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许多作家、演员跨界导演影片、大量热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邀请具有高人气的青年演员出演等,从剧本选角到制作宣传,可以说商业电影已经达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程度,在电影的工业时代背景下,一种专门为特定粉丝受众打造的电影——"粉丝电影"应运而生。粉丝电影大热现象与其背后粉丝受众群息息相关,他们不仅有对电影本身及相关周边的产品消费,更有着大量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的信息消费。  相似文献   

2.
粉丝经济是架构在粉丝与明星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近两年,电影中的粉丝经济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自身拥有庞大粉丝群的跨界导演初次尝试便获得巨大成就。这种依靠粉丝力量成功的电影被称作"粉丝电影"。而"粉丝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有力的微博营销,本文将以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为例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粉丝电影微博营销的特点及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现象电影、粉丝电影逐步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二者所引领的粉丝文化也对我国电影生态的构建与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电影生态作为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丰富,且与粉丝文化(或者说是受众文化)联系密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视角,本文从电影生态的概念、构成等基本问题入手,从电影创作生态、电影市场生态、电影舆论生态等多个角度,对电影生态和粉丝文化的辩证关系予以探究,试图呈现两者间相互作用、不断融合的互动机制,进而对当前的电影生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对好莱坞压力的反应,也出于东方民族电影生存出路的寻求,亚洲国家在亚太文化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亚洲新电影"现象。由于亚太文化圈和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亚洲新电影导演从时代背景、生存环境、影片风格等多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文章从对"亚洲新电影"的释义入手,以亚洲新电影导演及影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亚洲新电影导演的文化语境,论述亚洲新电影导演的共性风格、文化表征和艺术追求,并探讨"亚洲电影"的发展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影艺术可以被纳入作为广义的文化范畴内,同时也是狭义上的符号和象征。中国电影在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带动了电影周边文化产业的商业化、多元化与国际化,使得电影不仅仅作为电影本身,而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同华语电影一道走出国门。同电影本身的内容相同,其"走出去"的路径和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呈现。本文从媒介经营与媒介符号的角度考察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电影商业化与国际化共生的相关现象。近年来的华语电影在海外环境下产生影响力与营销方式依赖于商业化运作,一方面不断在经济利益的考量与电影文本表达之间寻找最合理的支点,另一方面也要"以大局观个体"、"以时代观时刻",突破西方成熟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施加的广泛影响,努力发出"华莱坞"电影自己的声音,表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作用下的跨文化影视作品也成为文化输送的重要手段之一.除去文化融合及文化传播的优势之外,跨文化电影背后也暴露出了时下跨文化电影背后的两大现象——即"西方配方"下所呈现的二度编码下的文化折扣与文化霸权.本文将以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遭遇爆冷为例,分析跨文化电影如何通过建构叙事实现文化霸权,并从电影制作、有效利用多元文化优势、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市场,传播是营销的一种方式。多种类型的社会媒介传播方式为当下的影片推广创建了前所未有的营销环境,营销方式也从初期强调产品自身的信息和特权管理转向构建品牌和与客户的情感呼应。本文以电影《小时代》为研究目标,其研究价值在于这部故事性虚弱的影片借力于有效的营销手段收获了巨额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依托传播学理论,对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文献报道的研究,讨论该片的宣传理念和策略,借以总结出粉丝电影市场宣传的三个要点:1.营销方式需要从"导入式"转变为"互动式";2.需要依赖"舆论"进行传播;3".品牌"的塑造对于电影的宣传极为重要。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粉丝电影的营销手段就像电影的内容质量一样关键,能够影响经济效益,值得被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2013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本年度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传统大片爆发集中审美疲劳和国产中等成本影片异军突起的原因。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市场因素在电影工业中的大获全胜,其制造出的影像世界折射出的社会症候和文化困境清晰可见。当消费成为电影世界的伦理,电影在艺术和文化上的意义应被深思。  相似文献   

