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安庆师范学院省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林庭芳著的《邓小平的一个世纪》一书,于2004年7月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经湖北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被湖北人民出版社立为党史人物研究重点出版项目。该书30多万字,首次印刷发行6000册。这是一部较有价值的党史人物研究的学术著作,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以罗荣渠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人筚路蓝缕,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时至今日,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正逐步深入,已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曾昭耀先生主编的《现代化选择与国际关系——拉美经验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就是近年来诸多现代化研究专著中的一部精品。  相似文献   

3.
<正>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十余年心血凝结而成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下简称《新论》由北大出版社于1993年10月出版发行;他的遗著《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下简称《续篇》)也由北大出版社于1997年5月出版发行。在上述两部巨著中,罗先生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4.
1979年之后,翻译与翻译批评进入相对繁荣期。许钧长期致力于翻译批评;他出版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 专著《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共同组织《红与黑》翻译的大讨论,并主持当代翻译家、批评家和文学创作者有关翻译批评的 访谈和对话。翻译批评逐渐摆脱字当句对、语言转换的局限,朝理论化、跨学科和跨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迫使人们去思考现代化这个当今时代的"显学"。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凝结了他十年的心血,无疑是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之作,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本文对《现代化新论》的特点、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进行了整体性评析,对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理论的贡献作出肯定性评价,从而对我们更好的把握本书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慰川教授(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台港电影研究,已经出版了两部专署《当代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和《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并在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还参写了《电影文化诗学》等学术著作。近年来先后主持了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是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成果,被收入中  相似文献   

7.
正张其凤先生是国内难得的理论与创作双擅的学者型书家。他精研考据,尤以刘墉研究著称,是学界公认的研究刘墉的专家。早在1996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刘墉研究丛稿》,并先后出版了《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宋徽宗与文人画》《海岱高门第——诸城刘氏研究》等一系列学术著作。考据研究之外,他亦对美术史论、书法史论以及当下书法  相似文献   

8.
1月28日,上海学术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在上海市面粉公司会议室举行《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出版暨研讨会。上海党史学会会长唐培吉、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马钦荣、上海市面粉公司副总经理李国钧等到会并讲了话。 《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是国内第一部毛泽东生平研究史的学术著作。它是我校1991—1993年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法政系副教授周一平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术史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余三定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并积极开展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了近百篇有关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论文,先后出版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当代学术史研究》(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主编)等多部著作,《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多次全文转载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2012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在该社出版的第三部著作《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这部专著的面世,标志着余三定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渐人佳境,并开始超越自己,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10.
邹柏松同志从事近30多年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成果,凝结为专著《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研究》(以下简称《斯密研究》)最近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23万字的专著,是我国学者写作的关于斯密和《国富论》的一部有份量的学术著作.《斯密研究》是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紧密相联的严肃的学术著作.跨过久远的岁月,越过辽阔的空间,我们和斯密所研究的课题是十分相似的.斯密写作《国富论》时,英国经济正在走向现代化,自然经济已经转向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帷幕已经揭开,英国正从贫穷走向富裕.《国富论》提出了这样的中心思想:“发  相似文献   

11.
理解王一川先生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作为我国第一批文艺学博士,新时期以来活跃在学术界,学术思想一直处在发展与变化状态。自1980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至今,他已出版了若干学术著作、主编多部著作和教材,在文艺美学、影视学等领域发表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2.
喜读《古代汉语貌词通释》张文熊这几年,学术著作出版难,语文类的学术著作出版更难,这是一部“正宗”的语文类学术著作,且出自数十年风雨同舟的老友之手,是以一册到手,欣喜竟日,乃至夜不成寐。情不自已,愿意向同道们作一简单的介绍。貌词一名似乎有些生疏,但这却...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传入俄罗斯经历了缩简转译本、全文转译本和全文俄译本三个阶段,1950年苏联科学院院士尼.约.康拉德的专著《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出版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在《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中康拉德详细论述了孙子学说的世界观基础及其战争论的根本原则问题、《孙子兵法》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孙子兵法》出现的历史背景问题以及与孙子本人相关的诸多问题。康拉德在《孙子兵法》的翻译与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对俄罗斯学术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萧延中 《教学与研究》2003,12(12):21-27
在旷世伟人毛泽东诞辰 1 1 0周年之际 ,为表达对他的纪念 ,进一步推进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深入拓展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持 ,在众多国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著作中精选翻译的《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以下简称《译丛》) ,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译丛》主编之一 ,这里仅就编研工作中若干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作一些解释性说明 ,以此就教于学术专家和广大读者。一、编研目的和选题原则毛泽东是 2 0世纪举世公认的最为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之一 ,同时也是一位天才诗人和复杂的历史人物。由于他对现代中国之…  相似文献   

15.
徐涵教授在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201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5项,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7项,其中,7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获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学术著作7部,参编著作10余部,在《教育报》《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多项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2017年12月16~17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徐涵教授应邀出席并做了主题发言。期间徐涵教授接受我刊编辑苏显华的专访。  相似文献   

16.
1996年6月,巴蜀书社出版了近八十高龄的陈见听先生撰写的《左绵话故》一书,这是他的一部研究地方文史的专著.陈见老在抗日战争时期即从事进步的新闻及教育工作,继而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投身革命.解放后,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离休前为绵阳师专图书馆馆长.陈见者喜读书,好钻研,文学、史学功底扎实,治学严谨,思想敏锐.在《左绵话故》出版前,他已有多部辞书和散文集问世.  相似文献   

17.
关文发教授与颜广文副教授合著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不仅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明代政治制度的专著,而且也是著者对明代政制研究十数年的结晶。其学术品位之高洁,内涵之丰富,使它迅速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与欢迎。此书1995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8个月后的1996年5月又再版印行,高品位的学术著作能够如此受欢迎,足见此书之魅力。  相似文献   

18.
刊前缀语     
本刊这一期刊出《邵洵美研究专辑》.邵洵美(1906——1968)是中国著名现代诗人、文化出版家和外国文学翻译家.他对中国新诗事业、中国现代出版事业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都有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文艺界、翻译界对邵洵美的研究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岁月里一直未能开展.近年来,邵洵美的名字才在报刊上出现.1981年7月号、12月号《西湖》文艺月刊率先发表费在山写的《盛佩玉谈邵洵美》和《盛佩玉再谈邵洵美》两文.其后,3南京师范学院的《文教资料简报》1982年第五期刊出《邵洵美研究资料》,发表了六篇文章.1983年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中国诗歌》一书选入邵洵美诗作五首.1984年  相似文献   

19.
魏炜介绍     
<正>魏炜,女,江西大余人。2006年获史学博士学位,2007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史一级学科学位点负责人。国内新加坡及东南亚研究专家,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理事。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政策与实践研究""新加坡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史视阈下的苏区革命",主持多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出版论著多部,在《国际观察》《国际论坛》《中共党史研究》《南洋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开创了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先河、提出一元多线的历史观。文章试图从《新论》中提出的方法论、系统组织体系等角度分析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