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们的报纸上,批评稿件是个引人注意、比较敏感而又反响强烈的事物。因为这个,有的职工生怕看到它,有的通讯员甚至记者生怕写到它。其实,批评稿件就象带刺的玫瑰,它香馥扑鼻,逗人喜爱,是报坛这个大花园里的一支鲜花。今年来,我在采写表扬稿的同时,也写了几篇批评稿,其间也听到一些反批评。几番周折,算是尝到了“栽刺”的甘苦。那么,采写批评稿件需要注意什么呢?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与人为善,词真意切。写批评稿件目的在于帮助被批评者认识错误,改过自新,推动工作。众所周知,批评稿件大多反映阴暗面,稍不注意,就容  相似文献   

2.
现在都觉得批评报道难搞,一听说写批评稿,心里先怵了,因为这几年记者为写批评稿扯皮、挨骂、上公堂的不少,可是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报纸不可缺少的部分,写批评稿是记者的责任,关键在《正确》两字上。根据前不久我采写的《民工血泪谁人知》的经过,谈一点自己写批评稿的感受。写批评报道而要爱憎分明  相似文献   

3.
搞新闻报道的常把写批评稿件形象地称作“揭烂疤疤”。从1985年1月至1986年5月,在教学之余,我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被采用了311篇,其中揭“烂疤疤”的就有83篇。写批评稿难,业余通讯员写更难。弄不好,还会给工作带来麻烦。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认为写批评稿至少要注意四点: 一、出以公心。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始终坚持原则,不以个人好恶行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我所采写的83篇批评稿件,被批评者没有一个与我有“私仇”,反而有好些是我的同学同事、亲  相似文献   

4.
我是鄢陵县南坞乡的专职通讯员,去年12月我在《河南农民报》上发表了要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的批评稿,反映本乡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的情况。稿件见报后,我预测到,书记非批评我不可。乡里一些人也说,上次你写了批评稿,书记(现已调走)批评了你,这回你又写一篇,情等着好看了。于是,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来到崔书记的办公室,谁知,书记不但不批评,反而说:“你写的那篇报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农民确实不象话,扒井房,破坏水利设施,你反映的问题在咱乡普遍存在,批  相似文献   

5.
我原是大兴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1986年调入《北京日报》郊区版当记者。我先后在报纸上发表各类批评稿件30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稿件有10篇。写批评稿件,自己吃过不少苦头,但也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和赞许。通过写批评报道,丰富了自己的采访经验,提高了写作水平,使自己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宁可“伤关系”说情不让步我在大兴县居住,并且负责大兴县的报道。因此,一些乡、村的农民常利用晚上时间来到家里告状、反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很难办,因为  相似文献   

6.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7.
“你写的批评稿我们已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现已责成有关部门及精神病人亲属和监护人对其严加看管。欢迎你今后继续为我们揭‘疮疤’!”常听一些报道员说,批评难,写批评稿难乎其难!而我第  相似文献   

8.
批评稿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纪检部门等和广大读者都对批评稿极为关注。所以写批评稿害怕弄不好,不仅给本人造成损失,还会给新闻媒体带来麻烦。因此,写批评稿成了新闻界朋友慎之又慎的事。怎样做到既实现批评目的又不带来麻烦呢?下面结合我写的《朝阳地区二轻现两种难以预测的问题。一是二轻局长搞小动作,说已经把“救灾款”全部下拨给各县(市)区的二轻局企业了,不存在截留问题。事实上,二轻局长怕受处分,就以口头打电话方式告诉下边,给某县3万元,给某县2万元等。在写批评稿后,我就已经高度关注他们的动向,…  相似文献   

9.
我与批评稿     
十多年来,我跟“新闻批评”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粗略统计,从1980年至1992年这13年的时间,我除了采写一些正面的通讯、专访外,还精心编采“小品文”50~60篇,加上其他形式的批评稿,共有120多篇。采写批评稿,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生活”,这是同行们的“共识”。写表扬稿,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个个眉开眼笑、皆大欢喜。眼下时兴“拎马夹袋”,还有种种实惠。采写批评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在感情上就跟记者很对立。认为记者是来找岔子的,故意跟他们过不去,因而大都紧绷着脸,抱不合作态度。尤其是被批评的对象,或是吹胡子瞪眼,或是拍桌子,或是胡搅蛮缠……什么样子的都有。当然人嘛,谁都喜欢表扬,只有傻瓜才愿意登报批评呢!所以很多同行都把写批评稿视为畏途。但是我想,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搞新闻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苦恼:写批评报道难,写好批评报道更难。批评一个单位,往往得罪一个单位;批评一人,往往得罪一个人。许多人在口头上表示“闻过则喜”,而事实上则是“闻过则怒”,“闻过则跳”。 那末,批评报道难是否就不搞或少搞? 我在报社群工部门工作了十多年,所涉大多是批评稿件。我个人认为,批评报道并不可怕,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和改进批评报道,以适应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自己多年对  相似文献   

