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动画角色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谈起,对动画角色的艺术特性进行阐述。接着列举了不同国家的数部动画作品,逐一解读,进一步体现动画角色在动画作品中对剧情构建和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客观对比我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与其它动画产业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创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于《红楼梦》中的一些时空错乱问题,有学者将其归结为“梦”,认为是“艺术上的创新”。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办法,因为这既忽视了作品中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二重复合”的特殊结构,同时也低估了曹雪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巨匠的艺术创造能力。其实,对作品中超现实世界里的时空错乱,用干着胶柱鼓瑟;但对于现实世界里的时空错乱,则不必为贤者讳。这才是一种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将传统戏曲中脸谱造型、色彩、服饰等符号语言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不仅为动画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在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上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内涵,同时动画作品中戏曲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莉 《快乐阅读》2012,(21):12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动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动画的艺术表现力极大增强,促生了新的动画形式,并逐渐主导着动画产业的最新走向,成为动画作品的加工基地。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6.
动画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视觉媒介,对从业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象表现能力、软件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动漫制作的程序链条中,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名设计师的艺术素质与造型表现技能都关系到作品最终的品质.针对高职教育动画专业学生艺术素质的现状,加强艺术创意课程在动画教学中的比重,改变片面强调软件技术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真正适合动画产业发展急需的设计制作人才,提高毕业生在动画行业的就业率,将起到突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能携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始终是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彩动画作品。中国动画创作者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滋润之下,拓展动画的创作空间,丰富动画的创作风格,提高动画作品的质量,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艺术性强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水墨动画片将富有意境的水墨画与动画的叙事手法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国画特有的诗情画意,也赋予了动画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水墨动画片的时代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以及与绘画作品的渊源,分析了水墨画与动画结合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片,并对它目前令人忧虑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培浩 《文教资料》2008,(21):23-25
卡尔维诺和王小波都喜欢以超现实的方式来建构小说,但他们的小说所建构的超现实形象能够指涉读者的生存经验,使得作品不但可以获得读者关于真实的认同,而且还会获得一种强烈的陌生化审美效果.卡尔维诺和王小波的艺术经验,值得二十一世纪的小说家珍视.  相似文献   

11.
论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曦小说创作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其作品 ,特别是早期作品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 ,到处渗透着象征、暗示手法 ,神秘主义及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手法 ,反讽手法以及意识流手法。对陈若曦小说创作中使用的现代派艺术手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动画作品中,除了被人们所熟悉的商业娱乐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画艺术分支,这就是动画艺术短片。二者各有各自的使命和发展道路,但是又是互相联系和渗透的,无高下尊卑之分,且一同推动着动画艺术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术设计是电视动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角色造型、背景环境、声音特效等都会产生影响。国内电视动画中美术设计呈现出水墨画和剪纸艺术的风格,但是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动画作品中的中国元素逐渐淡化。因此动画创作者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内动画中美术设计风格的个性化,以再国际动画市场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动画民族化建构过程中应如何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探讨,阐述中华民族诗性艺术精神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合理运用。分析了大众文化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动画作品民族化特质缺失的原因,以拓展民族化动画之路为目的,提出了走民族之路所应具有的观念和心态,并对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动画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门类,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1。动画特有的生动语言、鲜明的场景色彩、丰富的人物形象,不仅增强了动画观看的趣味性,更满足了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在得到孩子喜爱的同时引发了家长的思考,孩子和成人的视角往往不同。一、小学生对动画作品的喜爱据调查分析,小学生一般比较喜欢看动画作品,笔者在2013年9月~2013年12月共3个月的时间内,走访了城市的几所  相似文献   

16.
自神话起,中国文学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瑰丽多彩的超现实画卷。而这种超现实传统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后世小说的几乎所有题材当中。超现实因素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原始的神话传统和因果报应观念,也包括后世的道教理论和佛家思想。同时其在具体作品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按照超现实因素在具体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作为世界的超现实因素""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和"作为修饰的超现实因素"三大类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整理。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是画坛超现实主义运动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没有用无意识的动作进行无控制的形象记录,而是采用理性的、有秩序的方法寻找和表现超现实的幻觉。本文深入解读达利早期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画的内涵、艺术语言、风格特点等方面剖析达利对人的意识世界的洞幽察微的心理分析和表达能力。达利在作品中把现实与梦境、幻觉相结合,把具体的细节描绘与任意的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现实与臆想、具象与抽象相混合的"超现实境界"。这种在感观上给人以荒谬、怪诞的作品是达利主观构思而非潜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创作中 ,以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艺术拓进精神 ,于总体写实的基础上 ,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要素渗透于创作机制 ,把现实与超现实、理性与非理性、真实与梦幻组接在一起 ,融合为一体 ,绘就一幅色彩繁复而特异的民族历史画卷。其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法的熟练而极富表现力的运用 ,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化 ,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得到增强 ,使我们充分领略到作者“放开”了的“艺术视野”  相似文献   

19.
李贺诗歌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其想象的丰富、新颖、奇特,即超现实的想象。其主要表现在大量而集中地采用超现实想象的艺术手法;由具体事物引发和触发,而作超现实想象;幻化思维使诗歌的超现实意象纷呈;以心灵观照万物,并进行重组再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国产动画作品中角色动作设计缺乏趣味性的问题,采用与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国产动画在角色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国产动画中角色动作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动画影片创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决定着影片主题的表现。国产动画角色动作设计唯有增强趣味性,提高文化内涵,才能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