预言内容丰富,颇具特色,对国家存亡、战争成败、氏族兴衰和个人祸福都有预测.其神秘性与合理性相互交融的特征,是以巫风承继和理性发展为基础的,对后世以“梦”为主题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承载了作者的意图。梦境中一系列意象的营造,是为了在情节起伏中顺畅地传递观念、价值,是作者理性操控下的叙事载体与手段。梦境扩大了原有的叙事空间,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承担起心理描写或者预兆的功能。同时,梦暧昧、诡谲的特征,与心理活动复杂的特征和占卜奇诡的特征相契合,营造了朦胧的诗意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与沈从文的《三三》这两部作品都通过梦境的营造,将矛盾冲突和内心挣扎的过程简化,在女主人公们命运转折的关键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著作繁多,在其作品中最独特的是对女性形象“梦”的描绘。借助弗洛伊德关于焦虑梦的原理,从焦虑状态下的撕裂背离与彻底妥协两个方面对经典女性形象的梦境进行分析,以探究沈从文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9.
讲述故事是人类追求意义在存在论层面的表现。中国古人善于讲述梦境故事,以之寄托理想,表达醒悟,劝导世人。通过对《南柯太守传》等梦境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梦境与小说都具有人文精神特性,都是寄寓理想和传达人生感悟的载体。梦境给予故事多层次特性与空间,梦境产生了双重人物与双重时间的文本现象,梦境创造了"我是惟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西方叙事学的"不可靠的叙述者"概念与梦文化"醒觉之辨"的结合与对应,可在文本内外融合中获得视野更开阔的理解:梦者与醒者是相对的,梦境与梦境之外互为存在,认识无止境,醒觉也无止境。  相似文献   

10.
道教地对生命的焦虑与关怀,常常通过对长生不死的狂热追求表现出来。这种忧患意识给唐五代小说以很大影响,在历史反思、描写梦境和神仙度人济世类的作品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因此,从生成机制来探究这些梦境,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梦对《左传》,对我国史传文学的价值与贡献《左传》梦境生成机制初探@邱文颖$苏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2~~~~[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卷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相似文献   

12.
《微神》是最符合老舍象征主义理论界定的范本,体现了老舍借鉴象征主义技巧的艺术独创性。作品通过“幻象”的营造融化了现实与梦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人生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否定。作品继承的传统小说写法,使作品的意蕴含蓄朦胧而不晦涩;而“心与物神秘的联合”的象征主义手法又创造出小说的诗意美,模糊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界限,实现了对既定小说形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13.
《滨州学院学报》2022,(5):91-96
清初山西阳曲作家刘璋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作品,除讽刺小说《斩鬼传》外,还有《飞花艳想》《幻中真》《巧联珠》《凤凰池》四部才子佳人小说流传至今。刘璋作品中蕴含了较多的占卜与梦境相关的叙事,通过这些情节,可以考察出小说中占卜与梦境的叙事特色,亦能体会刘璋本人因果报应思想与怀才不遇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4.
身处不同时空的人们,对于自由、普遍真理、生命价值常常会表现出相同的追寻。本文通过对兰波和庄子与李白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兰波与二者作品的一些共同之处:梦与醒得冲突与超越、异化之感、无意识倾向、转移倾向等。通过对梦境的冲突和自我的超越,作者渴望获得心灵的自由并探寻无限的永恒。本人也希望能通过对兰波和庄子、李白的一些探寻,找出中西文化跨越国界障碍的互通互融之处,展示在不同时空之下,人类对文学和哲学无限奥秘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众鸟之会》是乔叟的重要作品,在创作中,作者继承和发展了“爱情梦境体”和“求爱体”,接受了前人作品的影响,丰富了自己作品的内涵,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简洁通过,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作品的写作特点,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幻想以及戏剧舞台效果展现的表现手法,使整部剧构成了一幅真实与幻想交织、现实与回忆融合、直叙与插叙交替的整体画面,充分展现了悲剧主人公威利.洛曼矛盾的内心、缺陷的性格及他那虚幻的梦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电影《盗梦空间》的上映掀起了国内讨论梦境与现实的高潮。该电影中对梦境的解释与中国文化中梦境的解释有所不同,体现出了中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残雪的作品风格独特,它是一场灵魂的唯美的舞蹈.残雪是善于在梦境里自由行走的作家,梦魇手法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变得很艰涩.残雪从卡夫卡、但丁等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读者不能因为残雪作品风格的诘倔而放弃对作品的阅读.阅读残雪,需要的是时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残雪的作品风格独特,它是一场灵魂的唯美的舞蹈。残雪是善于在梦境里自由行走的作家,梦魇手法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变得很艰涩。残雪从卡夫卡、但丁等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读者不能因为残雪作品风格的诘倔而放弃对作品的阅读。阅读残雪,需要的是时间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是一部现代作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描写了安娜这位已经获得解放的女性的理想追求和面临的困境。其中以描绘安娜的梦境尤为突出,这些梦境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揭露了社会的现实和残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