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中的重点之一,为此,笔者对其题型归纳如下.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 (1 995年 1 0月第二版 ,1 996年 4月第一次印刷 ) ,第 2 0 6页 ,粗盐提纯实验中 ,学生计算出的精盐的产率误差非常大。什么原因呢 ?1 原因分析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按实验步骤的要求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这一点学生很难做到。假设加到溶液恰好成为氯化钠饱和溶液时 ,再加一定量才能知道不再溶解。按后面准确计算精盐产率时 ,这里的要求必须是加的粗盐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恰好为实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氯化钠质量。这里便产生了矛盾。由于学生先按书本上的方法去溶解 ,所以所加…  相似文献   

3.
混合物提纯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除杂干净,杜绝新患.具体方法又分物理法提纯与化学法提纯.物理法提纯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1.蒸发溶剂法例如:从Na_2SO_4溶液中分离出Na_2SO_4.方法:将Na_2SO_4溶液蒸发除掉水分.2.过滤法例如:除去CaCO_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_2CO_3.方法:用蒸馏水将混合物充分溶解、过滤.便得到较纯净的CaCO_3固体.3.结晶法例如:除去NaNO_3中混有的少量NaCI.  相似文献   

4.
针对硝基苯制备及提纯实验中的两个疑问,在分析相关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从实验和理论的视角进行探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常制得的硝基苯粗产品为淡黄色,并非是由NO2溶解引起的,其成因在于所用的原料苯中含微量噻吩杂质以及实验过程中有二硝基苯等有色副产物生成。(2)用NaOH溶液提纯硝基苯时洗涤液颜色加深,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系列酚类副产物有关,主要是一些硝基酚类、对亚硝基苯酚及对苯醌单肟等有色物质。  相似文献   

5.
粗盐提纯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必做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点 ,进一步体会混合物分离的意义 ,训练学生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技能 .化学综合检测题中常常会将该实验知识进行发散整理成变式训练题 ,来检测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分析能力 .例题 粗盐提纯中粗盐里常含有CaCl2 、MgCl2 和泥沙等杂质 .为了除去杂质 ,在实验中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 CO3 溶液 ;⑤蒸发 .正确操作顺序是       .分析 :该…  相似文献   

6.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1.过滤例1请简述除去碳酸钡固体中的氯化钠杂质的方法.分析:碳酸钡不溶于水,杂质氯化钠易溶于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些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硝酸钠又称“工业盐”,其外观与氯化钠相似,有咸味。亚硝酸钠在建筑中常用作混凝土掺加剂;它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的用量下,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发色剂。但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经常会出现误食亚硝酸钠中毒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题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同学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解题时往往南辕北辙,离题千里,下面就此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物质未完全溶解的计算要注意所加溶质是否完全溶解,若还有部分未溶解,则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算入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例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现把20g氯化钠溶于50g水中,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根据溶解度概念,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NaCl,则此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 NaCl,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g,溶液质量为18+50=68(g),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m溶质/m溶液…  相似文献   

