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表现在,眼尖、鼻灵、腿勤、有心、用心等多个方面。提高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需要做到,培养记者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拓展新闻编辑记者的知识领域、培养记者的新闻发现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西方不同时代客观报道的演变历程与新闻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探讨,旨在发现记者和编辑如何行走在客观报道和新闻话语的控制权之间。客观报道外观显示着采访对象的话语形式、记者和编辑主导新闻话语的制作,其实受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镔 《河北广播》2004,(5):69-69,72
编辑、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报道新闻,以此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新闻怎么写,稿子怎么编。而对于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应该说,发现新闻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新闻发现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发现,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有的记者编辑出来的节目平淡无奇,有的记者编辑的节目引人关注,这跟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切入点有很大关系。所谓切入点,是指在判断、提出、解决问题时,从什么角度、层次、关节点切入,更有利于认识和表述问题,从而让观众耳目一新。笔者认为,如果要创作出内容厚重、视角独特的好新闻,一方面要有好的素材,另一方面应该有独到的新闻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新闻切入点,有助于展开新闻事实的表  相似文献   

5.
写新闻要抓角度,这是挂在记者、编辑嘴边的一句行话。记者为使自己的新闻稿不与他人雷同,为使稿件能在编辑手中顺利地通过,为找角度“众里寻它千百度”。而编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要求记者那样做,自己也绞尽脑汁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由此,记者、编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角度抓得好,不与它稿重复,稿子就好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某些记者甚至偏离事实的本质,硬挖、硬扭出一个角度。找角度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须把握事实的本质,准确把握现象与本质、新闻价值与本质的联系。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而本质是事  相似文献   

6.
主持意识论     
一主持意识是一种职业意识,是节目主持人在长期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比如:对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和播音员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评价标准。编辑往往会从新闻稿件的新闻报道价值,如何选编、改编,宣传口径等方面来考虑。记者则从新闻稿件的写作,观点与材料的处理,新闻选择角度等方面考虑。播音员看到这篇稿  相似文献   

7.
周慰蔚 《视听界》2012,(3):97-98
广播新闻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精神、技术和体力劳动过程。前期新闻策划部门对各种政策的研读、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价值的研判、新闻源的搜索,中期记者深入采访调查、选择新闻角度、捕捉新闻点,后期技术部门的音响制作等多个环节,体现着策划、记者、编辑、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本文就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132团场一中丁新松同志: 您好!来信询问新闻学会、记者协会是怎么回事,以及具备什么条件可以加入等问题,现解答如下: 新闻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研究新闻理论,总结和交流新闻业务经验。目前全国有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各省市区都有新闻学会。新疆新闻学会对地、州、市及全疆性专业新闻学会负有协调、联络和指导的责任。凡从事新闻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中级技术专业职称的正式编辑、记者(或具有同等水平者),不论专业非专业,在新闻  相似文献   

9.
刘华 《新闻爱好者》2017,(12):90-92
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对于提升报道的新闻价值至关重要。新闻角度往往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和撰稿时通过发现、比较而最终选择和确定的,记者是新闻角度选择的施动者。研究和探讨影响新闻角度选择的记者自身因素诸如政治立场、新闻理念、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学识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在记者选择新闻角度时产生的作用,对于记者主动地增强自身素质、更好地把握新闻角度、选准新闻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刊、广播、电视的编辑经常遇到三对矛盾:一是与新闻受众的矛盾,编辑喜欢的新闻稿,受众不喜欢,或者是受众喜欢的新闻,编辑却没有选用;二是与记者的矛盾,记者采写的稿件,编辑看不上眼,或编辑对稿件的处理,记者有意见;三是与上级新闻控制者的矛盾,编辑认定的好稿,有时上级扣发或上级指定要发的稿,编辑不积极编发。对同一篇稿件受众、记者、编辑、控制者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就有不同的评价,就会产生分歧,编辑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受众、同记者和新闻控制者的关系呢? 首先,编辑心中要始终装着受众,把握好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6月下旬,全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中国记者》杂志副总编辑许必华,特意到新疆日报社调查了解要闻版采用照片新闻的做法和经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宏 《新闻知识》2005,(9):60-60,69
选择新闻角度,不仅是对记者业务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编辑编发稿件的功力所在。选择好的新闻角度,是编辑为了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所做的刨造性劳动。我们经常说,选择新闻角度要刁、要新鲜、要扣人心弦……,凡此种种,都是对编辑如何选择新闻角度提出的要求。同时,这也是衡量编辑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1.在“新”字上下功夫。新闻要“新”,但是真正做到记者、编辑采编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新的,实际上很难。也就是:让记者采访一件新近发生的事很容易,但是在新近发生的事中发现新意并加以报道却很不易。那么怎么办?我们引导记者、编辑认识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在重复发生的事件中发现新的变动。俗话说:变动出新闻。真正的好新闻并不是只包含“新近发生”这一个概念。它还包括:报道观点的新变动,报道角度的新变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点。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成"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明这  相似文献   

16.
人们认识一件事物,常有深浅、高低之分。记者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因着眼点不同,选择的主题思想不同,也常侧重了一个方面的新闻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新闻价值,有时这被忽视的部分恰恰具有更为重要的新闻意义。“新闻之中另有新闻”,而且是更重要的新闻。这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因此,编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善于发掘原稿中尚未被记者认识、发现,却是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选择适当时机和适当方式介绍给  相似文献   

17.
进了新闻门,就要写新闻,当记者就必须要会讲好的故事。站在编辑角度而言,讲好故事其实就是写出好稿子。但要写出精彩的新闻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同样的新闻,不同的挖掘和不同的表达,便会呈现出不同的信息世界和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据当代摄影学会宣布,美国联系图片社等摄影团体的记者、编辑组成的美国新闻摄影代表团,将于11月在北京举办为期10天的摄影展览和新闻摄影讲座。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园地     
敢和记者“抢”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闻单位体制的改革和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新闻竞争也异常激烈。许多处于基层的通讯员愈来愈感到“新闻稿件难写,更难发”。 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固然没有新闻记者的优势多,但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应注重发挥通讯员的自身优势。根据多年的经历.笔者简要地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敢于与新闻记者抢新闻的竞争意识。同一个新闻,记者与通讯员采写的角度不同,撰写出的稿件质量也不同。只要通讯员写作立意新、角度新,就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稿件,编辑在选择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时,自然会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能够及时发现、判断新闻是否有价值的能力。有人称,新闻敏感度是新闻的"眼",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记者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编辑记者很难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本文就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如何有效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