9.
以《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十全九美》等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以"现代荒诞剧"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这类电影是在新世纪咄咄逼人的商业大片和小制作的艺术电影遭遇美学和市场危机的背景下开启的一条新路径,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在肯定其文化意义的同时,年轻的电影导演还必须面对和解决电影产业化态势下这类小制作影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以来,暴力元素就作为它的先天基因之一自然而然地嵌入在电影的各类型影像表达中。经过沉淀与提炼,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影中,发展出了一种能将暴力运用到极致,并将影片触角伸向各大类型片的电影类型——暴力电影。本文主要通过界定暴力电影的电影类型定义,梳理暴力电影的发展脉络,总结暴力电影的美学特征,结合经典暴力电影创作背景、文化环境的简要分析,探索暴力电影这一亚电影类型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挖掘中国发展这一类型电影的可能性与潜在作者。  相似文献   

11.
田华 《编辑之友》2012,(2):84-86
由于粉丝看偶像不看电影,能够在包团观影等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获得情感的宣泄,2011年“粉丝+明星+电影”的粉丝电影在国内迅速蹿红.但是粉丝电影为了满足粉丝的消费需求一味注重偶像在电影中的表现而忽视电影本身,这不仅进一步助长了粉丝的追星行为,也更削弱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都市爱情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究其原因,与它在电影生产的各个方面对全球流行文化的把握有关。因此,文章以华莱坞作为视角,探究都市爱情电影与全球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借此为华莱坞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具体从四个层面展开:小妞电影与都市爱情电影内容特征之间的关系;明星模式、粉丝文化、电影营销与全球流行文化;电影对都市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的建构;中产阶级的想象与"神话"的常识化。  相似文献   

13.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一位法国游客进行了一场电影放映,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也成就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繁盛时期,上海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周瘦鹃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家,他善于把握最新的都市动态,及时抓取上海市民文化的精髓,并且把自己的发现和感想积极实践到创作之中。他通过"影戏话"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了很多西方影片;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投入"影戏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创作,深入体会电影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在很多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本文将这种佛教元素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探讨影片借助这些佛教元素在价值伦理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点.希望能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格局、价值建构,特别是与好莱坞电影的话语争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廖会杰 《新闻世界》2012,(4):168-169
2011年,"粉丝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大多质量低下,仅仅靠电影中明星的粉丝号召力来赚取票房,也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本文探究国产粉丝电影出现的原因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与国外成功的粉丝电影类型比较,预测国产粉丝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为承载中国梦想、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始终在以丰富生动的内容与形式传达着主流意识形态与观念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主张被提出以来,数十年间,主旋律电影以宏大叙事建构着国人的国族认同与家国情怀,却同时也面临着市场表现欠佳的窘境.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整体产业化水平的日渐成熟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主旋律电影开始了自身的转型与创新,逐步从主旋律影片转化为新主流电影.在商业类型、剧作主题、视听呈现、文化视野等方面,新主流电影在主旋律电影的基础上实现传承、突破与创新.新时代,电影创作始终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新主流电影始终在为走向更多元的文化与最广大的人民,做着自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香港永华影片公司摄于1948年的《清宫秘史》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原因不仅在于其艺术创作美学观念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文人传统,更为有趣的是,这部影片的政治命运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20世纪40到60年代的上海和香港两地电影传统的内在联系,及其最终的分流。因此,文章将会以《清宫秘史》为案例,在对它进行历史性的梳理过程中,以期理解《清宫秘史》的主创者们作为那个时代的电影都市文人/精英们是如何借家国/伦理叙事的书写,映射出从上海南下香港的知识分子对海派电影的传承。也正是香港与上海电影在互动与交流中使得当时香港电影成为"国族电影"中的一脉。  相似文献   

18.
曲转  刘婷 《今传媒》2012,(4):86-87
李安是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电影导演,他的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国际化的商业眼光,令他在好莱坞创作出了众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影片。本文将李安电影《断臂山》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通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其艺术构思及美学特点。意义在于通过此影片作为一个案分析揭示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并对未来优秀的国际性影片趋势作一个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迈向全球化的进程.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同时,电影明星的整合和编码也成为日益凸显的电影文化现象.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新世纪的电影发展态势:即大众文化下的多元文本的互动和明星多向度的整合,不仅实现了电影工业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所进行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客观上呈现出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日益趋于一种共性,而非个性.文章以华语电影中的三地明星整合现象为例,以窥视出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及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差异是如何通过明星来实现消弭和同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