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和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医文化元素在电影中有着不同形式与程度的表现。人物传记片是中医文化元素最为集中的电影类型;以中医为主要题材的电影中,也有较为鲜明的中医文化印记;服务于电影类型融合策略,中医文化元素对氛围营造、剧情发展及角色塑造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较之专业技术层面的方药、针灸及按摩,中医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印记更易为观众所接受。因其显著的民族特色,电影还是中医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中国文化符号。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变革发展,武侠电影逐渐成为载体被融入不同电影元素,使武侠电影在近年间产生诸多重要变化。类型武侠电影出现的新型变化,使近五年的类型武侠电影和之前的武侠电影类型模式也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部分近年来武侠电影中增添的元素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探索中国类型武侠电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李伟 《大观周刊》2011,(44):130-130
每一次电影创作浪潮都离不开创新这一主旋律,而主旋律都以唤起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性、尊重电影创作者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电影创作者生动地发展为皈依。近年来密室类的电影扎推出现,也预示这一类创作小高潮的出现,然而作为一种类型,其叙事元素具有什么样的美学原则也成为一个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剖析密室类电影的叙事元素构成。旨在解开密室类电影的神秘面纱,也为了能使这一题材类型朝着更好、更健康,更具审美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影与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进程和影视文化大繁荣的今天被放到了一起讨论,于是碰撞出了文化的灿烂火花——城市电影.城市电影因其独有的商业价值被慢慢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研究城市电影的城市文化书写对这一电影类型的创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城市电影的解读,结合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具体影像案例,分析电影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城市电影中城市文化的书写与表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影创作中呈现出一种"黑色"倾向,即影片的基调氛围、人物设计、主控思想等都与西方的黑色电影相接近,由于电影创作制度及环境的不同,这些电影在视觉呈现和对暴力、人性的挖掘中并非与西方的黑色电影完全一致,而是在经过本土文化的经验和改造中,在影片创作里融入黑色电影的元素和风格,因而使得影片具有黑色电影的风格和倾向。在基于创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的观察和审视中,黑色风格电影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物质、文化、心理等现代性问题,进而表现了社会变迁进程中个体生命遭遇的现代性迷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新魔幻电影借鉴好莱坞魔幻电影的模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逐渐开辟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电影之路。本文梳理了当下中国新魔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类型元素进行深入探析,试图为中国新魔幻电影的繁荣发展投石问路。  相似文献   

7.
丁文凤 《新闻世界》2013,(8):271-272
从早期电影中对暴力的直接叙述,到20世纪80年代吴字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现,再到其后昆汀.塔伦蒂诺、沃卓斯基兄弟等人对暴力美学电影进行的风格化探索,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暴力美学热潮。暴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费的视觉文化样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生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粉丝电影"作为一个较新的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同时也遭受不少质疑。这一现象与当下中国的文化氛围、电影产业发展、社会群体心理和媒介环境息息相关。"明星+粉丝+电影"这一运作模式成功的将粉丝通过电影这个文化产品变现,其中以《小时代》为代表的影片创造出影像狂欢,也不乏一些影片票房惨淡,这引起业内人士反思。本文着眼中国电影市场"粉丝电影"过热这一文化现象,立足传播学对"粉丝电影"进行剖析,并通过将其与传统电影和国外电影比较,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其利弊,在窥探"粉丝电影"前景的同时探索国产电影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9.
朱壹 《东南传播》2014,(3):41-46
近年来,华语电影表现不俗,其中着意展现中华民俗特色的类型更是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绮丽的民族风采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如何更好地维持华语电影在亚洲市场的优势并且继续开拓欧美市场?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其中被忽略的一种优质途径,作为意在将中华元素远播海外的跨文化语言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语言培训和文化培育并重。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契合,中国民俗电影的市场也异彩纷呈,这就为民俗文化的传授提供了更相宜的选择。若使用得法,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能够进一步将华语电影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10.
一、浪漫与毁灭青春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起,一直都是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电影类别,这也是针对电影广阔的受众市场中,以满足年轻人这一主体受众群而产生的一种电影题材类型。无论是与好莱坞商业模式完美结合的美式青春电影,还是中规中矩的中式青春电影、菊与刀文化下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由于电影产业本身政策变革,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呈现出主旋律影片、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态势。就主旋律电影本身来说,其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呈现出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由此主旋律电影形成了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两种不同风格。就国家主流电影来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为代表的国家叙事将超级大片的商业元素包装进电影,形成了"新红色电影"这一独特类型,成为呈现国族空间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类型,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在很多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本文将这种佛教元素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探讨影片借助这些佛教元素在价值伦理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点.希望能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格局、价值建构,特别是与好莱坞电影的话语争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枪拍案惊奇》组合当下流行文化元素,力图在解决剧本瓶颈、类型创新和商业利润最大化等方面一举多赢;在电影文本形态上其跨类型、跨文化的特点,又在传播中产生了核心戏剧冲突和外围流行文化元素包裹之间排异、戏剧性和合理性权衡有误的问题,使传播效果与创作初衷间产生"悖论";其在中国当代民营资本商业电影的发展道路上,又具有一定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32年之前的旧市民电影,其所有暴力行为都属于伦理层面的善恶对决,而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打破了这种道德框架并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进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瑜编导的《火山情血》可称之为新中国电影模式的胚胎。影片所表现的阶级性的四个层次及其暴力性的内涵,颠覆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并就此完成了从旧市民电影的个体暴力向集体、阶级暴力的过渡转换。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色元素和对情感个体性的侧重,以及知识分子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又呈现出与后来新中国电影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大众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为方言电影准备好了大量受众。作为电影元素探索的一种途径,方言电影应依托地域文化并超越地域文化,正确把握受众对方言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走精品化的道路,拍摄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今传媒》2013,(11):100-10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碰撞愈益明显。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引进,极大的影响了且还在影响着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情节剧作为中美两国都特别重要的一种电影类型,对我们研究中美两国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本文在考量了各种标准之后,选取中美情节剧电影各十部,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最终从三个维度得出了中美情节剧电影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杜江 《新闻前哨》2010,(5):92-94
进口分账电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产品,其在中国却面临如何跨越文化壁垒、适应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的难题。类型策略作为调控差异和消费行为的美学体系中心要素,是分账电影的重要武器。本文从历史数据出发,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用文化协同、互补、亲近、折扣等理论,分析各典型类型的进口分账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不同境况的原因,评析其在调适过程中尝试的类型调整策略,从中寻找本土电影在国际化境遇中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念 《东南传播》2013,(8):42-44
如今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2000年至今的十余个年头,网络文学在市场化探索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网络文学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新思路,交互媒体作用下文本与影像的摩擦迸溅出“双赢”的火花.透析网络文学改编热现象,鸟瞰网络文学电影改编经历的起伏,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丰富了华语电影的类型缺口.新形势、新理念的元素灌输使网络文学在变革升级中,不断影响着电影改编的发展进程,使电影改编在历练摸索中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9.
邓肯  刘莉 《传媒》2021,(22):56-5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善于借用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魅力电影,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票房纪录.本文通过豆瓣数据爬取与分析,发现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电影与受众连结的桥梁,越来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形成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因此,借助传统文化这个关键因素回望高票房中国电影,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下欧美地区的影视作品,因其成熟的行业理念一直占据着国际影坛的半壁江山。使得中国电影的国际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以电影分析为主要方法,将民族元素对电影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同时从电影的剧本取材、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声音配乐四个方向入手,具体分析如何将民族元素融入电影中。并认为只有从民族元素中吸取精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