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各级媒体机构也一直在积极进行转型尝试,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媒体组织仅仅通过表面的"融"较难满足受众需求,唯有从表面的"融"走向本质的"熔",从软件到硬件,从人力到制度进行彻底的"熔化"再锻造,方可做到真正的媒体融合,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21至23日CCBN2012暨第20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三网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各方结合自身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网融合"都做出了"更具体"的解释。从"三网融合"到"媒介融合"再到"产业融合",三年前我们在杂志上讨论的场景如今已经在CCBN展会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君荣 《东南传播》2020,(12):21-23
本文从"媒介融合""治理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理念、路径和方法。文中提出了"媒介融合"要牢牢树立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观念;"治理融合"是落实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是主流媒体从"媒介融合"走向"治理融合"的核心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主流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理念;群众路线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等观点,并得出社会治理的运行必须内嵌于主流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湖南广播电视台以自有强势IP为切入口,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市场理念,通过做强旗下新媒体平台芒果TV,积极探索从"独播"到"独特"的融合发展道路,从"一云多屏"的视频平台,到"芒果TV生态平台"以及"(内容+技术+用户)×资本"的发展模式,再到"五轮驱动"与"五径突围"的战略布局,不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共生共进,媒体融合逐步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与新媒体进行多方面的融合,以探求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在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媒介融合一些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把关人"角色的转换问题。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逐渐增强,更多的"受众制造"的信息进入大众传媒领域,传统媒体已难以胜任"把关"重任,如何实现传播角色的转换成为媒介融合进程中传统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媒体融合体现在突破了向网络平台售卖节目的层面,而是创新了观演互动的场景。《我想和你唱》这类节目把观众从线上"投票者"和"幸运获奖者"提升到"表演者"的角色,为观众与明星共同建构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互动仪式链,使电视节目与网络实现了从"渠道融合"到"渠道+内容双融合"。  相似文献   

7.
2017年新年伊始,中央召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增强媒体的引导力、吸引力和传播力,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8.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媒体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融合新闻环境,及时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和身份嬗变。本文立足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的背景,从传统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出发,结合公民新闻和意见领袖理论,以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新媒介环境下"把关人"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15年的"两会"报道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变化,融合新闻成为媒体运作的主流和内容形式的主体。随着融合新闻平台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融合报道技术对受众互动体验的刷新,以及融合报道样态对时政报道范式的变革,中国时政新闻进入了"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今年的"两会"报道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笔者通过对今年"两会"报道变化的分析,解读了媒体融合带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背景下对媒介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强  夏虹 《今传媒》2012,(3):13-15
"三网融合"为媒介融合理念的践行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三网融合"历经十四年的发展,却未有实质性突破。通过梳理其演进历程,不难发现我国"三网融合"面临着条块壁垒等难题,唯有创新管理机制,方可打破目前的发展瓶颈。美国"三网融合"成熟的管理体系包含了两个核心要素,即《1996年电信法》和以联邦通讯委员会为核心的监管机构。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美国"三网融合"经验以及汲取教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促成了国内多媒体融合的步伐。本文首先从O2O模式、二维码技术、微视频资源等方面分析了"书网合一"的O2O模式。再从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功能界面和资源汇聚等方面阐释"书网合一"系统的构建,并以华师微视系统为例,分别从访问次数和访问用户数对该系统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二维码与微视频融合的华师微视构建"书网合一"O2O模式的新型教辅实现了纸质图书与数字化资源的无缝对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以期探索媒体融合和数字出版转型模式下教辅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传播,融合发展,是新时期传统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大命题,同时也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势所趋、时代所迫的"刚需"。近些年,各级党报和都市类报纸为此都做了可贵且有益的探索,在丰富传统主流媒体的媒介形态、扩大传播"肺活量"的同时,也利用新兴媒体为传统媒体做出了一定的品牌增量。但同时也应看到,融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深刻的时代课题,知易而行难,任重而道远,应当说从国内报界的探索实践来看,现在还处于融合发展的起步期。  相似文献   

15.
从融合的角度,从能够覆盖用户各种视频需求的内容、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挖掘增长点,向"全视频"方向转变,这是利于视频网站长足发展的核心模式。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地不断变革发展,影响着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在如今新兴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媒体融合背景,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成为我们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内容上来看,需要我们挖掘具有"实、新、特"的好故事,激发对方听我讲的兴趣;从视角上来看,需要我们压低身姿,以个人魅力折射中国魅力;从渠道上来看,讲好中国故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要利用媒体融合所提供的平台,将"好故事"传递出去,激发国际人士参与讲故事的热情。通过利用媒体融合的特征,发挥媒体和信息媒体的资源优势,讲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从"我的"转化为"我们的",才是"一带一路"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7.
纸质报刊融合是我国媒介融合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报刊融合从"互联网+"逐步向"智能+"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继而出现新的智能化的产品形态,同样依托于技术,媒介产品从强调渠道传播向场景传播过渡。从整体上看,报刊资源整合后效应初显,党报和省级报刊影响力明显增强,但也可能面临智能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未来,报刊的智能化融合趋势将为增强品牌影响力、培养新型阅读模式和扩宽商业模式提供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的模式和生态也发生着变化,本文尝试将媒体的深度融合与生物学的基因重组进行类比,进一步探讨融媒时代下如何实现媒体传播从相"加"到相"融",如何推动相互融合的项目产生化学反应,促进融合改变传播。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万物智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智能发展变化,智能应用以及影响等方面,而涉及"万物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融合体系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因而初步探索图书馆服务融合体系的途径具有学术和应用意义。结合"万物智能"的大环境,有机融合并改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能使"万物智能"从整体上综合地、个性化地作用于读者身上。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身处"信息化时代"和"媒介化社会",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的媒介化"和"媒介化的风险"。新媒体的普及和蔓延更增添了危机传播发生的机会,而媒介融合则将这一局面搅动得更为复杂和多变,许多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经验和观念遭遇空前的困难。当"危机传播"遭遇"媒介融合",我们需要全方位地重新思考"危机传播管理"这一命题。从本期开始,本刊邀请两位理论和实践兼具的青年学者王朋进和来向武,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危机传播管理"从理念到操作的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