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藤田贵久  李在荣  吴文汐 《传媒》2023,(9):22-23+25
<正>民营电视台与公共电视台共同构成日本二元制广播电视体制,在数量方面,民营电视台远超公共电视台。民营电视台追求广告收入和收视率,导致对纪录片的制作与排播相对较少。朝日放送是日本最早成立的民营电视台之一,自开播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其《电视纪实》栏目是日本民营电视领域仅有的两档面向全国播出的纪录片栏目之一,朝日放送在纪录片制作和栏目运营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纪录片的大力扶持,以及一批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的热播,在上世纪90年代初纪录片的繁荣之后,纪录片又呈现出复兴的姿态。频道化为纪录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媒体环境也为纪录片带来新的变化与方向。顺应潮流,与时代同步,《新视觉》这档已经播出十四年的文化艺术专题栏目,也相应地在选题方向和节目形式上作出改变和突破,尝试纪录片的制作形式。但周播栏目内的纪录片,决定了其小成本投入、短周期制作、片子时长固定的特质,如何在诸多的限制中制作出不失水准、仍具有人文关怀的纪录片?本文拟以《新视觉》栏目曾获得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佳短片的《打开嵩口》为例,从角度切入、主题提炼、片子架构等方面探讨怎样从实际操作中提升栏目内纪录片的质量和精神。  相似文献   

3.
岳凯  许多 《记者摇篮》2007,(1):57-59
电视纪录片,一般以投入大,制作周期长,反映问题深刻见长。这都是与栏目化相违背的特点。但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却形成了一股纪录片栏目化的潮流。类似于“讲述百姓故事”方向的纪录片栏目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总是有这种以纪实为方法,以民间生活为题  相似文献   

4.
孙振虎 《现代传播》2007,(3):146-148
虽然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一直比较单一。这一方面缘于纪录片创作对技术和器材的要求比较苛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宣传方针、创作思想、经营思路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欠缺造成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化,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力量也逐渐显现出百花齐放的争鸣态势。创作力量的多样化更加有利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对中国纪录片各种制作力量的扶植和整合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主流媒体仍然是纪录片制作的核心力量据了解,目前全国主要影视机构库存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超过0.5万部,历史影…  相似文献   

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纪录片悄然兴起,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最近几年,由于《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纪录片拍摄获得成功,纪录片于是成为了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全国各地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纪录片的产生。另外一个方面,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关于纪录片制作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本文运用形式主义和写实主义等电影理论,针对目前纪录片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主要包括蒙太奇以及故事化手法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蔡新丰 《新闻通讯》2014,(11):24-26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纪录片悄然兴起,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最近几年,由于《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纪录片拍摄获得成功,纪录片于是成为了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全国各地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纪录片的产生。另外一个方面,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关于纪录片制作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本文运用形式主义和写实主义等电影理论,针对目前纪录片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主要包括蒙太奇以及故事化手法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5月 ,央视一套进行了强力改版 ,配合此次改版 ,整合原《纪录片》栏目、新影和科影制作中心纪录片创作力量 ,新推出纪录片栏目《见证》。该栏目由 3个板块构成 ,分别是 :《纪录者》、《亲历》和《发现之旅》。中国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其中的栏目化现象也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就此本刊特地专访了《见证·纪录者》制片人陈晓卿 ,并约请该栏目主编肖同庆撰文 ,试图通过对一个栏目的解剖 ,共同探讨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对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新媒体语境的特点,使创作适应网络传播,是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近3年《博鳌亚洲论坛》官方纪录片的拍摄,从故事设计与制作语气、拍摄的基本调性与技术表现、节奏与受众的观看"焦距"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媒体时代官方纪录片创作之创新可能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敏 《新闻天地》2002,(11):30-30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其子栏目《生活空间》(后来又经过两次改版,形成了现在《百姓故事》栏目的叙事风格)把自己定位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栏目的出台,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河,是中国电视界探索适应中国电视观众的纪录片市场的有益尝试。其实,在中央电视台之前,上海电视台曾进行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市场方面的探索。经过精心筹划,《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在该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由于存在节目来源、运作资金等  相似文献   

