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家办了一份《成长报》,自创刊号一炮打响后,如今已走出三口之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一纸风行”了。创办报纸,缘于儿子。儿子黄君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去年6月的一天,我去参加家长会。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那次我一进会场,便也习惯性地将头低下来。谁料,老师在表扬好同学时,第一个就提出了黄君,说他这学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一跃进入了年级前10名。老师的话让我又惊又喜,散会回家后,儿子仍然习惯性地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而我则很想当…  相似文献   

2.
我家办了一份《成长报》,自创刊号一炮打响后,如今已走出三口之家,在我们大家庭里“一纸风行”了。创办报纸,缘于儿子。儿子孙放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去年5月的一天,我去参加家长会。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那次我就习惯性地将头低下来。谁料,老师在表扬好同学时,第一个就提出了孙放,说他这学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一跃进入年级前10名了。老师的话让我又惊又喜,散会回家后,儿子仍然习惯性地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而我则很想当面好好表扬儿子一…  相似文献   

3.
我家办了一份《成长报》,自创刊号一炮打响后,如今它已走出三口之家,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一纸风行”了。 创办报纸,缘于儿子。儿子黄君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去年6月的一天,我去参加家长会。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  相似文献   

4.
虫和花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她想,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要表扬学生的话,第一个提到的,肯定是她儿子的名字。可是,结果不是如此。第一次家长会,她不仅没有听到老师对儿子的表扬,相反,还听到几旬不点名的批评.怀孩子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幽你一默     
谁开家长会 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小学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 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 孙子说:“好是好,就是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您让谁去呀?” 滥用成语 刚上二年级的小明在爸爸出差的时候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地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评我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万古长存! 您独一无二的儿子:小明 …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爱心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其重视程度太令人感动了。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子的同意。我感到很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得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  相似文献   

7.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  相似文献   

8.
虫和龙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她想,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要表扬学生的话,第一个提到的,肯定是她儿子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幽默     
《教师博览》2010,(5):32-32
表扬 儿子:家长会上老师表扬我了吗? 爸爸:没有,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你的名字。 儿子:那老师念完表扬的同学的名字后说“等等”了吗?  相似文献   

10.
常听身边的老师说,开家长会是最头痛的事情。我则不这么想,我认为家长会是最能展示学生一个学期取得的成绩的时候。往往一个成功的家长会会使家长对老师有 一个重新的了解与认识。所以,开成功的家长会也成为我心目中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自己做了一些尝试:总结起来就是开“五有型的家长会”。  相似文献   

11.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上下班顺路接送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儿子有很多次走得好好的,突然停下躲到路边或者绕道走。我很纳闷,经过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他是躲着老师,害怕与老师打照面。我问他为什么怕见老师,他就是不愿意说。开家长会时,老师说他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下课也不问问题,怕与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等吃饭的时候,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显得得神采飞扬。我问:“是下午有什么集体活动,还是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儿子回答:“都不是,是因为今天下午有两节好课。”  相似文献   

14.
儿子开始上小学时,一本赏识教育方面的书正在家长中流行。我仔细读过这本书也很欣赏那位家长的做法,况且我的确为自己聪颖的儿子感到自豪。所以“儿子,你是最好的”简直成了我那时的口头禅。儿子确实也受了我这句话的鼓励,别看在全年级年龄最小,但事事都不甘落后,特别是学习成绩更不知让多少同学和家长羡慕。每次儿子领回一个好成绩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我都会拍拍儿子的肩膀,说相信我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儿子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没想到就是“最好”这两个字差点害了儿子。记得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儿子的成绩在班级排了第三。其实我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15.
电话一:“孙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3年级。从上学到现在学习一直不上心,特别贪玩,上课三心二意,成绩中等。我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电话二:“我是一个15岁女孩的家长,我的孩子与一个男生交往密切,成绩下降,是老师发...  相似文献   

16.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 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说他浮躁、耍小聪明、上课谢学,下课疲跑、散漫、偏科……大大小小的缺点经老师在家长会上一说,我坐在下面脸总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这是儿子入学的第三个月,我真怕荷兰的老师给儿子挑出什么毛病来。  相似文献   

17.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说他浮躁、耍小聪明、上课说话、下课疯跑、散漫、偏科……大大小小的缺点经老师在家长会上一说,我坐在下面脸总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这是儿子入学的第三个月,我真怕荷兰的老师给儿子挑出什么毛病来。在荷兰的私立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辅导老师。我按照学校通知上的说明,准…  相似文献   

18.
她的儿子从小就顽皮,不好管。儿子四岁时,她去幼儿园参加家长会。看孩子的那个阿姨告诉她,你儿子最难管了,他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妈妈,老师怎么说我?"她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她硬挤出一个笑脸对儿子说:"儿子,阿姨夸你呢,原来你在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三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很羡慕呢,因为全班的孩子中,只有你进步了。"这天回到家,从不正经吃饭的孩子破天荒地喝了两碗米粥。儿子上小学了,四年级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去开家长会。她被安排坐到了最后排。班主任老师特意和她谈了半个小时。老师告诉她:"全班40名学生,你儿子的成绩倒  相似文献   

19.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儿子还在幼儿园。幼儿园阿姨告诉她:“您的孩子有时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清,一般小朋友能做好的事他都做不了……”她强抑着满腔的辛酸,告别了老师。回到家,面对儿子无邪的笑脸,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宝宝了,说宝宝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全班只有宝宝最特别了。”那天晚上,儿子兴奋得睡不着觉。母亲第二次参加家长会,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告诉她:“这次考试,你儿子语文全班倒数第五,数学倒数第一。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班主任的话击溃了她矜持的自尊。走出教室,她流泪了。儿子从母亲脸上预感到了山雨欲来,躲在书…  相似文献   

20.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