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提琴作为常见的乐器之一,有着独特的音域与音色,使其具备艺术魅力与感染力。由于大提琴构造特殊,所以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合理掌握演奏技巧,并且将音乐表现力赋予其中,以此来达到预想的演奏效果。本文将对大提琴艺术魅力与演奏表现力的重要意义作出简单分析,并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提升策略,希望为演奏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提琴是一种低音乐器,具有音域宽和音色厚的特点,在乐队当中担当着低声部演奏的职能。虽然大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但是在我国戏曲艺术的表演和发展当中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提琴是戏曲乐队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虽然在开始的引入阶段并不顺利,甚至是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不过在大提琴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戏曲乐队开始接纳大提琴这一乐器,并积极发挥其重要的伴奏作用,辅助乐曲的情感表现。本文首先对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者在乐队当中的作用,提升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低音大提琴乐手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大提琴作为启蒙乐器。可是,当度过的启蒙和初级阶段,很多此类低音大提琴乐手无法再成长和提高。特别是在高水平的演奏中,常常没有自身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低音大提琴在学习演奏中容易产生的技术误区及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其有效的突破难度关卡,快速提升自身实力和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4.
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是室内乐中最为理想的合作演奏形式。弦乐四重奏是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术的考验,小提琴是深受喜爱的重要乐器,它在弦乐四重奏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只有更好地了解小提琴的特性,才能使之更好地与其他声部的乐器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5.
在演奏大提琴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心境也融入其中,大提琴的演绎是一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种不同的意境方式,这样就需要表演者有着良好的情绪和承受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提琴演奏心理影响的因素,同时提出解决大提琴演奏心理问题的对策,以更好的表现出大提琴演奏时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长笛属于高音旋律乐器,在表演中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心理状态会对长笛演奏者的水平发挥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演奏效果呈现时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长笛演奏中常见的心理情绪进行分析,以此为演奏者对心理情绪的调节提出有效的调控措施,保证演奏技巧水平的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7.
大提琴被视为最具人性化的乐器之一,其在现代乐器中所占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大提琴的音色十分优美,同时较为宽广的音域也使得大提琴的演奏可能性大增,人们享受大提琴带来的温暖声音,如同朝阳洒在脸上的舒适。大提琴的演奏情感可能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点,但与此同时大提琴的演奏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充满挑战。文章就对大提琴演奏中的普遍问题做出一定的论述,对于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做出试论,同时结合演奏技巧的运用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以期对大提琴学习者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表演艺术是基于自身心理理解的艺术,也是展现艺术表演风格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钢琴演奏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基于强大的心理调控意识,才能够全面掌控乐曲演奏的艺术美感。钢琴演奏表演不仅是演奏者展现钢琴演奏技巧的舞台,也是表达演奏者艺术理解,心理素质的演武场。本文就利用提高心里调控意识实现高水平钢琴演奏展开了分析,透过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钢琴演奏表演中意识形态变化与钢琴表演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大提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乐器,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要想使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得到有效的传达,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得到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大提琴演奏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其在演奏中能使听众所感知的不仅仅只有声音,还包括情感的表现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享有盛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他们可以实现音乐与情感的统一,才会使大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更加动听。本文就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论。  相似文献   

10.
不同乐器演奏者组成一个管乐团,其整体演奏水平是受每个演奏者的吹奏能力直接影响的。所以提高整个乐团演奏水平的关键,就是提升每个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这就需要每一个成员的演奏基本功扎实。对大学生管乐合奏的训练,不仅仅能促进其起对音乐形式和内涵更好的体验,还能对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管乐团训练要点,旨在提升整个乐团的整体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初大提琴成为独奏乐器,并确立了自身乐器独自的演奏法,巩固了大提琴在西洋乐器中的地位,在威欧拉达、卡巴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在随后近百年的时期,大提琴乐器经过自身的各种改良及著名演奏家的演奏和经典作品的出现,促使其发展与时代进程的需要相吻合,由此揭开了大提琴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交响乐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一种,其独有的魅力使得其近年来越来越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中小提琴作为交响乐团的重要乐器之一,在演奏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视奏意识可以有效提升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力。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培养视奏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在交响乐队中培养小提琴演奏者视奏意识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提升我国小提琴演奏者的演奏实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柴可夫斯基大提琴《罗可可主题变奏曲》,主题旋律温柔优美,极富歌唱性,有诗一般的意境与情调,它的七段变奏围绕主题展开,其演奏难度很高,几乎涵盖了大提琴所有的技巧。100多年来,这首乐曲一直是表现大提琴演奏者技巧的经典之作。本文希望通过对这首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旋律特征及演奏技法的分析,能够使演奏者更好的理解和演绎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演奏的主要形式,它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这四件乐器是平等的,就像是四个聪明人的谈话,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本文从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发展和重奏演奏者之间的配合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大提琴演奏艺术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能够有效将情感融入到优美动听的音乐之中。大提琴演奏作品在乐和情的完美交融之下能够让音乐更加优美动人、情感更加深邃丰富。如何在大提琴演奏中提升情感表现力是演奏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基于大提琴演奏的情感特征,分析在大提琴演奏中提升情感表现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提琴从18世纪到20世纪大提琴发展的历史,对大提琴乐器的介绍,和大提琴本身的改良、和大提琴事业发达国家、人物的介绍,对以后大提琴的发展有影响的大提琴演奏家和大提琴作品、教课书的作者,和培养出来的大提琴演奏名人。  相似文献   

17.
钢琴历来有着"乐器之王"、"音乐王冠上的明珠"的美誉,其学习与演奏过程也是复杂而漫长的。钢琴演奏不但需要演奏者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同时对演奏者的心理层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纵观钢琴艺术三百年发展史,对其的研究多集中于演奏技巧、音乐风格、表现思想、作品背景等方面,直到20世纪,钢琴演奏心理逐渐被重视并加以研究,一些学者的论著开始涉及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提琴演奏技术的发挥受到了乐器自身的琴弦较粗又硬不易震动等自然条件的干扰,这对演奏技术的质量保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大提琴是很难掌握的乐器种类的一种,也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艺术种类。左手从握弓至运弓及左臂至手指各部位相关的正确、科学的运动是决定着能否演奏出大提琴特有的悠扬浑厚、丰满动听的声音,特别是运弓直接关系着优美音色的产生,是大提琴演奏、学习中的关键和难题,正确的演奏技巧出自于科学的把自然方法和教学理论的运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大提琴如何更好地演奏弦乐四重奏,利用资料分析法探讨了大提琴在室内乐的角色和重要性,从理论层面在弦乐四重奏的共性中寻找大提琴的独特性,并提出演奏者应该进行技艺和素养两方面的培养的观点,对现有文献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0.
任何音乐的演奏美学都是构建在人们的审美理念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包括了演奏者对特定乐器的认识;演奏者对音乐的认识;同时也包括了演奏者的认知水平和审美理念。那么,从演奏美学的这个角度,就是要将自己对各方面的认知通过演奏而表达出来,因此任何一个人的演奏美学都是构建在其音乐美学思想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