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高校教育帮扶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帮扶更是消除贫困、斩断穷根的必要途径,也是“五大振兴”的不竭动力。当前,高校教育帮扶面临多元主体缺位、单向思维固化、实施措施粗放等困境。高校在教育帮扶中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做好顶层设计,以理念提升为手段增强思想根基,以精准施策为核心推进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同时,教育扶贫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保障。立足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两河口镇的教育扶贫实践,分析教育扶贫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提出破解路径。研究发现,该地区通过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结对帮扶、职教帮扶四大教育扶贫措施进行"造血式扶贫",提升人力资本开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但教育扶贫也面临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与扶贫效益不明显、教育精准扶贫瞄准偏离与政策悬浮、教育扶贫主体单一化与扶贫客体被动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厚植人力资本,增加教育投入供给、构建教育精准扶持治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方扶贫主体参与的教育扶贫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针对当前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高校帮扶、城市优质中小学帮扶、社会公益组织帮扶"的社会帮扶体系,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教师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防止返贫和可持续性精准帮扶作为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核心内容。在可持续性精准帮扶视角下,通过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深度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贯穿脱贫个体一生的永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的新定位,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精准帮扶的可持续性面临因教直接返贫、因教间接返贫和因教隐性返贫的困境,从构建柔性化的资助体系、提升就业质量、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等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精准帮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福建教育》2023,(9):6-7
<正>策划人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育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应为、可为,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送教课程中,发现并诊断帮扶对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就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核心素养、实现科学教育提供参考,以期对其他乡村振兴学校的物理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张萌 《中国培训》2023,(2):26-2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十四五”期间,决定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明确将职业教育培训协作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要内容,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帮扶重点,扩大东西部地区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供给和输出。  相似文献   

8.
<正>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以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改进保教实践,解决幼儿园实践问题,提升保教质量,则需要高质量的园本教研作为支撑。那么当前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质量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要如何改进呢?为此,笔者调查了南京市某区的乡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了解乡村幼儿园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育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基础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上预期能够发挥经济、文化、社会、象征四重功能。然而,在功能实效上,基础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有待实证检验;在理念选择上,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教育功能存在现实冲突;在目标指向上,地方性和全球化的乡村教育发展取向存在价值博弈。然而,这些矛盾分歧可以通过建立优质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循环,以“儿童为中心”实现基础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耦合,以及以“全球在地化”理念促成地方意识与全球视野的辩证统一等方式化解。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优势,基础教育有望在打造优质特色教育以提升乡村社区吸引力、开展适合儿童发展和社区需要的社会服务以及培育心系乡村发展的“全球社会有根人”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高水平教师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入推进,大学、名师工作室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U-MS-D共同体)已成为教育同行探索的焦点。然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乡村教育振兴发展仍存在差距。文章梳理乡村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困境,探索培养策略,构建“U-MS-D”共同体合作模式来支持和促进乡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增效赋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乃破解“三农”问题之良策。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高职院校服务乡村发展要聚焦技术帮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聚焦学科优势,夯实乡村生态振兴;聚焦培养培训,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聚焦文化浸润,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职业教育面向乡村发展,需要转换帮扶思路及逻辑,从把握大政方针政策,形成联动机制;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着眼长远发展规划,绘就发展最大同心圆等方面精准对接乡村“五个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科技、人才、文化等支撑,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人才作为首要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宁波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智力、科技、培训、人才等资源优势帮扶合力陆续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研究院、实践基地等多种模式,在鄞州区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宁波市域地方应用型高校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现状,结合“三螺旋”理论分析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个人发展、高校建设及政策方针方面存在的困境,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化措施,以期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借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现代“三农”工作人才。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需先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乡村教师面临待遇保障高但社会地位不高、培训类别多,但职业发展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困境,需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提升制度,完善师资队伍保障,让乡村教师有效投入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后,2018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社会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城镇化、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进入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在国家现代化新征程中,乡村的振兴需着力解决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资金等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目前我国职业农民培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针对新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6.
李想 《福建教育》2023,(14):25-2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势在必行。然而,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设施利用率低等现实困境,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可以针对当前乡村小学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实施路径,提高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效果,推进乡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把振兴乡村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教育政策指向.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 年2 月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乡村学校是乡村教育的实践者和承担者,乡村学校的变革发展关系着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刘国艳教授的《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学校变革研究》一书,是乡村教育振兴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杨军 《甘肃教育》2023,(5):47-50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正式实施,为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指导,这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期间,可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契机,从教育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基于此,文章对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展开阐述,总结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站在乡村小学角度,针对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旨在加速乡村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以探索高职美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政府、学校、乡村三方进行研究,明确高职院校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与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高职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从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两个层面提出助力路径。具体为,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乡村振兴帮扶政策;开展艺术专业教学+美育赋能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完善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美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探索非艺术类专业+美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是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块“短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办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条件弱质化、教师人才流失化的现实困境,国家和学校不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高效配置资源,以落实农村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权利,而且需要构建人的现代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各项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应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重视以城促乡,实行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以改变乡村被边缘化的困境,进而为寻求农村教育变革、振兴乡村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