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周斌 《新闻爱好者》2011,(13):60-61
南阳电视台《宛都播报》栏目是一档日播45分钟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创办十年来,栏目始终把"传播爱心、担当责任"作为宗旨定位,"做负责任的报道","让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说话",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并早在2003年就被评为河南省  相似文献   

2.
<正>《帮帮团》是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推的一档大型民生帮忙类栏目,2014年荣膺"中国民生新闻领导品牌栏目"、"全国广播电视民生影响力十强品牌"称号。栏目立足"公益帮忙爱心服务",提出"大家帮大家"的公益理念。每天90分钟直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1,(11):101
至爱传媒问鼎王道江西五套成立于1999年。成立之初,硬件、人才、收视率在省台都相对落后。2004年,江西五套着手建立爱心品牌,打造中国最红的爱心传媒。至2007年,仅仅三年时间,就凭着品牌建设的卓越成绩成功跃居全国地面频道前八强、全国公共频道第一名;新闻栏目《第五社区》在全国民生新闻十年唯一的一次评选中荣获"中国优秀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4.
贵港广播电视台的"红旗飘飘"栏目是由中共贵港市委组织部和贵港广播电视台于2004年初创办的党建栏目.七年多来,"红旗飘飘"始终以"树先锋形象,展红旗风采"为宗旨,力求办成贵港市宣传党建工作的阵地,办成干部群众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窗口.栏目已播出节目200多期.2008年12月,在全国第十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大会上,"红旗飘飘"获得优秀奖,这是广西唯一获此荣誉的栏目.  相似文献   

5.
<正>《帮帮团》栏目围绕"公益帮忙爱心服务",不断更新帮忙方式,延伸帮忙触角。在成功推出《第一调查》《维权时间》《寻找王》等知名子品牌后,2015年初又增加《相亲面对面》板块,为许多单身男女搭起寻找爱情的桥梁。《相亲面对面》板块每天时长3—5分钟,节目以真实表达嘉宾特点和具体需求为目的,不作秀  相似文献   

6.
编前语     
<正>2013年,对于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第一时间》迎来了十周岁生日,栏目承载十年辉煌再出发。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一个电视栏目来说,这十年塑造了一个民生新闻节目的里程碑。十年来,《第一时间》坚持"最快的报道、最新的资讯、最真诚的服务",关注民生贴近民心体验民情;十年来,六十多位记者跑遍江淮大地,记录百姓的喜怒哀乐;十年来,《第一时间》创下收视传奇,收视率始终稳居合肥市网第一,安徽省网前三,《第一时间》成长为安徽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7.
2009年,四川广电集团延续打造"爱心成就梦想"平台定位,以"爱"为内核,开拓创新,积极策划推出一批高水准的活动和栏目,稳固自身不可动摇的爱心平台地位。  相似文献   

8.
实施栏目带动提升党报创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7日,中国新闻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安徽日报>"热点透视"栏目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2007年度)新闻名专栏.<安徽日报>焦点新闻版的"热点透视"栏目创办8年,自2007年以来,加大创建品牌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叶靖 《新闻实践》2008,(7):72-72
大地震对民族来说,是巨大的"时艰",而对媒体来说,是巨大的"遭遇"。钱江频道"范大姐帮忙"栏目迅速行动,在抗震救灾中用"帮忙"彰显责任,让"爱心"超越磨难。一、新闻报道围绕"帮忙"特色,展现媒体价值取向"帮忙"满足受众知情权。地震发生当天,"范大姐帮忙"记者就兵分四路,赶赴浙江省地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十五日,是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发布十周年。浙江日报、福建日报、安徽日报举办了《办社十年》、《集体化十年》、《沿着集体化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等栏目,大力宣传组织起来所显示出的优越性和美好前景。十五日这一天,安徽日报、福建日报均以很大篇幅刊登了有关社、队十年来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救助受伤云南小伙的莘县爱心群体、用鲜血诠释正义的安徽小伙纪北平、坚持为老弱病残上门服务的"活雷锋"理发师来玉香、醉心良种选育的"草帽专家"侯廷荣……今年以来,围绕聊城市委、市政府"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的开展,聊城日报开辟了"寻找身边的形象大使"栏目,推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代表聊城形象、人人争做形象大使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大众日报时事对外部按照大众日报编委会关于"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和努力培育名牌栏目的要求,在大众日报国际新闻版上推出"环球论坛"栏目.栏目初衷是就国际上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约请高层次专家写稿,靠独家权威的观点和鞭辟入理的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栏目平均每周发稿1至2篇,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2008年1月,"环球论坛"栏目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大名牌专栏.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曾担任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11年,央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担任主持人。十年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地面主频道,从1960年开播至今,福建电视"公益、爱心、帮忙、服务"是我们的定位,"大家帮大家,我们有一套"是我们的口号。两大民生服务通栏带搭建帮忙平台,《帮帮团》每天一小时直播,为百姓排忧解难;《健康每一天》普及中医养生,传递健康理念。电视脱口秀《郁莉开讲》与美食文化节目《舌尖之福》、艺文访谈栏目《纪  相似文献   

