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根据蒙古族民歌特点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山祭》是以钢琴为载体的独奏曲集。作品《山祭》体现了莫尔吉胡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的独到见解,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管弦合奏曲。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和探戈舞曲的节奏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创作出以后,被许多作曲家进行了改编,其中王建中改编的钢琴《彩云追月》独奏曲最为典型,还体现出早期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管弦合奏曲。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和探戈舞曲的节奏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创作出以后,被许多作曲家进行了改编,其中王建中改编的钢琴《彩云追月》独奏曲最为典型,还体现出早期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琵琶独奏曲《点》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作品,利用书法艺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并且融入秦腔等民间音乐元素,传统乐曲与现代的创作技巧相结合,中西式节奏的结合等等手法进行创作的现代琵琶独奏曲。本文对于这首乐曲本身的曲式结构、作曲技巧、节奏特点以及它的创作意义方面来剖析琵琶独奏曲《点》的深入诠释,通过这首乐曲的分析探究现代琵琶音乐创作发展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目前,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至今已经长达30年之久,而它能够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主题清晰、构思明确且乐曲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被誉为"弹拨乐首座"之称。琵琶作为我国古典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发展不可估量,在弹奏过程中,不仅技巧丰富多变,同时音色也较为细腻,是一项超高水准的艺术演奏形式。而作曲家们在运用民族曲调时,也会适当地融入西洋作曲技法,既传承了传统琵琶的优势,又创新了新的技术作品,实现创新与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财富,为创作开辟了新篇章。本文通过结合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古筝曲《茉莉芬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霞 《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129-131
在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的曲式结构及其艺术表现的基础上,从乐曲出处、主题与主题发展、和声色彩与旋律进行等方面论证了“现代作曲技法”在乐曲中的运用,管窥出作曲大师何占豪先生独特的创作思维、风格以及他对民族音乐创作发展方向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初手风琴传入中国,其音乐创作呈现了以民族音调为创作基调和审美观念,探寻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归》是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作曲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本文就民族音乐的艺术品质与演奏处理对该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一涵 《文教资料》2012,(29):76-77
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他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2首。除此之外,刘天华为国乐的改进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介绍二胡音乐家刘天华20岁之前的人生境遇,具体论述分析刘天华20岁时写的二胡处女作《病中吟》,意在抒发对刘天华先生的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9.
吴琼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79-80,102
中国钢琴音乐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箫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其浓郁的中国风格是该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拟从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入手,主要对该作品的中国风格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199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莫尔吉胡代表作,也是由中国蒙古族作曲家创作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集,钢琴独奏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一次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古筝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筝曲的风格多种多样,演奏技巧也非常丰富,筝曲《夜深沉》是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改编创作的古筝独奏曲。乐曲以中国传统音乐一一京剧曲牌中的《夜深沉》为主要素材,作者在运用传统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将右手快速指序以及左手丰富的做韵技巧运用到作品创作中。所以这首乐曲从演奏难度,音乐韵味以及情感表达上堪称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的作品《夜深沉》中演奏技巧、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此曲。  相似文献   

12.
现代白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许多作品中,运用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古典诗词、民族音乐、文学绘画等中国元素,丰富了音乐形式,开创了白俄罗斯音乐的新风。  相似文献   

13.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以口笛独奏曲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即融入了西方经典乐器,又融入了苗族特色飞歌曲调,将《苗岭的早晨》中的内容经典演绎出来,直观的展现出苗族人民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画卷,此歌曲尤其极具特色,因此受到广大小提琴演奏家以及人民的欢迎。本文对歌曲《苗岭的早晨》文本进行分析,并对歌曲的原型以及流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斯洛尼姆斯基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作曲家之一,获得过很多国家级奖励和国际荣誉。斯洛尼姆斯基《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此套曲结合了传统复调技巧与现代音乐思维逻辑,注重对多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层次的提炼,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民族音乐特征。本文将以斯洛尼姆斯基《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的第一首赋格曲做详细分析,深入了解其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天山风情》是当代作曲家王建民于1993年创作的一首富有新疆音乐风味的二胡独奏曲,此曲采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融合、提炼创作而成.作曲家将新疆音乐中特有的增二度音程和7/8拍子的舞蹈性节奏,融汇到极富动感的旋律之中,大胆运用多种变化音和复杂多变的节拍律动,通过多种调式、调性色彩的对比,使乐曲富有极为浓郁的民族风格.它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天山风光,表现了祖国边疆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质朴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人们幸福、愉快的生活情景.曲中高难度的快速走句和模仿新疆民族乐器"冬不拉"的拨奏技巧,更是为作品增添了光彩.本文从创作背景、节拍节奏、曲式调性、艺术特点等方面来更深入的了解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6.
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莫尔吉胡代表作,它是由中国蒙古族作曲家创作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集,也是钢琴独奏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一次重大实践。目前,中国蒙古民族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作数量不多,钢琴的民族化尚处在初始阶段。莫尔吉胡是中国蒙古民族音乐界钢琴民族化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筝曲《西域随想》是由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一首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为基调的作品,音乐风格充满了西域风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新疆少数民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这首作品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了独特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实现了对中西方元素的兼容,具有很高的演奏及研究价值。本文将对该乐曲各个部分的演奏技巧进行浅析,使演奏者更加理解作品的创作思维及演奏注意点。  相似文献   

18.
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是我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崔世光根据抗日名曲《松花江上》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松花江上》在保留同名歌曲曲调和结构的同时,在和声的运用上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通过复拍子的运用以及多变的节奏型织体,使音乐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救亡感染力。该曲的成功改编为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20.
《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创作于1865年,由19世纪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其钢琴奏鸣曲仅此一首,极具古典及浪漫主义色彩,巧妙的融合了本民族音乐元素,在传统曲式上加以创新并联合和声及节奏变化,通篇都洋溢着少年的朝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