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便的心     
《阅读与鉴赏》2008,(6):10-10
自然界有许多与人方便便是与已方便的例子—— 在非洲大陆上有一种甜瓜,它的滋味十分迎合土豚的口味,是土豚的最爱。然而,土豚并不是吃了甜瓜之后拍拍屁股就走,它把自己吃了甜瓜后拉下的粪便用泥土埋起来,因为粪便中有未消化的甜瓜籽。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有许多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的例子,看后不禁让我们感悟: 在非洲大陆上有一种甜瓜,它的滋味十分迎合土豚的口味,是土豚的最爱.然而,土豚并不是吃了甜瓜之后拍拍屁股就走,它把自己吃了甜瓜后拉下的粪便用泥土埋起来,因为粪便中有未消化的甜瓜籽.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2014,(10):52-53
<正>你知道"最迟销售"日期吗?它也叫"保质期",甚至有人更委婉地称之为"享用日期"。无论是哪种叫法,其实它们基本上属于商业营销中的一种措词,而与食物本身新鲜与安全与否甚至没有太多关系。最近,哈佛大学食品与政策法研究所编制的美国各州简报显示,虽然保质期并非是政府要求或规定的,但是它已经融入到美国的食物与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自助餐——"自助式"教学模式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助餐这种形式被人们所热衷。凡是去过自助餐厅的人都能体会到,在这个地方用餐,在提供的食物中,能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还可以品尝自己没有吃过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能够真正单独地生活。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各有自己的方式。蚂蚁靠自身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保持联系。它们在觅食时把这种分泌物散在往返的路上,成群的蚂蚁沿着这条"气味长廊"去搬运食物。蚂蚁还根据气味辨别同族和异族。猩猩靠声音互相联络,发现食物或遇到敌害时,就发出号叫呼唤同伴。昆虫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同类,或对其它动物进行警告。发声的器官,有的是靠腹部的气室,有的是用后肢或翅膀。雄孔雀开屏的色彩鲜艳。往往是作为信息引起雌性的注意,同时也是对其他雄性的一种警告。蜜蜂以"跳舞"为信号;告诉同伴一块…  相似文献   

6.
《启蒙(3-7岁)》2012,(11):23
小儿营养的摄入,依托多种食物配制成营养均衡的膳食,经过合理的烹调加工,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在此过程中,调味品起到了为各种营养摄入"保驾"的作用。没有烹调的美味,便不利于食物的摄入;没有合理的烹制,便没有食物营养的保证。调味品是美  相似文献   

7.
食物     
<正>点开著名APP"下厨房"的首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那些精致的菜品,而是著名的主题句:"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他们对食物的热情。食物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给人身体上的愉悦,更给人心灵上的满足。在食物中,我们品尝生活,感恩自然,抗争命运,更重要的是,传递爱。正如萧伯纳所言:"没有一种爱,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  相似文献   

8.
炒饼公主     
这事说起来非常传奇,传奇之处有三:第一,我并没有吃到该食物,光是听一遍它的故事就足以让我对做饭的印象改观了;第二,该食物甚至称不上是一道菜,而是一种菜和主食的合体——炒饼;第三,烹饪此食物的主角乃是一位妙龄少女,是以此事传开之后,朋友们都亲切地称之为"炒饼公主".  相似文献   

9.
瓜瓜的爷爷种了好多瓜。瓜瓜问爷爷:“什么瓜最甜?”爷爷说:“当然是小虫咬过的瓜最甜喽!”瓜瓜便到瓜园里找被虫儿咬过的瓜。找啊找啊,找到一只大甜瓜,瓜皮上有一个洞,香味从洞里飘出来,真好闻。瓜瓜乐了,摘下大甜瓜,一拳砸开,却怔住了:瓜里没有瓜瓤,连籽也没有。“爷爷,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是被虫儿吃了。”“什么虫儿吃的?”“兴许是蛐蛐,蛐蛐可馋啦。”正巧,这天晚上,有一只蛐蛐在月光下丁冬丁冬地弹琴,瓜瓜把它  相似文献   

