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年被业界称为媒体融合元年,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作为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一种途径.解放军报的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开通以来的几个活动策划如“中国军校巡礼”、“舌尖上的军校”等,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转发之余关注到了“军报记者”这个公众平台.笔者对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进行分析,探讨军队媒体如何参与全媒体时代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2.
媒体融合时代,媒介的边界逐步消失。企业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的上线与发展,使企业拥有了低门槛的"自媒体"利器。在微信公众平台强关系的传播社群里,企业掌握了充分的话语权,对碎片化信息进行重组、再造、传播,发挥企业微信订阅号的媒介功能,满足多重诉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依据新媒体指数发布的媒体微信数据,以阅读数、点赞数最多的报纸和电视的微信公众账号为例,分析这些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新闻标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陈雪薇 《今传媒》2016,(1):45-46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受众涌入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微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它们在更新生产机制的同时,也更新着各自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中传递的话语体系更影响着我们日常的交往、生活.微信公众平台是"微时代"中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中重要的分支,一方面,不同类别的公众号都有各自独特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话语形式.本文试图从多模式话语的角度来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运作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别及其话语模态,阐明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话语体系来吸引受众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代红 《新闻爱好者》2018,(11):64-66
传统报刊必须适应现代传媒语境才能展现自身的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将传统报刊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报刊微信公众号作为报刊与新媒体融合的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报刊微信公众号营运策略主要有三种:基于趣缘群体的公众号目标群体的调整、主动顺应读图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信息编写和适应不同阅读对象的语言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6.
杨昱 《采.写.编》2023,(3):115-117
本研究基于媒介传播力视角,运用量化分析,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平台建设以及平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以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号为对象,该公众号隶属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本研究致力于挖掘出提升媒介传播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传播主体功能与推送内容相吻合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微传播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变化使得广告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面对新兴微媒介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纷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广告营销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立足于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常见表现形式,借鉴优秀公众号的广告营销经验,提出了互动营销、事件话题营销、定制精准营销,以及加强数据研究、迭代优化内容等多方面的策略,促进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4,(3):4-5
除了纸版杂志、官网“传媒圈”(http:ffWWW.mediacirclecn)、微博(@传媒评论杂志)等渠道外,《传媒评论》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传媒评论杂志”。有三种方式可以加入我们: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公众号“传媒评论杂志”,添加微信号“cmpl0571”。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公众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分流,所以广播要想发展,必须融合新媒体更加快捷、交互性更强、传播面更广等优势。本文试图以少儿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少儿广播节目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媒介传播的迅速流行,传媒行业全面进入微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受到了极大冲击,各大纸媒纷纷抢滩微媒介入口,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然而,囿于传统新闻传播思维,这些微媒介产品良莠不齐、处境尴尬。纸媒编辑如何创新编辑理念,运用互联网逻辑破解融合困境已经成为纸媒数字化进程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12.
韩鹏飞 《青年记者》2017,(24):72-73
近年来,省级党报与时俱进,实施媒体融合转型,打造“两微一端”.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是继省级党报法人微博之后的新的媒介形态,旨在提高省级党报在移动互联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传播主流声音,确保党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上的话语权. 江西日报微信“10万+”热文的内容特征 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5月开通,是全国第二个开通的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经过四年的运营,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在全国省级党报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和江西媒体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稳居前列,涌现出一批阅读量达到“10万+”的热门文章.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下,地方党报也开始借助于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平台,对党政事务信息挖掘、内容组织与刊发等,作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创新。其中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微媒体"之一,地方党报通过公众号平台的运作,吸引更广泛普通民众参与到党政事务、时政资讯的了解与学习之中,与基层群体展开网络化的互动交流,不断深化党报信息传播的内容深度,从而促进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与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数量持续增长.报纸、广播等开通微信公众号已成常态.在如今网络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越发红火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实现突破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结合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传播策略及影响力,以期为其他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谷征  刘家宜 《出版参考》2017,(10):36-39
“理想国”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理想国”紧跟时代步伐,非常重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运用.文章在通过对其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出版机构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以期有助于实现更多传统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是广大科技期刊扩大传播、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具体落实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就是要注重内容的策划以及表现形式。本文以科技类期刊《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为例,探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策划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闻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展开传媒竞争,微信公众号新闻也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受众到达有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发布平台之一。利用微信传播进行正面舆论引导,与传统的纸媒传播有什么不同?微信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新闻标题呈现出何种特征与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这些层面上总结并发挥这一媒介形态的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火雄 《现代传播》2018,(4):153-155
"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给孩子读首诗""我们读诗"等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围绕"诗意"诉求设置媒介议程,其内容推送通常采取"画诗乐"传播模式。中国历史久远的诗歌传统一度式微后,经由此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复兴,并建构起数字时代新的社群化读诗景观。但是,在应对作品同质化、版权保护等方面,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带动了博客、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产品的更新换代,其个人化、自主化特征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自媒体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产品用户规模庞大,微信公共账号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成为目前颇受欢迎的社交分享平台之一。笔者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为例,通过对链式传播、社群效应、高效互动的口碑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微信公众号的口碑传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20.
信莉丽 《青年记者》2017,(18):90-91
如今,利用微信公众号投放广告已成常态.微信公众号软文广告成为运营者在海量信息时代寻求突围的手段,对其叙事特点的归纳总结能为新媒体时代的整合传播营销带来新思路. 微信公众号软文广告的概念 受微信的媒介属性、用户消费行为、碎片化浅阅读以及网络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微信用户更倾向于在闲暇时间消费“软文”.用户市场信息消费行为的改变促使微信公众平台在投放广告时采用软文叙事策略,以弱化用户对广告信息的抵触情绪,提升商品信息的导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