15.
胡鑫  董健 《新闻传播》2006,(4):50-51
《东方夜新闻》是东方卫视倾力推出的一档晚间新闻栏目,每晚22点播出,长度50分钟。从2003年10月开播到现在,《东方夜新闻》的收视率一路攀升,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2004年,《东方夜新闻》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面对面》等知名栏目一同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名栏目称号,成为电视界普遍公认的较为成功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涉及居民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多,许多电台、电视台纷纷开办关注民生的访谈栏目,演播厅内、录音房中,各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或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或接听并回复市民打来的热线电话。作为平面媒体,2008年《周口日报》进行改版,推出社会新闻版,创办了"民生会客厅"栏目,就当前民生问题邀请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答。栏目开办时,笔者被临时选为主持人,至今栏目已开办30余期,由于报纸等平面媒体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的小型多人访谈栏目并无现成模式,笔者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改善主持风格,现将主持心得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今传媒》2011,(6):1-3
安徽广播电视台位于合肥市,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级电视媒体,也是中国第一座以省命名的电视台。安徽省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不少的文化名人诞生在这里。安徽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积极开拓进取,在节目内容、栏目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集时事、娱乐、影视、资讯于一体,以保证和满足观众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现在安徽卫视已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强势媒体,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且有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安徽广播电视当红的金牌主持人王小川。王小川,男,安徽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合肥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系,2002年供职于浙江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2004年至今,一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超级新闻场》。2005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前沿访谈》栏目。2006年曾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八面皖风》栏目。2008年主持安徽卫视奥运火炬合肥站、黄山站传递直播活动,同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欧洲冠军杯足球赛大型直播节目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直播节目。2010年主持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周日我最大》节目。个人荣获多个奖项,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安徽省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2010年获"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提名奖",所主持的《超级新闻场》节目收视率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2009年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07-2008年度电视栏目大奖,"全国上星栏目30佳"称号。王小川主持言辞犀利,幽默风趣,主持风格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欢。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1,(10):82
安徽卫视自办栏目全新发力,成为与电视剧并驾齐驱、扩大影响的第二驾马车。以"剧行天下爱传万家"为核心理念,安徽卫视自办栏目独具魅力,影响全国。安徽卫视中午档收视新贵,蝉联收视冠军。《男生女生向前冲》  相似文献   

19.
武义人民广播电台《阳光热线》直播节目于2007年7月份开播,节目以展示部门形象,倾听百姓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促进行风建设为定位,开设"面对面"和"回音壁"两个子栏目。"面对面"是以各个部门和单位为上线单位,邀请其主要负责人到广播电台直播间做节目嘉宾,向听众介绍单位工作职能、业务开展、行风建设情况、宣讲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做出相关服务承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周口广播电视台"乡村服务社"栏目从2010年6月开播,至今已历时三年多,栏目立足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创立了媒体与公司共同经营的"栏目+公司"式的电视产业链模式。如今,"乡村服务社"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看的栏目,也逐渐成为同行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并作为"周口模式"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电视台推广,"乡村服务社"的成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