10.
在澳洲东部的珊瑚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的身躯,也  相似文献   

11.
冉佳辉  少丹 《课外生活》2013,(12):44-45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一丝云彩也没有,心情很好的小驴皮皮愉快地在林间小路上奔跑着。皮皮来到山坡,在这里尽情地打滚、撒欢,开心极了。折腾累了的皮皮就这样懒洋洋地躺在一块空地上睡着啦!过了许久,皮皮被肚子里"咕噜噜"的声音吵醒了。"哎呀!好饿!"他站起来左瞅瞅、右瞅瞅,四处寻找食物。这时,皮皮发现在不远处有他好久没有吃过的干草,他撒开  相似文献   

12.
好玩的锐角     
#如果你是一种食物……#
  食物
  作为吃货的你,总是想着吃什么,什么好吃。有没有设想过自己是一种什么食物呢?  相似文献   

13.
刘芸 《中学生物学》2013,29(2):23-24
1教材分析 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课程标准没有作具体要求,而在二级主题"人的食物来自于环境"中有要求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所以学生对于食物的作用必须有个了解才能完成这一任务.还没有学习"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对于"食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一事实,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中含有大量能量,本节安排了燃烧花生种子和馒头的实验,当然教师还可考虑其他例子加以强调说明.  相似文献   

14.
《快乐阅读》2020,(3):78-78
《人间有味是清欢》——浙江宁波白心语我毎每读到梁实秋先生关于食物的文字,总要不停地咽口水,觉得没有比吃更充满幸福感的事了。我们喜欢吃一种食物,并不只是因为它好吃,更因为其中饱含着满满的情——平凡、温暖、又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5.
丢丢(惊讶地):哈密瓜?听上去怎么跟一种远在边疆的甜瓜的名字很像? 火翼(从容地):跟那个名字一样,但这里并不是指那些甜瓜,而是一个在读者中流传的新名词。丢丢(头大地):啊,这么重要的情报我怎么没有掌握? 火翼:(叹气地):丢兄整日坐在办公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情报来源嘛……你可知现在读者们最关注的是什么吗? 丢丢(紧张地):这个……这个……等我跟QQ上的读者们交流一下哦。  相似文献   

16.
如果将课堂教学内容比作食物,那么,课堂师生关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填鸭式”。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有营养,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是否会消化不良;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将食物嚼得很碎,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应该说,这种“填鸭式”现在没有了市场。第二种是“诱导式”。教师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语言激发学生食欲,使他们自己动手取食物,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这种“诱导式”在教学上也叫“启发式”,比起“填鸭式”无疑是了不起的进步,因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第三种是“共享式…  相似文献   

17.
甜蜜的困境     
人类对甜味的偏好使得"甜蜜"远远超越了味觉体验,而用来形容各种美好的感受。据人类学家说,这大概是因为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都没有充足的食物。糖,是各种食物成分中能够最快地转化为能量的,自然也就会获得特别的青睐。不过,当人类的食物已经极为丰富,我们的味觉偏好却还来  相似文献   

18.
双赢     
你不经意间,付诸了他人一个善良的举动,兴许就能莫名地收获到累累硕果。在非洲大陆上,长着一种甜瓜,这种甜瓜不仅味道甘甜,而且香气扑鼻,瓜熟的时候,很远就能闻到它浓浓的香味。甜瓜的滋味非常能博得当地人的青睐。每到瓜熟的时候,总  相似文献   

19.
周唯 《辅导员》2014,(Z1):119
正暑假中,我们全家来到上海科技馆,一起探索高科技的魅力。在"人与健康"馆中"食物的旅行",我亲自体验了一下成为"食物"的新奇感受。来到展馆前,那里早已人满为患,目光穿过拥挤的人群,只见一辆辆食物模样的小车开来,继而又载满游客缓缓开走。我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成为食物,去体验那奇妙的食物之旅。  相似文献   

20.
蚂蚁与蚱蜢     
干。一只蚱蜢跑来,向他们乞讨食物。蚂蚁问他:"你为什么在夏天不去采集食物呢?"蚱蜢回答说:"那时没有时间,我忙于唱歌。"蚂蚁嘲笑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饿着去跳舞吧。"这故事说明,要不失时机地学习、工作、劳动,才能丰衣足食;如果一味玩乐,只能挨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