11.
在退休后的两年中,我写的批评稿件有14篇发表在《平顶山日报》“读者来信”栏目上,有人问我写批评稿的窍门,我说没有窍门,有的只是下面的几点体会:一是不怕得罪人,亦不怕报复。出以公心,每次都署上真名及详细通讯地址。二是注意收集写批评稿的素材,重点是针对城市在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12.
高致贤同志的来信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记者、通讯员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时,还要不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和腐败作风?要不要写批评稿件?怎样写批评稿件?对这些问题,请读者联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徐明 《新闻实践》2012,(10):41-41
在民生报道中,事关社区居民行为的批评稿比较难写,常常是无关痛痒地说一句"希望居民提高自身素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类报道怎么写?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有位同行讲的一件事对我很有启发。这位记者曾试图批评某街道一居民楼10多户居民往下水道倒粪便的现象,后经深入调查,发现是附近公厕被拆,实在没办法而为,便变换角度,为群众呼吁,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9)
写批评稿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文/李建宁常听一些同行的朋友们讲,批评报道难,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和给报社带来麻烦。笔者这几年在报社虽然主要从事的是文化报道,但也写过一些批评稿。其中以“见闻录”、“目击记”为形式的批评稿件占有相当数量。回想起来,这些批评报...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写批评稿是一件不太令人愉快的事情,弄不好,轻者挨批评,重者吃官司。可基层通讯员或受人之托出于义举打个抱不平,或奉领导之命“捅它一下”,免不了要写点批评稿。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稿既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尽量不惹火烧身呢?笔者对此谈点不成熟的办法。采访时,尽可能地深入现场实地,依靠公开或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足够的事实、证据。必要时可秘密拍照、录音。处处留心,把所见所闻,作好记录。采访面尽  相似文献   

16.
我是基层的业余通讯员。由于本身所处环境的限制,不敢轻易动手写批评稿。遇到该批评的人或事,便在写作体裁上想办法以抒己见。前一时期,某县窃电严重。供电部门少数人利用手中处理窃电的权力谋私,不搞“公了”搞“私了”,暗地里收受贿赂。我如果采用“消息”体裁写批评稿,  相似文献   

17.
开展报纸批评,是报纸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报纸批评的目的在于扶正祛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报纸批评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调查、选材、写稿,还是编辑组版、审稿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见报以后的宣传效果。一篇好的批评稿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且应该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要在准确性上多下工夫 新闻要真实,批评稿件更应该准确无误。如果批评稿件在事实上发生失误或不准确,不仅无好的宣传效果可讲,还会引起混乱。因此,参与报纸批评稿件编采工作的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要确实做到一丝不苟,高度负责。 要使报纸批评做到准确无误,最基本的一条是要做好调查落实工作,编辑、记者有时甚至要亲自参与某一项工作,反过头来再写批评稿件。报纸批评在整体上要讲真实、准确。在细节上也要字斟句酌,做到合情合理。有这样两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一,我看到一家报纸批评一个县的几名领导,违反政策,在  相似文献   

18.
批评稿难写,不仅要慎重考虑社会效果和涉及的方方面面,还需排除种种阻力。除此之外,我发现有的批评稿之所以招来麻烦,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语言运用失当。怎样使用批评性的语言,我有几点感受: 准确。这是新闻稿件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批评稿似应对此要求更严。现实中,有的人一旦受到报纸批评,便火冒三丈,往往“鸡蛋里面挑骨头”,纠缠枝节问题而拒绝批评。1988年夏,我们在制作一组晚报《了望塔》标题时,为了追求文字的对仗押韵而因词害义。稿件标题这样写道:“香精瓶瓶  相似文献   

19.
有个企业的领导告诉我一件事:“前不久因为怠慢了一个记者,被他抓住了一次花费稍多的招待会登了批评稿,弄得沸沸扬扬,好像我们是这方面的老手。其实仅在本地,我们就是出了名的‘抠门儿’。”我不知道那个记者写批评稿的原因是否因为被怠慢,即便是真的,我看只要写得真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就批评稿而言,主要看真实与否,有没有普遍意义,而不是看被批评者是  相似文献   

20.
杨乐生 《新闻界》2001,(5):71-71
采写批评稿件,增强报纸的监督功能,不但是记者的天职,通讯员也不能置身其外。许多通讯员朋友讲,写批评稿费力不讨好,而且很难把握尺寸。但笔者从多年来采写的诸多见报批评稿的实践中感悟到,只要出于善意,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不但读者喜欢看,被批评者也乐意接受、改正。批评要端正心态。即是一棍子将被批评者置于死地,还是善意帮助其改进工作、改正错误、改变作风。批评不能幸灾乐祸,讲道理必须循循善诱。1994年9月20日,我就《晚霞报》上登载的电视剧《父母官》片名提出批评,肯定了作品的内容,分析了作者的初衷。结果,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