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下,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纸媒造成强烈冲击,其便捷性使得纸媒在第一时间发布的即时消息不再新鲜。"纸媒的出路在哪里?"这引起了"纸媒人"的深思。于是,不少纸媒将深度报道看成网络包围下的突围之道。《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纸媒更是将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打品牌,吸引了大批读者。由此可见,把深度报道做"深"成为今后纸媒发展的重中之重。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它处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近几年在陆续成立深度新闻部,腾讯的"棱镜"和"探针"、网易的"路标"、新浪的"新知"、搜狐的"新闻当事人"等,都是加强深度报道的探索.与此对照的是,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 《北京青年报》深度部、《京华时报》深度部先后合并或撤销, 《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改为深度报道版.这一表象说明,新媒体在争夺深度报道优势,纸媒面临危机.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今年是纸媒深度报道的崩溃年.崩溃倒不至于,目前深度报道的主力仍在纸媒,但纸媒的深度报道要谋求转型应变,则是正解.  相似文献   

3.
“深度”与“问题”深度报道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问题”,揭示的“问题”越重,社会关联度越广,所达到的“深度”越有价值。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职业态度:永远追问“问题在哪里”,永远追逐“问题”背后的“问题”。深度报道最稀缺的不是时效,而是“独家问题”。放弃难以做到的抢发新闻,专注于开掘沉在热点底层的“问题”,对于纸媒来说,或许是一种强项。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其他新闻报道类型而言,深度报道内容生产不仅要求纸媒对新闻事实做出全面、准确的把握,而且也对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需要重视发挥出自身在开展深度报道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并通过提升深度报道水平与传播长效,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的冲击下,纸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使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纸媒进入"夕阳期"的说法甚嚣尘上。且不论此论调是否正确,但纸媒如何应对生存危机,继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却是当下每个"纸媒人"绕不过去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认为,纸媒唯有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做深、做足深度报道,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巩固拓展自身的地位。从自身优劣势看发展深度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朱筱丹 《新闻世界》2014,(6):134-135
深度报道始终是纸媒面对其他媒体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条件下,纸媒深度报道需要借助微博等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但是纸媒深度报道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境,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疏导,很容易使舆论朝着与报道初衷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年2月《人物》杂志的深度报道《厉害女士》的网络传播为例,分析造成这种传播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纸媒深度报道应对网络传播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闻纵深>是以重大事件和现象的深度报道为己任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它的时效可以比动态报道慢一拍.但是对于现代报纸来说,时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刘展 《东南传播》2014,(9):149-151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构建了媒介新格局,但同时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的市场份额大幅缩水,甚至一些百年大报都遭遇停刊危机,纸媒"拐点"似乎真的就要到来。面对危机,纸媒须回归精英,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竞争力来凸现传播优势。本文以《南方周末》为例,分析它是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并以此为启示探索纸媒应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崔颖 《出版广角》2021,(12):76-78
目前,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案例探讨地方纸媒的转型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不足,从内容和运营两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地方纸媒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期为地方纸媒的深度融合与长效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兴起,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淡化,因此,纸媒要想在这种媒体形式多样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其深度报道必须进行改良和优化。然而很多纸媒在深度报道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尺度,使其在深度报道方面做到精细成功,成为纸媒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纸媒吸引更多阅读者的手段。本文就是针对全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如何改良而进行论述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蒋明 《青年记者》2017,(30):67-68
以严肃深刻而著称的深度报道,一直是构成纸媒严肃新闻的核心内容,被视为纸媒特别是党报的“拳头产品”.然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多年形成的媒体生态,让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形势,一些纸媒对是否需要坚守深度报道产生了犹疑.事实上,媒体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纸媒为受众提供独家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打造深度报道精品栏目,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并不是被移动互联打败的,从根本上说,是深度报道的质量出了问题。深度报道的式微对一个怀有新闻理想的人而言,深度报道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词汇。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新闻文本,而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的载体。这犹如央视五套关于足球的新闻很多,但唯有《天下足球》可以被称为"最纯粹的足球新闻"。纸媒兴盛时代,尤其是本世纪的头十年,不管是都市报还是中央级纸媒,纷纷开设了深度报道版面,深度报道记者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由于深度报道操作周期相对较长,很难保证每天都有有分量的报道呈现,所以深度报道版面不定期或者间隔式推出。例如《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3.
黄玲玲 《中国传媒科技》2023,(3):106-109+130
【目的】探索纸媒的深度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存活、发展甚至重构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永州日报》发布的深度报道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全媒体时代下纸媒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和策略。【结果】通过记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对新闻内容进行追踪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纸媒突破重围的最佳优势。【结论】深度报道帮助纸媒引导舆论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全媒体时代,更应发挥作用,创新报道形式,延续纸媒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提供更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度报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情境:一边是知名纸媒如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华商报等裁撤深度部,另一边却是澎湃等新媒体在深度报道内容上持续发力,成为现象级媒体,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凤凰等网媒也频频发力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三度影响力”理论可以解释人们为何很少在微信上分享深度报道乃至严肃新闻,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不能带来“快乐”的情绪.因 为在报社做新媒体,近一年来我看了些互联网方面的书,终于对此前一直思索的问题——移动互联时代纸媒的深度报道为何突然不行了,有了一些认识. 几年前,深度报道还曾一度被视为纸媒对抗网媒的最重要武器之一.与喧嚣浅薄的网媒内容相比,大气庄重的深度报道看起来确实器宇轩昂,似乎有甩网媒几条街的潜质.不承想,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深度报道反而率先成了“气候变化”下的“生态难民”,要么乏人问津,要么处境尴尬,很多以深度报道为生的部门甚至被裁撤.  相似文献   

16.
李霞 《今传媒》2014,(6):120-121
深度报道,按照《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目前,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重要新闻报道形式。然而,自媒体时代,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语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传统媒体也开始顺应趋势纷纷加入了微博发布的行列,所以将微博发布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成为了目前深度报道新趋势。本文拟从微博与深度报道的互补性,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两个方面试分析如何发挥微博优势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深度报道已成为纸媒应对新形势,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坚持正确的做深度报道的宗旨是党报得以发展、党报深度报道得以安身立命的关键。只要坚持改革和创新,党报及其深度报道的春天就不会遥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广告"源头活水"的逐渐断流,纸媒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多家纸媒宣布关停。而一度也面临亏损的江淮晨报,却逆势而上,从2014年开始扭亏为盈,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江淮晨报为何能在困境中走出一条向上之路?答案是"融合",即在内容、流程、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谋求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长远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依靠互联网为载体开始发展。这些行业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加快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进一步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出碎片化和浅阅读的特点。本文以纸媒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在浅阅读时代背景下,纸媒深度报道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纸媒的公信力、权威性是优势所在,而这种公信力和权威性最终体现在内容的承载上。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爆发式出现,传统纸媒的部分内容如时效性强的新闻信息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但新闻摄影、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副刊仍然是传统媒体的"四大看家本事",有着与新媒体同类传播的比较优势。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