10.
4.0时代,营销具有社交性、可移动、交易性及永续性特征。网络自制播出背景下,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得以凸显,品牌建立与运营显得格外重要。作为"风味"旗下子品牌,《风味人间》坚持品牌化运作,在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按需制作,用精良的作品、多渠道宣传构建完整产业链,短期内迅速聚势,为"风味"品牌的塑造和后续产品推广铺平道路,加深了纪录片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孔昭巍 《视听界》2012,(1):78-80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电视台成立了纪录片工作室,开设了人物纪录片栏目,拍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在电视纪录片及人物专题片制作领域,江苏电视台是国内最早提出将电视纪录片“平民化、栏目化”运作的省级台。1996年推出的《21点纪实》栏目,以平民的视角、纪实的风格浓缩社会百态和人生精华,先后制作播出了“老外在南京”系列、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传媒的诸多栏目中,法治专题节目有着比之其他栏目不同的特殊性,因为此栏目的宗旨是宣传和普及法的,而法的看点是有其制作特性的。栏目定位是节目的灵魂准确的定位是栏目的灵魂所在,从节目的选题、结构、拍摄乃至包装,都要以栏目的定位为出发点。相反,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属于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现今的社会,人们对电视纪录片的喜爱程度大大提高,重点阐述了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与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据考证,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是1905年的《定军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自此纪录片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个世纪90年代纪录片以"栏目"形式在电视台播出逐渐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存模式。许多从业人员认为:中国纪录片经过多年的摔打、考验、探索和发展,纪录片走栏目化道路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国外纪录片先进的栏目化相比,中国纪录片市场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由于许多纪录片长期在体制内运作,缺乏真正的栏目化意识。本文从我国当代纪录片发展现状、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现状和思考、以及纪录片栏目化与观众的关系角度入手,对纪录片栏目化做一些探索与思考,希望对我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做一点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马遥 《传媒》2017,(17)
当前,网络自制旅行纪录片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都形成了与自身品牌个性相符合的传播机制,成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与认可.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自制旅行纪录片的品牌传播特色,以期为其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唐永勇 《新闻传播》2014,(2):191-192,194
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纪录片与电视栏目相结合,纪录片的栏目化已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主要生存方式之一。本文通过阐释《纪录重庆》栏目化的生存方式,从宏观的视角观照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路径和整体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7.
当收视率成为栏目纪录片适应大众传播生存状况的风向标,栏目纪录片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研究因而进入我们的视野。当前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制作技  相似文献   

18.
“艺术创作研究”栏目刊载了三篇关于电视纪录片地文章。谢勤亮的文章《纪录片的重新定位》认为,中国纪录片只要以市场准星重新进行定位,就有望成为电视业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西部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富矿,有内容和形式上,西部纪录片正进行着多样化的创作实践。高力的文章《从西部文化资源看西部纪录片的未来空间》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评论。蔡凯如的文章《兽的“人化”与人的“兽化”──试析电视纪录片〈英与白〉的伦理价值观》则是对荣获2001年四川国际艺术节“金熊猫奖”长纪录片、导演、创意和音效四项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进行了视角独特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9.
品牌是识别符号与象征意义的统一体,品牌定位是针对目标消费者所制订的一整套品牌的含义.纪录片栏目<见证·亲历>的品牌定位可以概括为属性的历史感和情感的亲历感.这样的品牌定位策略是基于栏目的内容、形态、栏目所占有的资源和市场竞争状况做出的选择.纪录片栏目整体品牌的打造要求我们必须以品牌定位统领内容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微纪录片是基于新媒体网络且由全民生产的具有即时性、草根性、碎片化等特点的纪录片,其从制作到播出都与传统纪录片多有不同,而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短短数年间就将中国社会带入了全民纪录时代,其不仅在新媒体中风生水起,甚至开始向主流媒体回流.2015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南京电视台面向南京电视台、南京网络电视台、全国各视频网站及微信平台等推出了30集微纪录片《抗战》和40集微纪录片《战鹰》,每集虽然只有短短3分钟左右,但高水准的制作获得了大众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