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衔接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又是语篇衔接的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基于韩礼德和哈桑语篇衔接理论,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词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并研究词汇衔接手段在英汉互译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篇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政治语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转喻研究相对较少,但其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概念转喻作为发话者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语篇转喻建构的语义场背后常隐匿着话语机构意欲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以日本智库18篇东北亚地缘政治报告为研究对象建立语料集,依托Al-Sharafi提出的语篇转喻模式衔接机制为理论基础,来阐释此类语篇衔接的实现、意义的建构,并探讨转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衔接特点、作用,为认知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相结合识解日语地缘政治类语篇话语的表层语言学特征和深层言外之意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语篇分析中,语篇的谋篇机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衔接又是达到语篇连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衔接"(cohesion)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衔接手段无论是在语篇的结构整合还是语义链接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语法衔接、词汇衔接、衔接纽带和衔接链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语篇谋篇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为了语篇整体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在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中,衔接和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从衔接手段之语法手段入手,结合实例进行语篇分析,说明语篇正是通过衔接手段,才实现了它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6.
自语篇语言学诞生以来,语言学研究的最大单位扩展至语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衔接是使得语言成分得以形成语篇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保持语篇的上下文连贯。本文将介绍衔接的含义、衔接的手段,并对某电影中的一段演讲进行衔接手段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试论语篇连贯的隐含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连贯以及如何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语篇连贯可分为形式连贯和功能连贯。形式连贯主要通过词汇语法衔接手段在语篇的表层来实现,其手段是显性的。功能连贯则没有表层衔接语符,其连贯的实现建立在逻辑-语言和社会符号层面上。本文拟主要探析语篇的隐含连贯及其建构机制。指出,隐含连贯需要语言内外部的语境、世界知识、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共有知识和想象等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孙小孟 《英语辅导》2014,(1):124-127
作为语用策略的模糊限制语在口头和书面语篇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应用和研究价值。文章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的元理论意义,结合认知语用观和语篇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文学语篇中特有的语篇功能。表现在构建语篇内在语境,传递语篇信息;实现语义衔接,表达深层含义;凸显语篇宏观结构,表达作品主题等。把模糊限制语与语篇功能相结合对文学语篇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与作品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语篇衔接功能对英语写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描述语言衔接理论及其应用,并相应以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实例,阐明了语篇衔接功能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大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符号系统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又包含主谓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本文从功能语法理论角度分析了《雨中猫》不同译本语篇衔接系统和语篇逻辑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连词的衔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汉维语连词的分类、特点等方面来分析比较汉维语连词衔接方式的异同点,进而了解不同语言的连词在衔接语篇时的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其构成各要素,这些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内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能量迸发在抗日中集中体现,当前中华民族振兴大业更需要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作用和威力。  相似文献   

13.
陆廷香  唐渠 《海外英语》2012,(18):162-164
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依据,从链接与连贯、逻辑—语义关系这两个方面对唐代诗人李白的《春思》及其英译文进行语篇对比分析。通过对比,链接上,汉语语篇比较隐晦,英语语篇比较明晰;逻辑-语义关系上,英语语篇较紧密。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在汉英语篇对比分析上是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4.
王聪慧 《海外英语》2012,(8):172-174
篇章的衔接是汉英篇章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促成篇章语义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把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匆匆》及张培基先生的英语译文作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英散文诗语篇中运用衔接手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语篇街接是话语修辞学的重要内容,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最显著的区别。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而替代是语篇街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衔接是复句中的重要特征,并列复句的衔接则可以通过照应、省略、替代、连接以及词汇衔接等手段表现其逻辑关系。论文在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对衔接手段的五种分法的基础上对汉维语并列复句的衔接手段的相似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基于语料探讨"者"的语篇衔接作用。通过对收集到的"者"及其译文语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者"是一个概括词而非名词性替代词,在谋篇机制中起概括的衔接作用。Halliday&Hasan在《英语的衔接》(2001)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语篇衔接分析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本文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说人物对话翻译的话轮衔接问题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话轮衔接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衔接主要是通过语法和词汇手段实现。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搭配和思维习惯上有所不同,因此,做好人物对话翻译的话轮衔接,不仅要注意译文时态上的衔接、同词复现、符合译入语的逻辑习惯、有时还要适当增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