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晓燕  徐雁 《学前教育》2013,(11):22-23
“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是教师们的常用词,教师们已有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以“教师如何教”为主线设计活动,较多地关注形式和结果。如何将活动重心从“教师教”转到“孩子学”上?孩子怎样才会“主动而积极地学”、实现数学经验的主动建构呢?  相似文献   

2.
时下,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既是一句醒目的标语,也是非常流行、十分吸引人眼球的口号.仔细琢磨这句口号,可“喜”之处在于,它提示和号召人们关注孩子、重视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彰显一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而“惑”则在于践行起来很难做到.在三个“一切”中,“为了一切孩子”应当做;“一切为了孩子”难做到;“为了孩子一切”做到难.对待这一口号的正确态度应是,它可以作为行动的参考标准,但不能成为行动指南.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即由善意的引导变为可怕的误导,变成一种忽悠、虚饰与矫情.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为山发点。一个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将爱心融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才能做到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从而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才能感悟到“爱”的伟大真谛。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Z2)
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智慧、激情、责任感,缺乏的是激发、点燃的火把与引信。当老师将孩子真正当孩子去教的时候,当童心、童趣、童真、童稚被尊重的时候,也许困扰孩子的诸多问题将不战而解。“奇”“趣”正是开启作文紧闭门扉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鹰与风筝     
郑乐平 《家庭教育》2001,(12):41-41
让孩子成为“鹰”,还是“风筝”,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养育子女的理念。把孩子视为风筝,实际上将孩子看做一个被动者,一个由父母牵引、操控的“物体”。按照这一理念,孩子的一切行动,就得向父母汇报。由此,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询问与同学、朋友通电话的内容,而不管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持此一理念的父母,还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梦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为孩子设计好了一  相似文献   

6.
玩响铃绳     
准备绳子、响铃玩法1.幼儿将响铃绳的一端捏住,提起绳子,用左右脚轮换踢。也可以家长提绳子,根据孩子踢腿能力调节高度,最终让孩子踢到绳子。2.将响铃绳塞在孩子后面的裤腰内当做“长尾巴”。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并想方设法揪住孩子后面的“尾巴”。家长捉到“尾巴”后可以与孩子互换角色。园长戚敏霞点评孩子踢到绳子便会听到铃声,这可使他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并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孩子想方设法不让家长捉到他的“小尾巴”,在躲闪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其灵活性以及手、腰、腿的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踢腿、扭腰、跑动的过程中,挥…  相似文献   

7.
在孩子3岁之前,就要开始坚持不懈地教孩子学会负责任,教会孩子在尝试错误中积累经验、学会判断什么是“我不可以的”、陪伴他而不是替代他,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主要途径是为孩子设立“合理的界线”,引领孩子将“界线”内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但是父母的天职提示我们只要坚守“护栏原理”,引领得当,孩子就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老师的一句“你能行!”、“你真棒!”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老师“你能行”、“你真棒”信息,内化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要经常肯定孩子——你能行。记得上一学年,我班有个叫任萌的孩子,我发现她上课老走神,作业写得很潦草,单元测试不及格。我很纳闷,一个很聪明  相似文献   

9.
阙华萍 《天津教育》2021,(9):175-176
目前,幼儿教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幼儿时期是孩子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时期对孩子开展美术教学对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将民间游戏与绘画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具体的,教师可以选择将“比手影”“捉迷藏”和“过家家”民间游戏与绘画教学相结合,通过将游戏与绘画相融合开展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同时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玉 《母婴世界》2013,(12):124-125
辨别自己和孩子的意愿 前文例子中的“妈妈”不断地忽略孩子的意愿,并且将自己的喜好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还肯定地认为这个就是孩子“真实”的心声,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自己成长中、我们对待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重演着: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宝宝”,他从一张白纸到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大孩子,是从周围环境学习的结果。在一个家里,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样板,孩子看样学样常常会将父母的过错当经典,糟粕当精华,只要稍不留心,孩子便很容易从你身上“拷贝”出很多“坏影子”。反思一下,孩子身上的毛病是不是源自你的身  相似文献   

12.
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惯例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料理家务、教育孩子。经常是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还未醒;很晚回家时,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亲蒙头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因而父亲在孩子心目  相似文献   

13.
郑桢 《今日教育》2007,(10):9-9
“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冰心老人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将我带入深深地思索…… “决不能委屈了孩子”几乎已成为当今家家户户的口头禅。什么叫“委屈”?难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由大人包办代替,就算不“委屈”孩子吗?入园和离园时,幼儿园会出现这样一道“风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13,(1):27-27
我更愿意将“中国式接孩子”描述为“接孩子症候群”,因为由近而远,从人情、世态到教育、交通、治安,我们可以为它描出一系列症结图谱。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孩子之安危,关乎三代人之幸福,不容有失,必须“圈养”,严加看管。这岂能与过去“粗放式育儿”同日而语?楼群居住,有的邻居一辈子都不认识,别说相互照看孩子了;  相似文献   

15.
在亚马逊盆地,已做母亲的小绢猴外出寻找食物时,也像人类一样将孩子交给“外婆”或“姨妈”照料。人类学家将这种做法称为“分派父母”,即没有子女负担的动物帮助照料亲戚的孩子。许多动物,包括蜜蜂、大象、狮子、狐猴、蝙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将目光投向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核心,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磨砺、积淀、成长.使他们成为“幸福小主人”。  相似文献   

17.
父母需要有“站得高望得远”的智慧,为孩子做好规划。——兰海 电视剧《天涯赤子心》制片人陈先生透露,在选角阶段,“有五六位家长,砸6位数要他们的孩子上戏”。将孩子打造成童星.让孩子早早成名、快快成功,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投资”。相反,也有不少家长依然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早期都喜欢乱涂乱画乱捏,许多家庭里到处都是他们的“杰作”,有的家长非常气恼,而限制孩子涂画,不给孩子玩笔,不许孩子玩面团,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幼儿的这些无意之作,可以得到丰富的外部信息、刺激和锻炼,将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开发,家长们应利用孩子的好动特点给予引导,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否则孩子将会视“艺术”如畏途,长大后就再难对这类艺术提起兴趣。2至3岁时孩子画的捏的东西往  相似文献   

19.
父母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参政”意识也增强了。家长们谈工作、论家常,身边的孩子们总爱插嘴,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弄得很尴尬。家长对此往往是厉声斥责,结果,适得其反,“膨胀”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扼杀孩子“参政”意识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如果没有这种“参政”意识,他们就将永远是孩子,不会成熟。这既违背人愿,又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