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异彩纷呈的神话意象是新时期小说中的一道奇异的景观。在新时期之初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神话意象是作为道德理性的化身出现的,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小说中的神话意象则极力张扬了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新潮小说中的神话意象则是作家超越现实的情感符号,近年来小说中的神话意象又淡化了象征特征而更注重与现实的交融渗透。  相似文献   

2.
血与生命有着必然的联系,其本身带有拯救性.在鲁迅小说<药>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都存在"血"的意象.从这一意象切入,可以看到,在五四思想启蒙运动和改革开放十多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用血来救助生命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与价值以及人自身的拯救能力在不同时代的偏失.  相似文献   

3.
铁凝是当代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的小说中有很多承载着她情感的意象出现,这些意象不是一成不变地,而是有着一定的变化轨迹,这变化的轨迹与铁凝小说的创作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从铁凝小说的创作过程入手,探析其小说中的意象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铁凝及其作品,以期从意象的角度来研究铁凝的作品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中国武侠奇幻小说都从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情趣中获取灵感,创作了大量新鲜且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这些意象既寓义理,又蕴情感,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多重意义,也反映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对当前国内武侠奇幻小说创作的影响特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张爱玲小说对《红楼梦》月亮意向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于营造意象的曹雪芹和张爱玲,在小说中给予传统意象——月亮以深切关注。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一方面承袭了《红楼梦》的悲凄的美学意蕴,为小说铺上一层苍凉的生命底色;另一方面.在写法上又表现出对《红楼梦》的继承和发展,她将自己那带有浓重的现代色彩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加工熔铸到月亮之中.使月亮意象呈现出鲜明的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著名女作家,也是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写作风格标新立异.文章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中词汇、句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杜拉斯小说与传统的男性话语完全不同的饱含情感和丰富意象的诗化风格——音乐性和意象性,找出杜拉斯女性话语的特点,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朱琼彦 《海外英语》2011,(11):269-270
房子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浮世画家》中的重要意象。小说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及画家小野松尾的生活变化。作品中的房子是主人公小野松尾大半辈子的居住场所,但却不是他的情感归宿地。房子意象在石黑一雄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且与作品主题息息相关。该文着重房子这个意象子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借用意象图式理论,对该小说的文学意义进行阐释。结果发现《一小时的故事》的空间认知构思巧妙,呼应了主人翁的情感心理,读者可以从情节不同的意象所构成的意象图式揣摩文本的隐喻涵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拓展文本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摘要:《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来阐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在情感,以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与伍尔夫丰富的阅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紧密联系。很多作家对其中的象征意象做了不同的解读,但是仍然留有一些空白之处。有些情感和意识是无法用直接的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伍尔夫善于运用象征意象来诠释感情,因此,文章大量的象征用于更加流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本文主要针对小说的各部分标题:“灯塔”、“窗”、“岁月流逝”等意象进行了分析。借以深刻领悟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文本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 learning behaviours, with 32 studies identified as addressing these relationships within teams whose team members are interdependent in the fulfilment of their work tasks and goals. By examining the selected studies' findings,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its dimensions and various team learning behaviours were identified. Focussed on emotional competence, the perception of own emotions and others’ emotions supports teams and their members by recognising the emotions that surface during teamwork, while emotional management helps teams deal with these emotions. Although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as a fourth dimension hardly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plays a key role and is essential to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s in a team. Expressing, perceiving and dealing with emotions within a team enables teams and their members to work openly with each other, share and create knowledge, reflect upon teamwork and discuss constructively with each other instead of against each other.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this systematic review provides an in-depth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 learning behaviours and identifies research gaps such as implications for methodological and future research as well 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organisational practitioners and teams.  相似文献   

12.
情感强度具有强烈的倾向性、膨胀的自我性、主观的绝对化的逻辑特点;情感深度具有一定的理性、一定的超我性、一定的境界阻的逻辑特点。情感强度与情感深度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其发展是不均衡的。注重探讨情感规律有利于塑造学人物的丰富情感。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心理学家》2013,48(2):149-167
The cognitiv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knowledge and skill acquisition, but, as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pointed out, learning is also facilitated or hampered by emotions, moods, and feelings. Emotions are stored in memory along with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this information may be used as a gross discriminator to identify quickly problematic and nonproblematic situations. As such, emotions can be seen as action readiness changes that are linked to current concerns. They remind the person of past problematic or nonproblematic situations. When negative emotions create a pessimistic perceptual attitude, they may draw the learner's attention to task-irrelevant aspects that activate intrusive thoughts and create a concern for well-being rather than for learning. An optimistic perceptual attitude may lead to short-term learning intentions and to activity in the mastery mode.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志含情。在诗词艺术创作中,情不能抽象地表达,当人们对外物动之以情,往往与客体——景(含人和事)相伴相生。诗人的主观情志只有与诗中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相结合,造成生动感人的形象,并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完成其为诗歌主旨服务的任务。本文对情景交融的形式和规律及古代诗歌批评史上的有关经验和争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鹿月华 《高教论坛》2004,(3):71-73,88
本文论述了美感中情感活动的三个层次:由审美对象触发的情感及其活动;由美的认识以及各种审美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感、愉悦感受的情感;与审美理想相联系的审美情趣。以及三个层次的相互联系,以探究美感中情感活动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发愤—忧患感伤 ,怨怼—批判抗争是屈赋的情感特征 ,追溯屈赋情感世界的“发愤”与“怨怼”的内容 ,它有其产生的现实根源。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 ,屈赋情感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在想象中创造情节 ,在虚实多变中塑造人公形象 ,在比兴手法的创新中拓展情感抒写的时空 ,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培勋先生创作的粤调钢琴作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成功地将我国广东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洋钢琴演奏技巧融合在一起。演奏者必须合理运用指法,以确保演奏的流畅,充分理解不同速度所蕴含的不同情绪,通过演奏力度的变化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音响效果,利用指尖的触键表现不同音色,合理运用踏板,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风格,完美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开设专门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  相似文献   

19.
所谓赋,即一种以直观叙述、描写或议论的方式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的诗歌创作方法。它的形式是铺叙,目的是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比是一种用与所要表达之物相关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或意志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是用他物来言此物,目的是间接地表达此物,起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作用;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实际所言之词的表现手法,其中实际所言之词是由"他物"所感发的。兴的形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能达到兴寄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隐约幽微、意在言外的特点,是因为它运用词句营造出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这一系统以意象为主。意象具有独立的表迭功能,但其所指更不确定,这就使诗歌更加隐晦。古典诗歌还借助文学传统和文化背景表情迭意,这更丰富了诗歌内涵,也使诗歌理解起来更为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