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沱江船工号子代表性省级传承人李远辉为个案,通过整理李远辉的口述文本,从他最初的学艺到如今的传承活动,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李远辉与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之路,让更多地人了解沱江船工号子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川江号子是船工在奔腾的川江上航行时传唱的民歌。本文从川江号子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船工演唱号子时的内心情感作了心理分析,旨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3.
两当号子也叫店子号子、云屏号子,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之别,调式成熟,旋律完整,结构严谨,表现丰富,它吸收了甘肃、陕西、四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影响交流,丰富了两当号子的内涵,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种类与特征、演唱与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腔数号子"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江西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色彩斑斓,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号子分为陆地号子和船工号子,它们是在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中产生的一种民歌,它的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山歌小调和灯歌更多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情趣,有的用词简练,口语化较多,旋律明快,有的感情细腻,优美抒情。  相似文献   

5.
两当号子也叫店子号子、云屏号子,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之别,调式成熟,旋律完整,结构严谨,表现丰富,它吸收了甘肃、陕西、四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影响交流,丰富了两当号子的内涵,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种类与特征、演唱与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腔数号子"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闻名,而与之毗邻的陕西南部地区也有深入人心的"陕南号子"。虽然这两类号子共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域,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两地语言、文化、地理、地貌等因素之不同导致了两种号子在唱腔及其艺术特征上有较大差异。文章从源流、艺术特征、融合和保护传承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旨在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认识、喜爱非遗,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说明地域空间与人的关系。同时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文化,文化依赖地域而生存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独有的特征。"两当号子"是甘肃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产生于两当县,故名"两当号子",其中要属云屏乡最具特色,百年来依托甘肃秀美山水得以流传。基于此,本文以"两当号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然环境与音乐特点这两个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8,(2):10-14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沅水流域由于自古以来封闭险僻、如蚁缘壁的自然地理条件,船运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船运事故也随滩多水险而不绝如缕。《湘行散记》向我们展示除了作者归家沿途人文地理风景的优美外,更多的深思还在于隐藏于其中的船运灾难的呈现和应对经验以及其带来的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际实践的方法,大量收集各种关于川江号子音乐的相关资料,记录一些老船工具有典型性的生活及喊号子的经历,以民俗学材科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研究了号子音乐的历史、发展、传承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师专学报》2008,(3):F0003-F0003
抬工号子 “抬工号子”重庆各地抬工们劳作时所唱的歌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曲调激昂、感染力极强的号子使现场观众不自觉地打着拍子、轻轻唱和,与船工们一起置身于长江的古老神韵中。图为由拾工号子传承人刁祥和及我校大学生艺术合唱团共同表演的“抬工号子”片断。  相似文献   

11.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两当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当地民歌的传承面临极大的考验。以两当民歌文化为立足点,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两当号子"的促进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两当号子"文化传播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龙艺 《考试周刊》2011,(46):238-240
作者以沱江流域为例,运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对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合沱江流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目标,对水资源进行供需预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产生劳动号子的必要条件,这是民歌中所有劳动号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同时,劳动号子也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思想感情表达的载体,因此号子又具有表现功能。在川江行船的劳动中产生了《川江船夫号子》。在不同劳动条件下,船夫们创造了具有较强实用功能与较高艺术表现力的号子音乐,这些号子音乐生动地再现了川江行船的劳动过程和船夫们坚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论述:"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方言土语等。镇巴是一个文史资源丰富的县,美丽的山水风光、红色文化、苗民文化、镇巴民歌、民俗风情等都是潜在  相似文献   

17.
徐宁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0):124-126
抬工号子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巴蜀抬工号子代表的仁寿抬工号子,其内容丰富多彩,在"表情"方式上则主要有情绪活泼程度、抒情与陈述的结合程度两种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沱江流域的制糖工业在有利的客观条件的推动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带动了该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然而,这种发展由于过份依赖于外部条件,其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表现出突然性、高效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华民族一支系的客家民系,和合文化也是客家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本文将通过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阈,从客家"显形文化"中的建筑、楹联、山歌、方言及民俗风情等方面探寻其"隐形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德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德州市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明清时期曾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其中之一,也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运河船工号子”、“武城架鼓”、“马堤吹腔”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这座被称为“中国京剧之城”的历史名城,而其中独具地域风格的葬礼文化,也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色彩。本文是从德州市民间葬礼音乐的内容及德州市民间葬礼音乐的社会功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