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封神演义》共有是非问句127例,我们将其分为有明显语言标记的是非问句和无明显语言标记的是非问句。其中有明显语言标记的是非问句共113例,约占全书是非问句的89.0%;无明显语言标记的共14例,约占全书是非问句的11.0%。就是非问句中所用的句末语气词来看,一方面有从上古汉语继承来的语气词"乎",另一方面也使用了近代汉语新兴的句末语气词"么""来"。其中"么"的使用频率最高,约占是非问所使用句末语气词的14.2%。主要对《封神演义》的是非问句在计量的基础上做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徐英 《现代语文》2015,(3):39-40
是非问句,是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回答的问句。湖北罗田方言中的是非问句与普通话相比差异较大,语调型是非问句对语境的依耐性很强,没有带语气词"吗"的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3.
东晋译经《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疑问句涵盖正反问句和是非问句两大类型,其中"VP不"正反问句数量庞大,反映出它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征。部分"VP不"正反问句句末的"不"字开始虚化,转变为是非问句,体现为三种:一是表否定的句子;二是带表确认事实类语气副词的句子;三是由"是"字判断式构成的句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适应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是非问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总结出了有效的汉语是非问句"习得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是非问句复杂多样,结构不同,难度亦不同,难度越大出错率就越高,其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着眼点的偏离即把着眼点放在了是非问句中的"附件(‘是吗’?‘不是(吗)?’)"上,不懂得这些"附件"是不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5.
高陵方言的是非问句与普通话不同.高陵方言中没有"吗"字是非问句,根据所表达语义内容的不同,可以使用疑问语调来表达,也可以使用含有"得"或"得是"的问句形式来表达,但比较常用的是含有"得"和"得是"形式的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6.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何芳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29-132
通过对《西游记》中是非问句的分析,探寻其结构规律,并利用历史比较法,描绘是非问句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一书反映了战国末期的语言特点,是汉语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语料。在对《韩非子》疑问句穷尽调查后发现,其疑问句几乎都是由疑问词来发问的。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和疑问语气词;疑问句可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反问句和测度问句六大类型。  相似文献   

9.
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对普通话三种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语调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类疑问句语调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语调以外的其它疑问标记的使用起到弱化语调的作用.在三种疑问句中,不带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语调最强,带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语调次之,带疑问句法结构的正反疑问句语调最弱.  相似文献   

10.
在《五灯会元》中,一方面源于上古汉语中的一些旧有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表达形式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自魏晋致唐以来许多新兴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表达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新兴的成分不仅数量多,比例大,且用法稳定,表明在《五灯会元》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中,新兴成分已逐渐取代旧有成分。  相似文献   

11.
《论语》共有疑问句326句。其中特指问64句,是非问44句,选择问7句;反问句共有183句;测度问句共有28句。反问句的数量大、形式多样,是《论语》疑问句的一大特点。是非问句句尾都有语气词来帮助表达疑问。在测度问句中,多用语气副词“其”来配合。  相似文献   

12.
先秦汉语中的假设连词"若"和"如"除了在表示假设关系这一点上具有相通之处以外,还在其他多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它们是一组"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借助语义地图的操作方法和语法化研究的成果,通过考察"若"和"如"的五个常用的共同义位在先秦代表性文献《诗经》《论语》《孟子》《左传》中的分布状况,可以探讨这些义位之间的关联。假设语义的来源除了时间词、言说动词、是非问句标记和系动词之外,至少还与比较、像似和话题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问句 ,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这里 ,涉及是非问和特指问。例如 :这是你的行李 ?你是什么地方人 ?所谓“是非问” ,是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句 ;所谓“特指问” ,是要求对方针对“谁、什么”之类作出回答的问句。如前一例是“是非问” ,后一例是“特指问”。语法书里告诉我们 :用于问句句末最典型的语气助词 ,有“吗”和“呢”两个 ,它们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出现在是非问句末 ,如“这是你的行李吗 ?”如果是特指问 ,句末就要用“呢” ,如“你是什么地方人呢 ?”但是 ,也有特殊情况。有的时候 ,句子中用了“谁、什么”之…  相似文献   

14.
梧州话的是非问句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陈述句+冇/未"、"陈述句+疑问语气助词"与"陈述句+疑问语调",本文就这三种类型,对梧州话的是非问句加以研究,并与岑溪话的是非问句作较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雷雨》是围绕兄妹乱伦事件构成的完整的艺术精品,兄妹乱伦事件应为《雷雨》的基本结构框架,《雷雨》的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情节、戏剧情境等都是围绕着乱伦事件展开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汉语的疑问句式作了探讨 ,论述了是非问句中的“吗”、“吧”,特指问句中的“呢”以及选择问句的特点 ;对汉语疑问句式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的是非问句形式复杂多样,这已让学生眼花缭乱.然而中国人与英语区的人在考虑怎么回答是非问句时,其心理和视角又不同,这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容易出现的语法错误.本文主要分析是非问句的不同形式及其区别,指出回答是非问句的偏误原因及应该如何教授学生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18.
在《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是非问句中,根据疑问手段的不同可分五类,以带疑问语气词“么”为主要形式。是非问句中疑问语气词有“么、来、那、哩、也、乎”六个,表测度义的疑问副词十一个,有敢系、莫系、怕系、恐系。疑问副词“可”在是非问句中起纡缓语气和搭衬语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有同普通话相一致的地方,也有独自的一些特点。本文采用与普通话相比较的方式,从是非问句的语义类型、语气词、与普通话是非问相对应的疑问句形式和特指问句的结构形式、疑问代词、句未语气词等方面,对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中"我A吗?"这一句式所表达的涵义,分析了这一句式中"A"的句法及语义特点,并讨论了第一人称是非问句对形容词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