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谱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读谱的学习习惯是钢琴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基本环节。作者从乐谱的基本面貌、乐谱的内在信息、乐谱的音乐时代与版本及读谱的心理状态等几方面讨论了什么是正确地读谱及正确读谱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读谱"小议     
读谱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读谱的学习习惯是钢琴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基本环节.作者从乐谱的基本面貌、乐谱的内在信息、乐谱的音乐时代与版本及读谱的心理状态等几方面讨论了什么是正确地读谱及正确读谱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对乐谱的学习在音乐基础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乐谱本质上是一种已经演化成能表现音乐思想的符号体系。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乐谱,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乐谱的精通,能成为学生发展音乐灵性的一个媒介。所谓精通乐谱,不仅仅体现在快速准确的读谱能力上,还包括能熟练地应用它去表现和创作音乐思想的能力。识谱作为音乐表现的具体形式,是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需要。但什么是识谱呢,它就是读谱吗?首先要明确概念。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识谱主要是对个别音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身边的朋友们说:“我不懂音乐,我是音盲,因为我不识谱。”“不识谱怎么去学音乐?!就像你不识字怎么读书一样啊!”这些话听上去好像有一定道理。在很多人看来,学习五线谱就是学习音乐。学了乐谱就有了音乐性。于是,识谱不仅成为音乐学习的主要手段,而且还成了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们是否是在真正体验过音乐之后得出结论,还是仅仅是凭空想象呢?如果说不识谱的就不懂音乐,那是不是说只有识谱的人才懂音乐,识谱就等于音乐脱盲了呢?许多人以为,具备通过乐谱读音乐和利用乐谱写音乐的能力,就等同于音乐脱盲。事实并…  相似文献   

5.
刘宁  吴跃华 《文教资料》2006,(25):169-170
众所周知,普通音乐教育中有关用谱问题是一直存在争议的。当前,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谱问题风烟再起,如: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力主要普及五线谱,而著名音乐理论家杜亚雄先生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主张尊重当前我国的实际,提倡简谱。如此重量级人物参与讨论用谱问题在中国音乐教育历史上是颇为鲜见的。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两点思考,参与讨论。一、有关乐谱的本质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习音乐必须首先识读乐谱,不识读乐谱就无法进入音乐殿堂,似乎学习乐谱就等于学习音乐。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视唱练耳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识谱和读谱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乐谱,准确地表达音乐。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促进学生基本音乐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觉。  相似文献   

7.
田彬华 《培训与研究》2007,24(2):132-134
钢琴即兴伴奏者阅读乐谱的速度及质量直接影响着即兴伴奏者的即兴弹奏。在即兴伴奏中对读谱的要求可归纳为:“快”、“准”、“前”、“全”四个方面。根据阅读认知理论,可以从提高眼技能、改变读谱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读谱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难题。由于期望与现实、教学内容与课时、教材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等诸多矛盾,导致学校音乐教育读谱教学现实与目标的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但读谱教学问题仍然凸显。到底是何原因导致读谱教学成为音乐课堂的薄弱环节,文章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希望寻找问题根源,有利于通过读唱乐谱培养和发展中小学声音乐综合能力,使他们能掌握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朱虹 《文教资料》2010,(30):94-95
通过阅读与歌唱乐谱.帮助儿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还让儿童理解乐谱对钢琴音乐的作用。将积极的阅读示范渗透到钢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让儿童学会表达音乐,理解乐谱的功能,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产生心灵上的愉悦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39):157-15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识谱教学,进而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所传授的音乐知识,但是并不会运用乐谱来演唱歌曲,不认识乐谱,这样的音乐教学并没有发挥过多的价值,但在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已经重视乐谱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往往都不好,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乐谱教学成了音乐教师重点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中读谱,不能简单局限在乐谱表面,而应注意乐谱实质内涵,如调性、曲式结构、和声织体,速度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乐谱识别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乐谱是了解音乐的基础,教会学生识别乐谱,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要掌握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伟大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文盲不仅指不能阅读文字,也指不能阅读音乐",虽然不会识读乐谱也能唱歌、欣赏音乐,但"具备识读乐谱能力的人将比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识读乐谱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扫盲的基础,也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重要工具,更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正了识读乐  相似文献   

14.
<正>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视唱练耳模块的教学是选择性必修类中的教学内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招生考试科目之一,该模块的教学旨在巩固和深化学生在相关模块学习中获得的识读乐谱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听觉和记忆水平,积累读谱和音乐听觉经验,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汤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01-102
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加强节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乐谱的记谱形式所具备的功能特征不尽相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各有侧重。“曲线谱”记谱,包括汉族地区流传下来的乐谱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记谱,这些乐谱以其简洁明了、易学易记、形象生动等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具体需要,体现了乐谱的备忘录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里描述,"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的识谱水平也有明确的标准规定,"能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为了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识谱水平,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采用柯尔文手势,结合钢琴或电子琴,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赵梅 《考试周刊》2011,(65):227-227
我曾读到一篇有关“帕瓦罗蒂不识谱”的文章,读后颇感惊奇,总觉得在帕瓦罗蒂辉煌的音乐成就面前再去追究他不识谱的事实,给人小题大做之嫌。后来又有人以帕瓦罗蒂不识谱为由对中国音乐教育中的乐谱教学提出质疑。我甚至还看到过两位资深音乐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有关乐谱教学问题的文章.观点对立至极.使由来已久的乐谱教学问题再度升级。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乐谱教学问题呢?我想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识谱教  相似文献   

20.
李峰 《学子》2014,(8):96-96
乐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由于传统音乐教学对于乐谱的忽视,因而虽然我们的学生都会唱学过的歌曲,但是真正识谱并能根据乐谱演唱的却没有几个,即使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