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度贴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搜索 论坛"式的互动空间,自2003年12月1日诞生以来,即以其"即时性和开放性"受到众多网民的欢迎.而在众多贴吧中,人气最旺的是以娱乐关键词为主题的贴吧.偶像的崇拜者通过百度贴吧的集结形成一个团体,同时,也相对应地形成了以贴吧主题为核心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这一组织已经成为众多网民心中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将社交媒体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探索其助力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践行图书馆服务由"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方法/过程]设计以QQ、微信等大学生喜爱善用的在线交流媒体为工具,以"学生服务团队"、主题驱动、多方协同、用户评价等为要素,构建、组织、管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的机制,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一个以"汽车"为主题的虚拟学习共享空间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和用户评价表明,以社交媒体作为工具构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适合当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优化"学生服务团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主题驱动和多方协同提升了其吸引力及其内涵,大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参与踊跃。  相似文献   

3.
百度贴吧里沉默的螺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诞生至今,百度贴吧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那么在这一新的空间中,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如“沉默的螺旋”等是否依然适用?传统理论在这一新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是否有所不同?本文试图结合百度贴吧的相关特点对此作出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海 《新闻窗》2013,(2):69-7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近年来,传统媒体的报道中,由网络提供的新闻线索也日益增加。各传统媒体及其记者从网络论坛、贴吧、微博等处,寻找和发现线索,也成为了记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5.
丁丽萍 《今传媒》2016,(9):88-8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媒介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贴吧等工具进行交流和通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却日益下降。本文阐释了网络传媒对市级电视台的冲击,并探讨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百度贴吧:大学图书馆帖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度贴吧创建于2003年12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交流社区.百度贴吧这种全新的搜索加论坛式的互动空间,五年来在"百度贴吧"上有关大学"图书馆"的帖子数量非常庞大.本文结合河南大学贴吧,对大学图书馆的帖子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研究,对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和资源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瑛 《新闻世界》2014,(9):137-138
粉丝作为一种特殊的受众,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兼具生产者的角色。粉丝往往会根据共同的爱好在互联网上自愿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并利用这个共享的平台进行粉丝文本的生产。本文选取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百度贴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分析粉丝们在百度贴吧里的互动交流以及他们生产出的各种粉丝文本,从而对他们的文本生产行为进行归类梳理,并试图探讨粉丝从事文本生产的意义与动机。  相似文献   

8.
王敏 《传媒》2017,(19)
虚拟新闻室是通过对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运用,完全基于网络空间进行新闻生产的一种学生媒体实验,消灭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新闻室是其最突出的变革.这一实验挑战了以往将学生媒体视为设在校园内的、初级的、模拟的新闻编辑室的观念,显示出学生媒体完全可以脱离职业新闻生产的既定框架,以一种更加个性化、创新性的方式来做新闻,形成一种开放式、移动化、草根性、批判性的新闻生产.基于此,从空间视角重新思考新闻业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而反思新闻教育的范式转型,虚拟新闻室实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自媒体是把“双刃剑”,在发挥其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净化自媒体传播环境,规范传播失范行为,保障自媒体有序、和谐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制定应对措施对其进行引导、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传播在解构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下的传受者关系和话语权体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媒介传播空间呈现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混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道德空间紊乱等新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主体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道德自主性的发展,但在文化、网络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主体也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从伦理层面规避自媒体传播乱象、规范主体行为,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现实与虚拟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宇 《传媒》2016,(5):63-65
社交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社会信息流通的重要方式.在虚拟社交空间诞生之前,人们在咖啡馆、剧院、竞技场、浴室等场所交流信息、开展社交.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交流、交往的方式,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或多或少让位于虚拟空间里的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空间里的社交活动已成为人类社交的重要方式,也改变了媒体经营管理理念和内容生产运作方式.半岛电视台一位频道负责人亚西尔·阿卜希拉阿胡(Yaser Abuhilalah)用比喻的方式定义了当下媒体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从前观众只是电视媒体的观看者,现在则是伙伴,因为媒体和观众之间需要相互借力、互惠互利.从真实的咖啡馆到虚拟的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一直需要这样一个分享、互动的平台.当前,社交媒体仍在发展之中,传统媒体也需要积极运用社交思维完善业务布局、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袁雪渊 《东南传播》2016,(10):96-99
自媒体传播在解构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下的传受者关系和话语权体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媒介传播空间呈现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混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道德空间紊乱等新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主体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道德自主性的发展,但在文化、网络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主体也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从伦理层面规避自媒体传播乱象、规范主体行为,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现实与虚拟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洪少华  卢晓华  刘洪静 《传媒》2023,(23):58-60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成熟与落地,国内主流媒体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虚拟数字人在专业服务、偶像娱乐等场景中的应用,推出了虚拟记者、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等一大批“数字媒体人”。针对当前虚拟数字人在主流媒体的应用痛点,可在拓展应用场景、突出情感设计的同时加速构建虚拟数字人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身份认证体系,推动虚拟数字人的更新迭代及其在主流媒体的应用完善。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贴吧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它和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大发言权、选择权,能够集成社群进行事件的讨论,从而形成小型的舆论场.基于社交媒体的用户阅读动力,可分为群体动力、需求动力、兴趣动力三部分.  相似文献   

