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刊发过大量广告。这些广告从新闻之外的角度,为读者提供政治、经济、生活等信息,为边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它们不仅是解放区广告的重要一页,而且也构成中国广告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研究价值。通过大量史料可以获知,广告不仅成为当时《解放日报》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拓展了《解放日报》的信息服务功能,传播了先进思想、普及了文化知识,还沟通了供求关系、繁荣了边区经济,并为以后党报刊载广告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2.
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5日,至1947年3月27日停刊,共刊载各类广告5559条。在边区经济极端困难的状态下,广告客观上成为了《解放日报》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广告也发挥着与边区各界沟通信息的重要作用。因此,广告经营受到了解放日报社的高度重视,在报社创建之初就专设有广告科来经营管理报纸的广告,由祝志澄负责。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解放日报的广告经营从初具规模到逐渐成熟发展,开创了党报经营广告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
许加彪  赵悦言 《传媒》2021,(14):91-9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抗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抗战社会动员,形成"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宣传态势.中共中央以延安《解放日报》指导全党工作,充分发挥了抗战社会动员的功效,形成了以笔为刀的革命传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赓续党报红色基因,有利于党的舆论信息的传播和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赟龙 《传媒》2023,(2):89-90+92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重要党报,受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全民化办报、网络化组织、经典化传播等个性化办报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热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播树立标杆,并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解放日报》贴近群众、塑造精英、把握时机、受众本位的经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解放日报、新华社撤离延安前后的这段史实,在党的新闻事业史上,是永放光辉的一页。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正处于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作为党中央的重要舆论工具,《解放日报》对当时革命斗争所发挥的巨大动员、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新闻改革,即为:1942年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第一次新闻改革这次新闻改革是以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为标志,与延安整风运动同步进行。其历史背景是:从1942年春天起,中  相似文献   

7.
张铭钟  杨璐帆 《传媒》2023,(18):87-89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党报的政治宣传工作,包括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舆论引导不动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包括《新青年》创办及改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改革开放时期新闻事业全面改革、新时代新闻事业全面创新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成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推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禾子 《新闻世界》2004,(3):40-40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报名《解放日报》。它怎么没有以市名为报纸取名《上海日报》呢?原来,《解放日报》报名源予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0.
从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开始,典型报道就在我国的新闻宣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建国以后,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塑造了雷锋、张海迪、孔繁森等具有不同时代风貌的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也成为那些  相似文献   

11.
《解放日报》是我党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报纸之一。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志,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本文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改版前后的内容比较,探讨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诉求,并提出几点对于现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宇川 《新闻传播》2023,(11):112-114
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奠定了陕甘宁边区的领导地位,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十三年间,延安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首府成为了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党在这一时期创立了大小报刊百份,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效地提升了根据地各方面水平,其中党办报刊和期刊以《解放日报》《中国共产党人》《群众》等六十多份,有效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也为现代报刊媒体提供了发展创新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初云玲 《今传媒》2011,19(1):69-70
在《东方杂志》45年的生命历程里,刊登大量教科书广告和杂志广告,《东方杂志》的广告式文本颇具现代性。这些广告涉及图书、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现代文明的门面标记"。《东方杂志》的广告文本既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反映着政治生活某些方面。广告使《东方杂志》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解放日报》原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百万雄师渡江后,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1949年5月28日清晨,上海《解放日报》正式出版。风云际会60年,《解放日报》始终站在舆论阵地的前沿,党报是它一以贯之的身份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新闻思想、邓小平的新闻论述、江泽民的新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继承发展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 从“五四”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办报、办通讯社、办广播电台,积极探索新闻理论。特别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直到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对华  相似文献   

17.
苏久青 《传媒》2023,(10):83-86
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绝境求生存的伟大胜利。在组织和动员大生产运动的诸多信息传播载体中,《解放日报》因其党报的特殊地位发挥了强劲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劳模文化”的传播,《解放日报》宣传阐释了党的方针政策,唤起了边区人民以主人翁意识“学劳模”“赛劳模”积极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8.
李雅玲 《东南传播》2010,(7):136-138
近代广告的出现,是以报刊广告的出现为标志。1936年—1949年《新疆日报》上刊登的虽然大多是告白、启事类的广告,但它作为一种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某些方面的状况。研究此时期的广告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新疆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一些情况。本文试从当时《新疆日报》上刊登的广告的类型、特征等方面简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几点说明一、《解放日报史》一书,拟全面反映延安《解放日报》从创刊到终刊(1941年5月16日至1947年3月27日,共出2130期)的整个历史过程,重点放在办报路线、各个阶段的宣传方针、编采工作等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上。该书以《解放日报》所贯彻的党性、群众性、组织性、战斗性为红线,力图概括总结出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报工作的基本经验,确立《解放日报》在党报史上的地位,阐明其作用及影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编辑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出版物要有明确的出版宗旨、依靠群众办报办刊、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养、刊物要同时兼顾形式与内容等。毛泽东的这些编辑思想,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中得到了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