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贺杰 《东南传播》2016,(5):151-153
在近些年的媒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在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两难之境。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二者之间是矛盾冲突还是可以平衡取舍,是值得新闻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某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干预性报道导致影响司法判决和事件进程,某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以及灾难报道反而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新闻伦理观,以期在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之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冯刚毅 《新闻窗》2010,(5):65-66
媒体报道新闻事实,同时报道的内容对受众产生影响。在一些人看来.媒体对自杀事件的不适当报道,似乎在示范、暗示、鼓励自杀,媒体在不自觉中制造祸端。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4.
先由媒体报道苦难故事,再由媒体发出救助倡议,这样的新闻报道日见其多。某地的几家媒体,在开学之际,各自组织的名目繁多的捐助贫困生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而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两人住在同一个病房,病情相对较轻的那个有记者报道,爱如潮涌;病情更重一些的那个没经过报道,竟无人问津。这样帮了一些人,同时却对另一些人造成了难以名状的伤害,也使得媒体公正性大打折扣。媒体应该适度控制这类新闻的报道频率,一段时间内,一家媒体这类新闻不能太多、太密集,要把握好报道“尺度”和平衡,不能对市民爱心造成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与导向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与解决,而媒体报道受其新闻观念影响至深。从"灾难新闻"到"危机报道",中国媒体报道观念及媒体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周泽 《新闻记者》2004,(3):30-30
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其传播的内容对公众具有极大的的影响,因而其导向极为重要。在媒体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通常对政治导向都比较敏感,也大都能够准确把握。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法律专业素质的欠缺,一些报道和评论,尤其对案例的报道和评论,并未准确体现法律的精神,有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效应是媒体报道所引发的社会效果及受众作出的相关反应。由于立意观点、角度选取和刊播时间不同,报道形成的新闻效应也不尽相同。在法制报道中,媒体应尽量规避风险,防止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独家新闻,也叫独家报道。《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界定是,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有的新闻事件具有多种新闻价值,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同时报道,但若选择了独特的角度和主题,运用了他人所没有的素材,产生了不同的新闻价值,也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由于能抓住读者,提升媒体影响力,因此为记者和媒体老总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钱发失实报道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事件所引发的效应让外界对新闻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伤害。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新闻失实对新闻事业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突发新闻的“二次伤害”,主要是指在天灾人祸的报道面前、在重大突发性新闻和灾难事故的报道现场,新闻本身的客观事件已经给当事人造成了物质或精神的第一次伤害,但是,因为新闻从业者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让受害者或者当事人或者受害者的亲属等被新闻报道“二次伤害”。这种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现象频繁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到媒体公信力,也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痛苦,我们要学会规避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1.
胡广 《新闻世界》2014,(9):15-16
对于重大灾难新闻的报道,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道新闻成了最重要的使命。在地震灾区,哪些内容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我们在采写新闻时,应该坚持哪些原则?笔者结合自己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在一线的报道经历,谈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灾难新闻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但报道难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在新闻伦理方面出现问题,目前主要有采访干扰救援、消费灾难、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等.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灾难报道的增多,因灾难报道引发对被采访者,受众,采访者的次生伤害也频频发生。这些次生伤害产生的背后有着媒介技术发展,新闻事件选择把关过程的导向性偏差,传播者脱离现实的受众想象等多方面社会诱因。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始终存在着真相原则、责任原则、独立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本文对照这些新闻伦理法则,分析了汶川地震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有悖新闻伦理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鹏 《传媒》2012,(5):67-68
随着世界各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愈加显示出其重要影响。媒体的巨大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了因媒体报道引发的矛盾纠纷,一些新闻当事人或受众认为媒体报道存在瑕疵、失实、不公正之处,又或侵犯了  相似文献   

16.
孙伟 《新闻世界》2014,(9):235-236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虚假新闻,这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摧残和伤害。虚假新闻的产生及危害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的知晓和关注。新闻机构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报道是赢得媒体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郑德梅 《青年记者》2017,(11):18-2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新闻报道主体.这些儿童新闻经过自由畅通、多元互动、开放快捷、立体海量的各种新媒体报道,促进了全社会对儿童群体的了解与关注,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但与此同时,很多新媒体儿童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伦理失范问题,对一些儿童产生了严重伤害.保护儿童权益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传播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树立规范的核心伦理理念,构建良好的儿童新闻传播机制,保护儿童权益.  相似文献   

18.
李援 《新闻战线》2015,(7):168-169
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传媒体系也越来越现代化,新闻媒体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产物,并担负着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件的主要职责。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各大媒体均将其作为头条新闻进行报道。针对于此,本文从新闻媒体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媒体报道欧债危机的视角,为其他媒体报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后,各方媒体对事故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有效地发挥了传播信息的作用。然而,在新闻伦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新闻伦理规范,既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又要尊重受害者隐私,以人为本,避免对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