9.
特殊蒸馏     
在实验室里和化工生产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两个组分以上的均相液态混合物的分离问题。因为,反应物经过化学反应后,一般很难得到完全纯的生成物,往往得到的是一个既有生成物又有反应物或副产物的均相溶液。如工业上用发酵法制取酒精,得到的就是乙醇和水的均相溶液。这样就存在着一个分离提纯的问题。均相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有很多种,如萃取、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对于具有挥发性的组分可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蒸馏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艺术设计装饰专用胶粘剂试件在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吸湿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里,蒸馏水环境下的吸湿百分比要高于5% 氯化钠溶液环境;蒸馏水和5% 氯化钠溶液环境下,后固化试件的饱和吸水率都高于标准固化件.蒸馏水环境和5% 氯化钠溶液环境下,标准固化试件的吸湿膨胀系数都比后固化试件更大,而总吸湿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常规划线分离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洗煤废水有较好絮凝效果的絮凝剂产生菌B4;运用单因素法考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NaCL、AlCl3等无机盐、温度、pH值对B4产生的絮凝剂絮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4产生最佳絮凝效果的培养条件是:葡萄糖浓度1g/L、T=36℃、pH=7.5,并且Mg2+可显著促进絮凝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蕨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菜为原料,研究安全性好、成本较低、保鲜效果好的蕨菜保鲜方法.保存液配方为维生素C0.10%,氯化钙0.30%,山梨酸钾0.05%,食盐1.00%,100℃灭菌3min.用此方法保鲜蕨莱安全性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在30℃下至少能保鲜3个月,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一年也尚未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醋酸钙镁冰雪融化剂的制备及融冰效果小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制备了醋酸钙美(CMA) 冰雪融化剂并在实验室小试了其融冰能力,并与氯化钠和氰化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MA组成和环境温度对CMA融冰效果有很大影响。CMA适宜在环境温度-11℃以上使用,CMA中钙镁比为7:3时,融冰能力可以达到氯化钠和氯化钙的75%~80%,是一种优良的冰雪融化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ichrospher5-C18为色谱柱;己烷磺酸钠-甲醇(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3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u1。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浓度在5.0-5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25%。结论:此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保险粉副产物的生成及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工艺,经过一系列的循环综合利用,不仅实现达标排放,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10∶9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中吡拉西坦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吡拉西坦在25~2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2,RSD为1.04%(n=6),吡拉西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利用此法测定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具有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煤矸石为原料,应用H2SO4、HCl等强酸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反应试剂,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酸的浓度、碱与原料的配比,通过热解、碱熔、溶解、沉淀和萃取等主要实验步骤,制备出一系列可溶性和不溶性样品。对样品进行TG\DTA分析,确定其中结晶水的含量、某种组分的分解温度及含量以及熔点等热力学性质;对样品进行XRD分析,确定样品中结晶程度、晶型及粒径。通过以上的表征与分析,制备出了储能相变材料,在300℃条件下能够吸热,在400-700℃能够出现较大的放热。  相似文献   

18.
合成对羟基苯甘氨酸乙二醇酯盐酸盐时,对羟基苯甘氨酸∶乙二醇∶氯化亚砜=1∶1.5∶1.5,在-10℃~0℃下酰化8 h,pH=6,将20 mL CH2Cl2直接加入作溶剂,20 mL CH2Cl2与氯化亚砜混合后滴加,滴加时间为2 h~3 h,反应总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19.
A wastewater evaporation-desalination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remove the Na^+ and K^+ salts i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wastewater before it was fed into the incinerator. VOCs in the wastewater were volatilized in the evaporation system and then the vapor was combusted in an incinerator. Simulated phenol wastewater containing sodium chloride was evaporated and concentrated and sodium chloride was crystallized in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hloride increases the ratio of volatilization of VOCs, which was due to the effect of “salting out” (a decrease in the solubility of the nonelectrolyte in the solution, or more rigorously, an increase in its activity coefficient, caused by the salt addition (Furter and Cook, 1967)). When evaporation speed was increased from 1.67 ml/min to 2.73 ml/min, the total removal coefficient of sodium chloride was about 99.88%-99.99%. This pretreatment procedure eliminates the slag phenomenon caused by Na^+ and K^+ salts during wastewater incineration, so the incinerator could operate continuously, and the wastewater evapor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heat value of wastewater, and the operation cost would be reduced.  相似文献   

20.
以质量分数5%、平均粒径75nm的水基二氧化钛(TiO2)纳米流体为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在3,5,7,9℃/min4个冷却速率下研究了TiO2纳米粒子对去离子水结晶和熔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相比,水基TiO2纳米流体具有更低的过冷度和更快的结晶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TiO2纳米粒子对去离子水过冷度的影响增强,对其结晶速率的影响则减弱.在熔化过程中,与去离子水相比,水基TiO2纳米流体具有更低的熔化温度、更小的熔化潜热和更大的熔化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