15.
孙晖 《现代传播》2003,(1):104-108
网络上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境况可以被视为“社区” ,早期网络发展的目标也体现在民主的社区上 ,但日益增长的国际性商业媒体如网络报纸的出现 ,则引起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隐喻———殖民地。早期在赛伯空间建设民主社区的理想正遭遇到报业机构所描绘的“虚拟地理空间”和“领地”的制约 ,他们试图巧妙的阻止用户进入别的站点 (也就是 ,一种虚拟“家园”)。另外 ,论文还将讨论由于电子报纸的出现而引起传统报纸的记者在工作实践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新旧交织的媒体生态2013年6月,军旅题材电视剧《战雷》刚在北京卫视开播,就给远在山东沂源县的军迷们送去一股热效应,百度贴吧"沂源吧"挂出一条帖文《军迷们听说又一部军旅电视剧即将开播》。无独有偶,2011年,军旅题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开播不久,百度贴吧中也诞生了"我是特种兵吧"。伴随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攻城掠地,呈现出与传统媒体并立的态势。2014年6月12日,全新的《人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指出,工业社会的进步受技术的控制,而这种强制性的控制能力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活动。随后,哈贝马斯提出了相反的言论,他指出,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当前是网络和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更新带动了传媒领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将以什么形态出现,对未来媒体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将虚拟技术和新闻行业融为一体。本文以虚拟技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虚拟技术特有的属性,包括发展阶段属性、分类属性、基本操作属性以及现状属性等,并预测虚拟技术对未来媒体的发展影响,包括新闻机构影响、媒体发展影响以及群众反映影响等,最后确定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是力量还是桎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真正以新闻资讯为主的电视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于新技术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去年年底开始,新闻频道相继在两档王牌栏目《现场》《F4大搜索》中正式启用虚拟演播室技术,不但使得新闻直播的背景更加亮丽,也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播报形态。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虚拟技术的起源,目前在新闻频道以及其他电视媒体的运用情况,探讨未来虚拟技术可能发展的更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虚拟主持人挑战未来荧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0年4月19日,英国一家网络公司首次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虚拟的电视女主持人阿娜诺娃(ANANOVA)。同年5月30日我国第一个网上虚拟主持人亮相。有识之土认为,虚拟主持人的推出,是顺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和争占新的传播空间的需要。其出现不仅是对报纸、广播甚至网络等媒介的冲击,虚拟主持人也对真实世界中的主持人形成了一种挑战和竞争。 这位新闻女郎是英国报业联会媒体公司经过九个月的“孕育”,将她正式推上网络的。阿娜诺娃的身价已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