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作为中国南北文化的主要交融地,千百年来,淮河两岸的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花鼓灯。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繁衍生息,流传发展,逐渐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各种流派,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个性鲜明,人才辈出。为安徽乃至全国的舞蹈艺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导的重视,安徽民间舞蹈得到了大力弘扬,花鼓灯艺术得  相似文献   

2.
六何分析法,既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过程中,什么样的作品适合"走出去"(what)和如何"走出去"(how)是关键,六合分析法作为一个整体为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5X):15-15
连宋先后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开启了新的篇章,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也为走在前列的两岸出版交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而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更是两岸深入交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翟燕 《出版参考》2013,(22):33-34
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跌跌撞撞一路前行的我,也只敢说对策划有了一点点感觉,离心意相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我切身的体会来说,策划可以简单归纳成"三心二意"。所谓"三心"即专心、恒心、精心,"二意"即新意、满意,做到了这"三心二意",就迈出了打造畅销书的坚实一步。专心印象中一位新闻学的老前辈曾说过,做编辑记者要先做"专家",再做"杂家",对自己关注的领域要精通、专注,尽量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此外还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更  相似文献   

5.
<正>"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这是清朝初期,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的《舞者词》中的一段,形象地描绘了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妙轻捷的技巧。安徽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  相似文献   

6.
司国光  庄伟 《青年记者》2012,(30):36-3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要求提出之后,滕州日报社立足实际,融入"创新、创意、创造"理念,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三进三到三寻访"活动,体味群众的喜怒哀乐,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拉手、"零距离",新闻报  相似文献   

7.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数量的重视远远超过质量。为了"博眼球",有的信息做了"标题党",有的不惜牺牲新闻传播价值,甚至罔顾事实。三明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走心",从题材选择,到标题设计,再到文本制作,无不与用户换位思考,通过"走心"实现"吸睛",这也为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转型突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但是在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笔  相似文献   

9.
朱万曙 《出版广角》2015,(10):121-122
该文从何谓花鼓灯谈起,对《中国花鼓灯》"综论编""舞蹈编""音乐编""作品编""人物编""附录"等内容做了专业评述,认为《中国花鼓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花鼓灯艺术文化的面貌,是一部关于花鼓灯艺术的集成之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我国新闻媒体行业深入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并在全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然而"走基层"报道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者应如何将这项工作坚持做到底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我们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时刻谨记"走基层"是我国媒体应实行的最基本的政策,为人民服务也永远是我国新闻媒体的行业灵魂。一、"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跌跌撞撞一路前行的我,也只敢说对策划有了一点点感觉,离心意相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我切身的体会来说,策划可以简单归纳成"三心二意".所谓"三心"即专心、恒心、精心,"二意"即新意、满意,做到了这"三心二意",就迈出了打造畅销书的坚实一步. 专心 印象中一位新闻学的老前辈曾说过,做编辑记者要先做"专家",再做"杂家",对自己关注的领域要精通、专注,尽量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此外还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我觉得这个前辈说得很有道理,每一个领域,不管大小,都需要编辑静下心来慢慢领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33):64-67
与传统意义上的“兼职”不同,“职玩”者们希望在第二职业中尝试完成那些被自己错过的理想,让喜好与梦想真正成为自己的生活,从而调剂庸常,以在精神愉悦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3.
黄凯 《电子出版》2004,(9):20-21
影天机构董事长孙云翔最近似乎有点"不务正业",放着三个公司业务不管,自己整天扛着相机上北疆、走西域,玩得是风风火火。刚回家,也不去公司审查巡视,自个儿喜滋滋地闭门"修片"去了。  相似文献   

14.
正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记者肩负社会责任的重大,党报记者如何才能切实履行好光荣的职责,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笔者认为要做到"六到六勤",即身到身勤、眼到眼勤、耳到耳勤、口到口勤、心到心勤和手到手勤。"六到六勤"是依靠群众创造业绩的良好方法 "六到六勤"是调查研究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具体化,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到最终升华的一个过程,是党报记者走群众路线的直接表现。不论是什么行业,要想将工作干出色,都离不开这"六到六勤"。离了"六到六勤",就会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工作就  相似文献   

15.
郑文强 《东南传播》2016,(12):149-151
"走心"的电视新闻就是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温暖人心、能触动灵魂,让人从心底产生共鸣的电视新闻作品。制作一条电视新闻并不难,但是要达到"走心"这个水平,就必须下一番工夫。本文从思想认识和制作技巧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制作"走心"的电视新闻的主要方法,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点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孙璐  张丽 《中国广播》2015,(3):78-80
对台传播不仅要努力"入岛",更要求"走心",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靠服务意识"走心"、典型报道靠深采入情"走心"、活动报道靠创新方式"走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关东 《青年记者》2012,(14):41-42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六字诀"养生法,提倡"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走基层"正是要求新闻作品"接地气",基层生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题材,反映活生生的基层人物、基层风貌自然成了"走基层"报道的要义.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线采访的记者,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也一定要念好自己的"六字诀",即"勤、快、鲜、活、真、实".  相似文献   

18.
在悠久的人类历史中,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通过劳动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样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样式中,既凝聚着人的向往追求精神,也闪烁着人的创造智慧光芒。古代楚人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原始的"荆蛮"曾长期遭受殷人、周人的歧视排斥,曾多次遭受侵伐和伤害,只是靠自身的顽强  相似文献   

19.
<正>"某人独中头等奖几千万""彩民领得千万大奖",报纸或网络上这样的新闻是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仿佛别人中奖自己离中奖的梦想也更近一步了,更有甚者已经在幻想中奖后,拿着巨奖做些什么了。于是,为了抱得巨奖归,大家谈论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彩票事业中了,不过这种热情可并不只存在于当下,早在民国时期彩票已经有大批"粉丝"了。中国彩票发行始于清末,最开始是由于江北淮河泛滥成灾,官府又拿不出巨大的赈灾款,经商人申请成立  相似文献   

20.
盛力敏 《新闻世界》2010,(7):268-269
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有歌、有舞、有锣鼓等打击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中国9亿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