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无畏的理论勇气 斯大林在《论列宁》中说:列宁“不单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党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的道路向前迈进。”(《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48页)读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你会赞成斯大林的这段  相似文献   

2.
列宁为什么能成为布尔什维克的“山鹰”? 斯大林曾在《悼列宁》一文中称列宁是一只“不知恐惧为何物”“不因失败而灰心的‘山鹰’”,大胆地引导布尔什维克党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道路前进。鹰击长空,要有坚强有力的翅膀。列宁这只革命的“山鹰”搏击蓝天的双翼便是他的极强的生存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列宁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这主要缘于他具备了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劳动能力。父母注意引导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价值连城的财富”,这似乎是一个无庸置疑的问题.但企业信誉却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总是同一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就如同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一样,或高大、或矮小;或豁达、或猥琐,并不总是理论上的分析,在更多情况下是以一种具体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来,虽栩栩如生,但又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大致轮廓,即普通心理学称之为表(?)的东西.可  相似文献   

4.
今天,在姐姐的婚礼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不是那美丽的新娘,而是一位没有人陪伴的不相识的客人。事情是这样的:姐姐的婚礼在酒店举行。当时,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后,我随着人流正要穿过大堂,去指定的餐厅吃饭。走进大堂,突然在嘈杂的人声中听到一阵琵琶响,那么清晰,那么悦耳。我循声找去,只见在一间大约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中,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怀抱琵琶弹奏着。他琵琶弹得很熟练,但似乎对曲子并不那么熟,所以只能弹几句,又去看看曲谱。他弹得多么认真哪,我在那儿站了很久,他好像都没有注意到。后来,饭厅里有人叫我吃饭了,…  相似文献   

5.
王勇     
这是一个人的名字,他不是我的同学,而是我的老师。 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通了,一般人想象中这个名字的主人一定是个普通人,我当初也这么想。我甚至没有看清过他,我和他的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我上初中的第一天。那一天,他摸了一下我的头发。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员的质量,这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重视提高党员质量问题。列宁认为,执政党的建设首先不是党员的数量问题,而是党员的质量问题。他把提高党员质量和纯洁党的队伍看成是执政党建设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他在为《真理报》撰写的文章申明确宣布,“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而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和清洗‘混进党来的人’。”列宁始终注重党员质量,并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提高党员质量以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生命的主宰! 我认为企业的领导者应具有以下性格品质或特点: 敢于承担全部的责任 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心甘情愿地去承担他的下属的过错与缺点.当他的部下犯了过错以后,他显出无能为力,他就应当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的领导者,而他是个推卸责任的领导人,他就不能当一个领导,因为他不具备一个领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或是最基本的做人道德.  相似文献   

8.
八度幸福     
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弘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的雅致幽静,而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一块杉木牌。那块木牌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便条     
所谓便条,无非是就某个事情写在纸条上简单几句话,让别人知道或要别人办理,取其方便罢了.为其便于工作,故为人们所常用.可是现在,便条在某些人手里,简直成了一件“法宝”.无论是分配住房,调整工资,升学,提职提级,安排工作,甚至套购国家紧缺物质、炒买炒卖国家外汇,等等,只要便条一到,就畅通无阻.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深恶痛绝.因为它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违背了党的组织原则,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当然,这不是便条本身之过,而是某些人利用便条搞不正之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也写了很多便条.据一位在列宁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的回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短短的几年里,他给各机  相似文献   

10.
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正确地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是我们党成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周恩来同党的其它领导人一起,从20年代初期起,就结合革命斗争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知识分子理论。历史事实表明,周恩来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巨大贡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具体说,他有九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与他见面,我们相视一笑,那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一米八多的身高,也不是他帅气阳光的面庞,而是他与我一样——都有着一双乌黑且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对于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的我,是多么的可贵。  相似文献   

12.
列宁用了近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他毕生都在为党的民主化而奋斗,在列宁的著述中,无产阶级政党民主化的思想,不是孤立要素的简单规定,而是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应当把它放到列宁的全部民主理论中来考察。建党初期,列宁就表达了精湛的见解:“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根据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一切事务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大会来处理,并且党内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出来的,是必须向党员作工作报告的,是可以  相似文献   

13.
<正> 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一生的革命经验和理论著作,包括文学方面的方针性的理论性的论述,是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列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建树。他的被誉为“共产主义创作宣言”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就是一篇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在这篇文章中,列宁第一次公开地、毫不含糊地提出了“党的文学的原则”,同时又指出,这种同无产阶级公开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想想苏东坡     
杨岷 《老年教育》2007,(2):20-20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正如陶渊明对晚年苏轼的影响一样。我在不如意时,常会想起东坡先生——不是想他的成就与造诣,而是想他经受的磨难和他在磨难中的言行。这样想了,自已的一颗愤懑不平的心便能慢慢回复原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图一列宁与喀山大学革命学生在一起1887年,列宁十七岁时,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并积极投入学生运动,不久被捕流放,1887年,重又回到喀山.在喀山期间他第一次受到革命洗礼,并开始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图二列宁同他在彼得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一起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吉安 《少年文摘》2011,(9):74-77
他的一生也许从此都会怀念这个自己原本非常不喜欢的人,不是因为改变,而是因为一份隐隐的愧疚。1李耳看到徐慕的滑板从过街的天桥上直冲下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不过瞬间,他就被徐慕重重撞倒在地上。这是徐慕第三次故意撞他了,如果这是一场篮球赛,裁判早就应该将徐慕罚下场了吧。李耳想。李耳认识徐慕,是在校长的办公室里。那是一年前,他们还不在一个班里,彼此并不相识。李耳因为一篇文章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刊物  相似文献   

17.
八度幸福     
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的雅致幽静;不是万丈高楼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时尚.而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的一块杉木牌。那个牌子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列宁母亲教育列宁的一段故事。列宁8岁时,父亲带他和哥哥姐姐到姑妈家去串门。他在和哥哥姐姐以及表兄表姐们玩的时候.不小心摔破了一只花瓶。当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把花瓶打碎了的时候,一个个都说不是自己,列宁也跟着说:“不是我。”后来,这事让列宁的母亲玛丽娅知道了,她没有采取打骂逼供的做法,而是给列宁讲了一个诚实孩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这么大,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会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可在我人生的拐角处,却遇到了他们——我生命中的贵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微语     
<正>@卢志文:听课是校长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校长听课不是检查,而是融入;不是指点,而是学习;不是挑错,而是扬正——对迫切希望校长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校长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徐小平: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儿子想做厨师",至今还有人问我:"你的小儿子还想做厨师吗?"我的儿子现在已经不想做厨师了,但他想跳街舞。想到他在街头卖艺的样子,我都要哭;但一想到他跳舞时是如此的快乐,爸爸我心里就也跟着他的脚丫子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