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音乐中的情感与人类情感和感觉的区别,以及什么是节奏、节奏与节拍的区别分析音乐中情感与节奏的关系。音乐是通过乐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节奏是音乐情感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在语言中通过词句来表达情感一样,音乐的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引发各种情绪,从而达到使音乐情感与节奏之间做到统一、相互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起着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音乐界人士、音乐教师也都在探讨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将好的音乐运用一定的形式逐渐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音乐,接触音乐,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主要针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音乐对情绪的缓解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幼儿英语课程。音乐给人以智慧,悦耳的音乐对儿童的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刺激作用,易于激发儿童的情绪和想象力,它可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奠定了英语基础,充分把握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逐步学会英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一家叫.“神经音响”的小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出一种叫“脑激发音乐”的技术,可以用电脑把人的脑电波实时地谱越音乐,帮助人们在休息时调整情绪,放松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述健美操教学中教师情绪感染力的重要性、含义、特征以及如何采用教学方式、音乐、语言等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情绪感染力。这种通过教师的言行引起学生相同的情绪,师生互相感染的教学方式,容易激起课堂情绪的高潮,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娱乐媒体行业的发展,音乐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面对海量的音乐数据,如何根据不同环境以及用户的不同心情推荐出合适的音乐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基于情绪的音乐分类任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音乐是抒发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提取音乐特征识别音乐包含的情绪。本技术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音乐情绪分类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音乐情绪分类任务上较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原始深度信念网络都有较好的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大脑     
<正>音乐如何影响人的大脑?它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对以上问题有了初步认识。音乐可以开发右脑人脑由左、右两个脑半球组成,左、右脑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等功能;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主要负责直觉、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连接左、右两个脑半球的是胼胝体。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并且增加左、右脑之间的连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音乐等艺术创造主要来源于右脑,人们通过创造与欣赏音乐等艺术活动,脑内产生出大量的α脑波,这些α脑波能促使人分泌大量内啡肽,而内啡肽的分泌能极大地提高大脑使用频率,并促使左、右脑相互协作与沟通,从而实现了开发右脑和增强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肖静宁 《百科知识》2001,(12):38-39
古老疗法 现代时尚人们利用音乐解除病痛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拉哥斯堪称用音乐改变情绪达到治疗目的的一位音乐疗法大师。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治疗功能有深入的探讨,认为E调安定,C调温和最适合调节听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温瑞丽 《科学大众》2013,(5):115+82
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艺术是引人入胜的,它用形象的、优美的形式装扮着生活。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艺术的重要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特点,激发幼儿想象,促进幼儿发展。音乐有益智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集中注意力、发展语言、启发思维、丰富想象,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的情感性能给幼儿增加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的作用,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好听的音乐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戴瑞吉 《金秋科苑》2013,(7):116-119
健康长寿、笑迎百春。自古就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追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英·威·康格里夫也说:“音乐的魔力能使猛兽温顺、岩石软化、硬木弯曲。”格列利安说:“音乐是快乐之母。”我国一位哲人也说过:“音乐是人体的特种维生素。”几千年来,人们为了实现健康延年这一愿望,经历了漫长的探索,采用音乐来调节人的情绪能得到良好的作用。其实,祖国医学很早就关注到五音与人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谭君 《科教文汇》2009,(30):221-224
本研究旨在对高职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异化心理治疗中导入团体与个体音乐治疗的相关技术,紧密结合学生的相关具体表现进行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音乐治疗对治疗网络道德人格异化的高职生是有效的。(2)音乐治疗能够帮助高职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加强融入到集体的能力、加强语言互动能力;发展其它休闲技能和兴趣,转化消极封闭情绪;并对完善人格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时,其沟通方式主要包括语言交流沟通和动作神态沟通,两种方式之中,最能表达人情感的便是语言的交流与碰撞,当然,你也可以反驳我所论述的观点。事实上一个人情绪与情感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动作神态来实现,甚至有时候所能表达的情绪会更加强烈与直接,比如人怒到极致时会直接冲对方挥拳;异常感动时会直接拥抱对方等,这些行为上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往往比语言更有效。但是,语言沟通中有一种叫做音乐的艺术,它所能表达的感情是动作或其他方式都无法相提并论的。那么,如此独特的声乐艺术在学习它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学好声乐,是本文主要讨论与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谭君 《科教文汇》2009,(24):7-10
本研究旨在对高职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异化心理治疗中导入音乐治疗的各项技术、紧密结合学生的相关具体表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音乐治疗对治疗网络道德人格异化的高职生是有效的。(2)音乐治疗能够帮助高职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加强融入到集体的能力、加强语言互动能力;发展其他休闲技能和兴趣,转化消极封闭情绪;并对完善人格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生大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说些文字性的语言外,还常常会用肢体语言来传达,让学生知道歌曲的情感处理。总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郝社莲 《科教文汇》2011,(20):155-156
体态语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教师适当、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充分利用体态语与有声语言进行交际.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薛丹 《内江科技》2009,30(10):188-188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上升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教育功能。目前,音乐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体育竞赛、训练和体育教学中,从而更加增添了体育运动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与体育结合日趋紧密。运用音乐对体育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能刺激和调动学生的欣赏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它超越了国界,也跨越了地域和肤色。音乐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内心感受。近些年来,音乐被应用于电视栏目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本文从电视节目中的音乐元素出发,阐述了电视栏目中音乐的种类及特征,最后说明了音乐在电视栏目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歌唱中,音乐浸染着语言,语言溶解着音乐。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咬字吐字在歌唱时语言又占主导地位。从歌唱的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咬字、吐字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两方面来阐述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