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最坏耕地的级差地租指原已投入耕种的最坏土地A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级差地租。通过提供级差地租的土地上的追加投资,或者通过A级土地上追加投资,除了追加投资生产率的差别外,还必须具备追加投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没有平均化为平均价格的充分条件,最坏耕地A才提供级差地租。或者通过比A更坏的新地A-1上的投资,原有的最坏耕地A也有级差地租。最坏耕地A的级差地租的具体形式,不仅有级差地租Ⅱ,还有级差地租Ⅰ。  相似文献   

2.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问题,是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在了解了这一问题之后,才能对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过程和级差地租量运动的规律有个正确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什么又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先分析一下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是租种较好土地的资本家向地主交纳的一种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所以能够提供超额利润,首先是由于他们使用的土地有较高的肥力或较  相似文献   

3.
绝对地租     
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我们是假设最劣等土地不交纳地租;这实际上是意味着在分析中把土地私有权这个因素抽象了。这个假设虽然对农产品一般价格规定的说明有影响,但对级差地租的研究是无妨碍的。因为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那部分剩余利润的形成,与土地所有权毫无关系。把土地私有权抽象掉还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纯粹地进行。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级差地租的分析上,土地私有权在实质上是已经当作前提假定了。因为如果没有独立于资本之外的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剩余利润就不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也是市场主体,他们追求的是致富,而不是温饱。级差地租Ⅱ主要应归农户占有,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为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供了可能性,但只有采取配套措施让农民能真正勤劳致富增加各种投入才能变成实现性。这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对于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存在着不同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有的同志认为,级差地租的产生,一般的共同的经济条件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因而认为级差地租本质上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另一些同志则不同意上述说法,认为产生级差地租的关键在于作为经营对象的土地的独占、使用和支配。第三,有的同志采取了综合态度,认为只有作为经营对象的土地的垄断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级差地租.为什么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出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要转化成级差地租Ⅱ,通行的解释容易产生一些含混不清的含义甚至歧义,需要进一步地明确.  相似文献   

7.
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级差地租。为什么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出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要转化成级差地租Ⅱ。通行的解释容易产生一些含混不清的含义甚至歧义,需要进一步地明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辞典中关于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原因的论述,大多采取以下的说法: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但它与级差地租的形成毫无关系,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许多教材在论述中都引用了列宁在阐述马克思地租理论时提出的“双重的垄断”的论述。列宁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是双重的垄断。一种是土地经营(资本主义的)的垄断。这种垄断是由于土地的有限而产生的,因此是任何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这种垄断的结果使粮食价格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对优等地的投资,或者说,生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有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有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并产生不同效益情况的存在,最坏耕地就会有级差地租。土地和农产品的垄断,不但阻碍不同等级土地产品的生产价格平均化,也阻碍同一土地多次投资产品的生产价格平均化。马克思在分析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时,采用了抽象方法和分析、综合方法的结合。应该全面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商品化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以信息作为内容来满足精神需求,并采取商品形态的文化现象(文化商品化Ⅰ),此即文化产业化;二是以信息作为辅助或主要手段来实现商品销售和资本增殖的文化现象(文化商品化Ⅱ),此即文化附加值。文化商品化Ⅰ和Ⅱ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厘清文化商品化Ⅰ和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细致地梳理文化变迁的模式以及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11.
高昕 《考试周刊》2007,(24):123
由于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争夺级差地租Ⅱ,导致农业资本家不愿意在土地上过多投资,以致农业发展缓慢。有的共青团干部由于缺乏理论的坚定性、对共青团工作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不强,不愿意在工作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健全学习机制、激活培养机制、完善管理机制、理顺输送机制等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团干部爱岗敬业,多做奉献,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南喀斯特五省区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市场转型表征变量对山区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进一步推进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显著影响土地生产率,非熟人间流转、正式合约流转对土地生产率有正向作用,但在不同作物间、在经营主体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支持间存在差异,流转租金市场化则存在负向影响;农业中间投入、是否为村内大姓对土地生产率有激励作用,自家经营的农地面积则存在显著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认为,各生产部门利润率的不同会引起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流动的结果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实现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以资本流动不受阻碍的自由竞争作为分析基础的,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因而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也就变得非常困难。在资本流动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才能促进资本的流动,才能有利于利润平均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级差地租II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级差地租。为什么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出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要转化成级差地租II,通行的解释容易产生一些含混不清的含义甚至歧义,需要进一步地明确。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对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认识基本上限于对假设数据的分析,其结论并没有得到调查统计资料的证实.国内外有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各部门的实际利润率并不平均.实际利润率受多种作用方向不同的因素影响,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平均化,还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这两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抵消,其中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的因素作用更强,包括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和行为、不同部门劳动质量和生产成本差异、生产资本专业化和转移障碍、信息不完全、需求变化对供给变化的抵消作用.这些因素的作用使投入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难以获得等量利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对海西经济区增长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海西经济区1991至200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海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对海西经济区各省份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资本投入仍然是海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之下较为逊色;海西各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分别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其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但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劳动力素  相似文献   

18.
当你打开一幅地图时,就会看到各个不同的区域(如各省、各地区等)着上不同的颜色.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问:若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地图上有公共边界的两个区域,试问最少要用几种颜色才能把任何一幅地图都这样地着色?这就是地图着色问题.容易证明,仅三种颜色是不够的.例如,图1表示一个海岛上有三个区域,它们两两有公共边界,而且又都与海洋相邻接.显然,这样的一张地图要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三个区域Ⅰ,Ⅱ,Ⅲ和海洋,就得用四种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土地资本是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土地资本作为产业资本,运动和增殖是它的本性。土地资本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代表的是土地经营者的利益。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资本积累归承包者还是归土地所有者,需要深入研究。当前土地问题和房地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交织而生,土地资本运动规律、运行规则、操作规程值得探讨。建议把"土地资本"概念纳入土地经济学理论体系,用土地资本概念统领土地经济学,以土地产权、土地价值、土地市场、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土地经济发展等为基本概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具体的资本形态,但是在某些政治经济学书籍中却把二者相提并论,等同看待,从而令人不容易把握这二者的区别。有一本书中写道:“资本有三种形式: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工业资本的这些职能形式在工业资本的一定发展阶段就相互分离,商品资本分离为商业资本,钱币资本分离为借贷资本”。①在另一本流传很广的教科书中虽然分析了借贷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