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琵琶作为传承久远的一种乐器发展至今非常难得,这不仅是一种乐器演奏方式更加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人们在对待当前的琵琶艺术时就应该更加注重对其的艺术继承,在良好的理解和体会前人的琵琶艺术之后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琵琶这门乐器演奏的更加完美,同时作为一门艺术更好的让人们去欣赏并不断的传承,受到世人们的谨记。  相似文献   

2.
琵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代表乐器之一,因多变的指法、生动的表现力而闻名。近年来,围绕琵琶这一乐器所展开的守正创新成果展示,以及琵琶人艺术风采的展现,各地掀起了琵琶教育热潮,琵琶基础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琵琶从教者对少儿学习琵琶也有了全新认知。笔者围绕如何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能力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注重对少年儿童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在开展艺术专业培训的同时,积极为具有艺术专业特长的孩子提供实践的舞台。4月1日晚,与辽宁民族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少儿民族器乐音乐会。小演员们演奏了柳琴、琵琶、古筝、手风琴等各种乐器十余首曲目。稚  相似文献   

4.
琵琶是我国古典乐器之一。随着现代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琵琶作为我国古典艺术之一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因此本文就对琵琶的表情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帮助琵琶艺术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琵琶,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同时也是国乐的瑰宝,在历史悠久的音乐长河进程中,琵琶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的乐坛上一直独领风骚。在我国数目众多的乐器中,不管是从构型、音乐性或者表现风格来看,琵琶都具备有其浓厚与独特的审美特性,充分体现着我国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这方面上看来,它已不单纯是一般定义上的乐器,而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与象征,代表着特殊的民族灵魂与精神。  相似文献   

6.
试析琵琶演奏中右手触弦技法的运用与音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色控制的好坏体现了演奏者的艺术能力及修养。文章从琵琶的乐器结构、发音特征出发.阐述合理运用“点”、“面”、“角”、“速”、“力”等右手触弦技法与音色控制的关系.以期对提高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女和感染力奄辑息示。  相似文献   

7.
琵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音乐事业多元化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琵琶演奏是我国传统剧目中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其器乐种类与演奏方式的特殊性被划归为弹拨类乐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琵琶教学实践中,传统琵琶教学注重奏法,忽略了表演的重要性。这很大程度影响了曲目的演奏质量,从而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从教学法角度,在琵琶演奏艺术中注重奏法的同时要加强表演的成分,做到演和奏的二者统一。  相似文献   

8.
气息和气韵是影响乐器演奏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做到良好的气息与气韵把控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演奏效果。琵琶演奏作为乐器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需要演奏者对气息和气韵进行合理利用,实现二者的协调配合,进行全方位的演奏控制,从而呈现出优美动人的琵琶乐曲。由于琵琶演奏当中的气息和气韵是关乎演奏效果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日常演奏当中要提高对气息和气韵的认识,有效把握气息与气韵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悠久,技巧繁多,表现力极为丰富。琵琶演奏和其他乐器演奏一样,不光要长期艰苦的训练,还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要想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掌握琵琶演奏的基本技法是基础。琵琶演奏的技法经过前辈演奏家的诠释和创造,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演奏  相似文献   

10.
琵琶作为中国独有的乐器,存在历史十分悠久古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优秀的琵琶艺术家优秀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琵琶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探究如何在琵琶演奏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求找到将情感完美融入音乐中新的积极的学习方向。  相似文献   

11.
也释"胡琴琵琶与羌笛"--兼与胥洪泉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文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文通过剖析胥文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文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蒙古高原西北游牧民族的兴起,论述了经过了多个民族、朝代的更替,琵琶始终伴随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琵琶的描述与记载“枇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说明蒙古族历代音乐历史中很早就有使用琵琶的记载。清末民初以后,琵琶在内蒙古地区渐渐失传,在蒙古族音乐演奏中基本不被采用。如何摒弃歧见让琵琶这件历史上曾经被蒙古族人民所喜爱和广泛使用的乐器,为今天的蒙古族音乐所借鉴和使用,为蒙古族音乐服务,这是我们民族音乐工作者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琵琶艺术的音乐风格、演奏风格等方面着手,剖析了琵琶艺术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及琵琶艺术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并进一步阐述了琵琶普及教学中的模式、效果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琵琶在明清时期十分兴盛,与同时期的民间音乐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大好局面,明清时期的琵琶在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民间音乐中主要作为伴奏乐器出现,并且广泛运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相长.  相似文献   

15.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之一,其具有较长的发展史和较多的音乐作品,在如今的音乐领域中,琵琶虽然应用的并不多,但是却能够为乐曲的表现彰显一份古典的韵味,更加符合喜爱古典乐曲人们的要求,将琵琶应用在多种乐器的组合中,既能够很好的彰显乐曲的灵魂,也能够更好的增加乐曲的感染力,本文主要对琵琶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对琵琶如今的音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琵琶和多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通过剖析胥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7.
“琵琶”二字是模拟弹拨乐器上所发的音而得。在一个位置竖放或斜放弦乐器,向外弹所得的音是“琵”,向里拨所得的音是“琶”。作为器乐名称大约源于秦代。开始时,它是多种乐器的总名,凡用类似方法弹奏的乐器,都叫“琵琶”。如三弦、阮、月琴都包括在内。后来,同类弹拨乐器中的每一种都各自有了专门的名称。“琵琶”也就为现在我们演奏用的琵琶所专有。“琵琶”因其有多种多样塑造音乐形象的演奏技巧使之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表现手段,在众多的传统民族乐器中独领风骚。加之炉火纯青的传统曲目与感人至深的创作曲目广为流传,使众多民族器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18.
琵琶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凭借着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技巧、充沛的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传统器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琵琶演奏艺术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能力,琵琶演奏入门难,并且演奏技法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琵琶演奏的初学者,本文将探讨琵琶演奏的初学者在琵琶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应加强掌握哪些技巧,从而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出更优秀的琵琶演奏人才。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种艺术,且该艺术是通过声音传播。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琵琶音乐演奏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对音乐艺术有一定的悟性与大脑对声音的想象能力。这种对声音的想象力是听者对琵琶音色、音质最直观的感受,展现着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完美的音色需靠演奏者所掌握的演奏技巧来实现。因此,在琵琶演奏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手指之间的关系,做到全身部分的统一协调,才能将演奏技术发挥到极致。自此,作为一名琵琶演奏者,应不断及提升自身的演奏技能水平,以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感悟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运用好琵琶乐器这门独特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意,充满戏剧性的各类场景,充分体现琵琶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器种类众多,包括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弹拨乐器等许多不同的乐器,这使得其具有多样化的声音特点,也成就了民族管弦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民族管弦乐为研究对象,对其常用的几种管弦乐器的声音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